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出新规 “外部性难题”与“项目可识别”亟待破题
金融时报客户端 2022-08-30 11:01:57

当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纳入经济发展规划,纳入金融投资决策,将生物多样性在经济生活中主流化,是达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实现人类高质量发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方面。

为了探索构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适应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近期国家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的湖州印发了《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努力形成具有湖州特色的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实践。

为什么当前金融业必须要关注生物多样性?如何识别生物多样性友好项目?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已有哪些积极的尝试?下一步,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的支持力度?围绕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湖州金融办副主任黄丁伟、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白韫雯等及多家金融机构有关业务负责人。

金融业面临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这与金融业又有着何种联系?

白韫雯表示,围绕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金融业主要面临两类风险,即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其中,物理风险是指经济活动和金融资产对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依赖性,并由此面临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造成的风险。例如,生物多样性丧失会(如水体污染、授粉昆虫消失、外来物种入侵等)对依赖生态系统服务的行业、企业以及经济活动造成影响,引发企业亏损、金融资产减值乃至清零等金融风险。

而转型风险则与为避免和减缓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影响所采取的人为措施相关。比如,政府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如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禁止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活动或对其征税、罚款等)或提高相关标准,由此可能造成经营活动受阻或违约等风险,这属于转型风险范畴。

黄丁伟则给记者具体举了几个例子。“从水污染、蓝藻问题造成的鱼类死亡到矿业的过度开发导致自然景观遭到破坏,进而威胁到旅游业、酒店业、零售业发展。生态系统退化、物种受威胁、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等问题困扰着全球,而经济活动和金融资产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些服务受到破坏,将会给金融带来物理风险。”他表示。

黄丁伟解释,相关领域投资和贷款都有可能由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面临财务损失。经济活动和金融资产反过来又会影响生物多样性,面临向生态友好型经济过渡的转型风险。“比如,太湖十年禁捕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会使得许多依赖于‘消费生物多样性’的产业和企业难以为继。生物多样性丧失所产生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又可能会相互作用,并复合产生系统性风险。探索开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产生的相关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他补充。

破解外部效应难题

实际上,有关生物多样性丧失与金融稳定性的研究正逐渐被纳入世界多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研究议程。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在中国昆明召开,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而在开幕式上发表的《昆明宣言》就已经提出“转变经济和金融体系”和“调整所有资金流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但目前的重要挑战之一是效益难以内生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强,相较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不少生物多样性保护类项目的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等特点更为突出,回报率更低、资金回收周期更长,生态和社会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湖州推出《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也是为了推动生多项目外部效应内生化。”黄丁伟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公益性较强、财务回报周期长,对资本缺乏吸引力。出台《意见》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金融服务,在贷款期限、利率、额度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平衡项目后期风险和收益,促进项目的生态价值内生化为经济价值,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获得感。

具体来看,《意见》从产品服务、组织机构、激励政策、风险防范、合作交流等5个方面构建生物多样性金融服务体系,以高水平保护高标准治理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高质量发展。例如,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挂钩的金融产品,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将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金融机构正向考核评价,鼓励金融机构将绿色信贷激励机制运用至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等等。

“客观来看,要实现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需要设计一些激励机制。”白韫雯表示,比如,把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项目纳入湖州“绿贷通”,享受一定的财政贴息或贷款利率优惠;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和商业银行共同加强相关领域的投资等。

黄丁伟提出,希望金融管理部门能将生物多样性因素纳入到绿色金融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ESG风险管理的维度里面,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从金融机构角度,他希望各家银行的上级行能提供内部激励。“我们希望在湖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资金价格转移、内部差异化考核等方面,得到上级行相应激励和支持。”他建议。

工商银行湖州分行即是一个代表。该分行绿色金融部负责人冯锋表示,工商银行湖州分行加入了绿金委“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组”,与工商银行总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牵头《工商银行湖州分行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与实践》课题,通过内外部合作和总分联动共同支持湖州分行开展先行先试。而从地方政府角度,他表示,“特别对银行这一块,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表现跟政府资源配置挂钩。比如湖州出台的《绿色金融促进条例》里面提到市、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选择与金融机构合作时,应当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

