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N”模式 !助推基层治理新提升 | 鞍山新闻网

行动不便的老人要打疫苗,有专车负责接送;将社区内的垃圾分类“桶点”变成“景点”;邻里遇到纠纷,在萌芽状态即得到了化解和处理……只要是百姓的烦心事,就是网格员的心头大事。

今年以来,海城响堂街道根据自身特点创造了“1+10+N”基层治理模式,以街道为职责主体统筹,橫向打破行政壁垒,纵向打通层级阻隔,推动基层“党建”与“网格”互联互通,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1+10+N”其中的“1”为坚持党建引领,以响堂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党建、民族宗教、统战、工青妇、拥军优属等方面开展基层党建,促进社区和谐,全面开展为民服务。“10”为通过梳理整合政法综治、生态环境、卫生健康、营商环境等10个领域,围绕各级网格服务站,建立“N”个帮扶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多项服务内容,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社会治理机制。

网格员郭强接到榆树社区居民电话,声称社区一对夫妻吵架吵得很凶。接到电话,网格员郭强立即前往事发居民家,并联系辖区民警。两人赶到现场时,夫妇对骂越来越激烈。郭强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夫妻俩各自拉到一旁,和民警一起通过讲法律、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夫妻双方理性思考问题,最终两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互相道歉,真正打开了隔在夫妻两人之间的心结。

拦河社区居民金某承包了一块土地,因不清楚所承包的土地面积,与邻居土地边界存在争议,并发生争吵。得知该情况后,网格员路兴军和郭强迅速赶往现场,并将该情况及时反馈给司法、农业等相关部门。同时,网格员路兴军和郭强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现场测绘并计算土地面积,划好土地分界线,明确了双方的土地范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终于厘清两家的土地边界,双方达成一致,表示以后不会再因为土地边界问题发生纠纷。两家人情绪缓和下来后,均对之前冲动争吵的行为表示后悔,相互致歉,两家和好如初。至此,这起土地纠纷得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响堂街道“1+10+N”基层治理模式,让一张“网”包罗辖区万象、覆盖百姓民生,众多“格”责任到人、消除治理盲区,小小的网格串联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书写响堂街道基层治理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