稳应是当前房地产调控最优选择
中国财经报 2022-11-20 16:41:59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3945亿元,同比下降8.8%,较1—9月8%的降幅扩大;其中,住宅投资86520亿元,下降8.3%,较1—9月7.5%的降幅扩大。

1—10月,全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53.0%,增速与1—9月持平;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3%,较1—9月降幅略有扩大;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4.7%,较1—9月降幅略有扩大。从价格端看,1—10月,全国商品住宅均价为10140元/平方米,同比下跌3.5%,跌幅略有收窄。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增加,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一线城市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日表示,从保交楼情况看,全国房地产施工期超过两年即将步入交付阶段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屋竣工面积降幅收窄。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8.7%,降幅比1—9月收窄1.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降幅收窄。从销售看,前10个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1%,降幅比1—9月收窄0.2个百分点,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根据统计数据计算,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2.4%,房价环比下跌持续14个月,同比下跌持续7个月。从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看,新房下跌城市数量为58个,为今年最多;从环比和同比涨幅数据看,二手房涨价的城市数量为今年最少。

“总的来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定积极变化,但下行态势还在持续,下阶段还是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积极推进购租并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付凌晖说。

对于房地产下行态势持续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分析道,从需求端看,居民购房能力受限、意愿不高。疫情等多种因素冲击导致经济下行,居民就业和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前些年居民加杠杆幅度较大,制约了居民购房能力。此外,“烂尾楼”事件导致居民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观望心态增强,购房意愿显著减弱。从供给端看,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幅度较大,投资、开发、土地、价格等指标下挫,房地产企业风险仍未出清,市场信心不足。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表示,该院监测的二手房景气指数仍在回落。市场预期和交易量是价格的先行指标,先行指标改善之前价格还将持续承压。供给端的融资支持、预售资金盘活等多方面政策,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防止下行风险进一步蔓延。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统计,10月份,各地出台近60条房地产市场优化政策,其中购房补贴和公积金政策为主要发力点。在中央层面,据报道,央行和银保监会两部门要求六家国有银行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还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出台包括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等16条措施(“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

在支持房企融资方面,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表示,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第二支箭”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第二支箭”扩容政策发布后,11月14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受理美的置业150亿元中期票据储架式注册发行;11月15日,龙湖集团已完成200亿元中期票据注册;11月17日,交易商协会受理新城控股15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

周景彤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处在筑底过程。未来,随着包括“金融16条”等政策效果显现,房地产可能在明年二季度前后筑底回升。他强调,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市场环境和行业本身都已发生了根本转变,“稳”应该成为当前房地产调控的最优选择。应该通过完善政策,给予市场主体(开发商、购房者等)稳定良好的预期,这是实现“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关键。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