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游改变保险消费需求 意外险保费大幅下滑
金融时报 2022-09-14 08:41:58

日前,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前7个月保险行业经营数据。从前7个月保费收入总体情况来看,人身险公司实现意外险保费收入324亿元,财产险公司实现意外险保费收入352亿元,分别同比减少10.49%与2.7%。

疫情改变出行方式

在保费经营数据中,原保险保费主要由财产保险、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这四部分构成。其中,意外险所占比例虽小,低保费撬动高保障的优势,足以令其他险种无法比肩。近年来,意外险作为保险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补偿机制的重要方面,为提升全社会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风险的意识、增强全社会风险抵御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仅从7月份意外险保费数据来看,人身险公司实现意外险收入36亿元,同比减少10.44%;财产险公司实现意外险收入41亿元,同比减少17.57%。在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回暖、财产险公司保费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意外险为何出现负增长呢?

众所周知,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和便利性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频率和范围,增加了人们发生风险的概率,消费者对意外险保额的需求不断增加,意外险作为分摊风险、获得经济补偿的一种有效的保险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原有的旅游市场,曾经火爆的旅游市场急转直下,旅游意外险销量下滑明显,致使旅意险成了冷门产品。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中秋节假期,全国国内游7340.9万人次,同比下降16.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同比下降22.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6%。

为确保不发生本土规模性疫情,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多地在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强化优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在倡导就地过节的背景下,今年中秋节出游人数主要由本地、周边客群构成,占比超过六成。根据携程平台数据,自疫情发生以来,本地订单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1月至8月,本地订单占比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44%。其中,一线、新一线城市本地订单占比涨幅领先,较2019年同期增长五成以上。

本地游、周边游的旅游方式,使得人们对意外险的需要不再那么迫切,意外险保费出现负增长也在情理之中。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意外险的需求与民众的出行关系密切。以往,7月暑假开始会迎来旅游高峰,但是今年暑假开始后,本土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导致民众旅游出行受到了很大影响,自然也会影响到意外险的需求。

区域不平衡明显

从前7个月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来看,意外险收入排名榜首的是广东省,意外险收入77亿元;江苏省紧随其后,收入57亿元;山东省收入39亿元,位居第三位;上海市、浙江省、四川省分列第四、第五、第六位。

《金融时报》记者查阅2021年7月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发现,彼时,意外险排名前五位的地区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与四川省。其中,广东省意外险收入为84亿元,高居榜首;江苏省为58亿元,位居次位;上海市49亿元,位居第三。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对比近两年数据发现,可支配收入是造成各地区意外险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在可支配收入较低的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区域,意外险收入也处于倒数位置。

也有专家表示,我国的意外险产品在不同省市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意外险需求在地区上却存在很大差异,相同的保险产品可能并不适用于我国所有省市,意外险开发应因地制宜。

“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可以将投保人收入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再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高收入人群集中区域,保险公司应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考虑对不同地区的适应性,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不断创新意外险产品。而在低收入区域,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基础经济建设以及引进资源,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范围限于自身需求、保险期限更为灵活的意外险产品。”上述专家如是说。

产品同质化严重

意外险涉及各个领域,类型多种多样,各家保险公司都有意外险业务,竞争激烈。《金融时报》记者翻阅历史数据发现,2016年至2019年间,意外险保费收入呈上涨趋势,平均年涨幅达到20%左右。2020年,意外险保费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较上一年减少0.1%。虽然下降比例不大,但足以引起各家公司的注意。

《金融时报》记者调查还发现,短期意外险的产品数量多于长期意外险产品数量。其中,一些头部公司的意外险产品数量过百。虽然对于客户来说,可选择的产品更为丰富,但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甚至有些眼花缭乱,给挑选带来困难。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意外险保费收入达1210亿元。超越千亿元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意外险颇受大众欢迎。但在意外险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少问题。比如,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等。为规范意外险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现金贷等网贷平台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自查清理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意外险改革的意见》《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等文件。

据财险公司相关人士介绍,短期旅行意外险作为整个意外险产品中的分支,其本身保费规模并不算大,各家保险公司也并不将其作为主推重点,财险公司推出的产品比较多,寿险公司只是作为一些附加险打包销售。

在短期意外险中,航意险是一个常见的险种。按照监管规定,航意险保费费率上浮是有限定的。但现实中,航意险除了捆绑销售问题屡禁不止之外,其佣金率比例突破监管规定的问题也比较普遍。某些航意险的佣金率甚至超过90%。

为什么航意险的费率上浮能够飞出天际?今年4月,山东烟台银保监分局就某公司的航意险保单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个别保单费率上浮超过6000%进行了处罚,该公司被警告并处罚款20.5万元,时任负责人被予以警告并处罚款4万元。

2021年10月,银保监会对意外险的附加费用率进行了限制。按照规定,意外险各保单年度的预定附加费用率由保险公司自主设定,但平均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规定的上限。比如保险期限一年及以下的意外险个人业务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35%,团体业务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25%。同时,也对意外险的费用率调整提出了要求,如果意外险的赔付率过低,相应的保险费率也需要调整。

限制意外险附加费用率具有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障保险公司经营安全稳定的作用。李文中表示,由于意外险,特别旅游意外险一般是短期业务,不用担心长期风险累积,一些保险公司就具有了通过支付高佣金来争抢业务的心态。选择这种方式争抢业务,要么是出险率低的情况下故意采取高定价,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要么是赌事故不发生或少发生,给保险公司经营带来了风险。

如今,新冠疫情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健康和医疗方面,忽视了对意外事故的风险防范。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人们回归正常生活,对意外风险的关注也会回到正常的水平,意外险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