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人化身“大白”“红袖标”“小红帽”
2022-09-05 12:24:25


市直机关报道疫情防控工作专栏


遇到艰巨的任务——“我来”,遇到棘手的问题——“我在”,遇到需要人手搬运重物的时候——“我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委党校党员干部职工闻令而动、逆行出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化身“大白”“小红帽”“红袖标”,共同绘制抗疫最美风景线;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数个后勤部门工作人员“连轴转”,24小时内做好准备,只为105名白衣天使能按时吃上可口的饭菜、住上舒适温暖的房间;由班子成员带队的3人突击队,支援社区物资保供、在小区值班值守,大家在抗疫一线同过特殊党日活动……一个个抗疫的温情小故事,虽不惊天动地,却足够温暖人心。

“我们是突击队员”

疫情中,由市委党校班子成员带队的3人突击队,8月28日接受任务后迅速进驻银州区辽海街道吉祥园社区。在完成物资保供、为社区居民搬运蔬菜包和维护秩序的工作任务后,又继续在社区一线支援抗疫。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8月30日,3个人分成两路,一人在党校小区维护核酸检测秩序,两个人到南环小区应急守出入口,增加值守力量。3个人从那晚开始,定点在玉深小区值勤值守。

“计较”的守门人。玉深小区没有在职党员,仅靠志愿者力量明显不足,突击队3个人从8月30日起,每天从晚上8点开始轮流值守16个小时。突击队长是一位女同志,她排了这样一张值班表:年龄最大的老同志是早6点到中午12点的白班,另一位队员和自己分别是晚8点到半夜1点和半夜1点到早6点的夜班。但这两位老党员讲风格、有担当,照顾女同志,坚决值夜班。夜里,当寒意袭来,他们与繁星为伴,和社区其他值守人员共同守护平安之门,筑牢防疫屏障。 

特殊的党日活动。早6点是个交接班的时间,9月2日这天,还不到6点,3个人佩戴着党徽,已齐聚在玉深小区的门前,这是他们到这个小区以来的第一次集合。他们相互表达关心和鼓励,深入交流在小区值守登记、与小区居民拉近距离等协助社区防控工作的体会,并庄重地留下合影,过了一次有特殊意义的党日活动。

“我们是白衣天使的服务员”

疫情无情人有情,当大家纷纷把目光聚焦抗疫一线工作者时,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虽然没站在“光”里,却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8月25日晚,市委党校接到市卫健委通知,为我市105名核酸检测医务人员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保障,26日下午医务人员需全部入住。

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党校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乐于奉献。校领导班子第一时间作出决定,组建一支由班子成员带队,服务保障科、办公室、资产管理科协调配合,物业具体执行的服务保障团队。 

当时,学校宿舍楼还处于维修和维护状态,服务保障工作队迅速抽调20名服务人员,只用一上午就完成宿舍清理、楼道和电梯的保洁、消杀工作,并对厨房和就餐大厅进行全方位保洁,对厨具、餐具进行消毒,确保医护人员全部安全顺利入住。

“你们辛苦了!”入住的医务人员对服务人员说。

在原有食材供应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党校领导与市卫健委、铁岭县商务局密切协调沟通,全力解决物资采购问题。服务保障科工作人员栗亚斌把私家车当成运货车,每天至少两次往返于新老城区选购食材。在饭菜的质量和营养上,他同样用心琢磨,不仅确保不重样,而且做到营养均衡。 

栗亚斌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物业人员努力克服直接面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每天从早上5点至晚上9点连续工作,服务贴心,保障到位。

栗亚斌已经10天没有和家人团聚了,尽管眼睛熬红了,声音沙哑了,但周围的人依然能够感受到这名老党员扑面而来的温度。

“我们是陪护,我们是家属”

从配药就医、物资保障,到关爱特殊人群、解决居家突发困难……下沉的党校人在守护居民安全健康的同时,变身多领域的大小管家,主动应求、贴心服务。

8月29日晚8点,浅水湾御龙居有位老人犯了高血压,服药后仍不见好转,志愿者急忙拨打120。 

因老人的老伴是脑血栓患者,无法前往陪护,党员高辉主动请缨,陪老人前往医院。途中老人一直呕吐不止,高辉不怕脏不怕累,一直安慰老人,到医院后楼上楼下陪着挂号、缴费、找大夫、做检查,等老人打完点滴、血压得到控制后,又将老人平安送到家。当时已是凌晨1点钟,她不顾疲惫,耐心地叮嘱老人降压药怎么吃才安心离开。 

“当时我也挺紧张的,在那种紧急情况下也没考虑那么多,心里只想着赶快让老人得到救治。”高辉说。如今,她和老人相处得就像一家人,虽然忙碌,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老人的病情。

疫情中,党员韩鹏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到,并组建一支由15名在职党员组成的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协助社区完成天水嘉苑小区2100多位居民的核酸检测、突发应急、民生保障、帮办代办、物资运输、消毒消杀等工作,还承担小区媒体宣传工作,得到社区领导的高度认可。

8月29日上午,小区一居民突发疾病,在120车辆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韩鹏紧急协助联系警车,将病人安全送到医院,并和一名队员全程陪护,挂号、检查、打点滴,等病情稳定,又把患者护送回家。 

“我们在同一个社区抗疫”

8月23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市委党校党员罗刚、王祖光按照要求,立即向所在的心悦社区报到,就地转化为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昔日的好邻居、好同事,此刻,变成了并肩战斗的战友。虽然住在同一小区,但是忙碌的两个人很少有机会碰面。

上午做“大白”、下午搬蔬菜、晚上送物资,8月29日这天,罗刚早上5点多出门,后半夜1点才回家,而这也不过比平时回家时间晚了两个小时。 

住在同一小区的王祖光也参与到了核酸检测工作中。他“码”上行动,在夜里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粘贴核酸检测管码、分发居民实名登记条形码、准备物资。

忙完了准备工作,王祖光又到岗位上值守。晚上,组织嘉隆欣苑小区居民有序排队,购买社区订购的蔬菜包。忙碌一天,回到家里已是午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