白韫雯还建议,可以探索更多元、更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除了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还可以探索市场化手段。”她解释,目前湖州的碳账户记录的是企业排放,未来可以探索把企业获得的生态碳汇也纳入其中,在区域内进行市场化的交易。

识别优质项目抢滩千亿级机遇

除了外部性问题,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的另一大挑战是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难以量化。黄丁伟谈到,金融机构在日常投融资活动中,也可能面临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趋严导致项目成本增加的风险。金融机构识别上述风险、准确定价并创新适当金融产品的能力建设相对滞后。

对此,白韫雯表示,根据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属地特征,可以出台一个生物多样性友好型投融资活动的目录,目录内的活动首先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但同时能够创造更多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益。她列出了相关活动应满足的三个主要目标:一是直接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保育和修复;二是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指采取更可持续的经营和管理开展生物资源开发和替代材料与技术研究,这包括绿色有机农业、森林资源培育、生态旅游,以及支持酿造、燃料、药品等替代资源的研发与应用等;三是通过采用技术升级或有效管理等更积极的减缓措施,在基础设施、能源建设、航运等传统行业显著降低对生态系统压力并协同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向效益的经济活动;

在白韫雯看来,满足上述三个目标之一,都可以视为生物多样性友好活动,值得更好的金融支持。

对于生物多样性友好项目和绿色项目的关系,白韫雯解释,生物多样性金融最重要的是先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减少或者规避对于生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此部分没有被纳入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也可能被纳入进来。“因此,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市场前景是很大的,也是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她谈到。

黄丁伟介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估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金需求约为7110亿美元。但目前相关领域的年度资金投入仅为1430亿美元,且近80%的资金依赖政府部门。“这庞大的资金缺口需要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也为金融业带来巨大机遇。”他说。

金融机构在行动

当然,在《意见》等具体政策出台之前,金融机构已经在相关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在我国已经发布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中,《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等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类项目纳入了支持范围,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依据。

以湖州为例,引导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与国开行开展银团合作的模式,以更低成本的绿色金融资金,支持全国首个竹林碳汇生态转化项目,18万亩抛荒的毛竹林从碳源变成碳汇,促进竹林生态平衡,竹林植物物种已达到70余个;围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以矿山修复预期收益为依托,开发“绿色矿山贷”“矿地综合利用采矿权质押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累计提供绿色融资38.6亿元,支持废弃矿山修复382座、复绿2.5万亩、复垦耕地3.1万亩,成为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其中,德清农商行构建了湿地碳汇金融“PTD”闭环体系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德清农商银行绿色金融部负责人王淼介绍,该行依托德清下渚湖作为浙江省低(零)碳试点街道和首批林业碳汇(湿地碳汇)先行基地的优势,针对下渚湖湿地生态公园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首创湿地碳汇金融“PTD”闭环体系,创新推出四款湿地碳汇系列贷款,在碳汇生产(Production)端、收储交易(Transaction)端、企业需求(Demand)端形成全封闭内循环资金支持体系,明确加大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固碳、湿地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金融转型发展新业态等领域金融支持。

针对“碳汇生产端---村集体”,该行创新推出湿地碳汇无忧贷,用于支持湿地生态修复和景区改造升级,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湿地内土壤碳库、水体碳库和植被碳库的固碳能力。下渚湖湿地是全国最大的“东方宝石”朱鹮人工繁育基地,当地为其获得良好的繁衍生息条件而不遗余力提升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德清农商行给下渚湖街道予以最大信贷支持,保障湿地生态建设后顾无忧。王淼披露,“目前,下渚湖湿地无忧贷的1.08亿元全部用于湿地生态治理工程项目,贷款投向应用到湖泊水体生态系统和植被生态系统的修复,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对增加湿地内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吉农商银行则围绕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金融服务。安吉农商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负责人陈煜斌介绍,该行基于国家林业局认证的《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依托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创新“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全链条绿色金融精准支持体系,推出“竹林碳汇”系列贷款,推动竹林经营者把提质增汇增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不仅促进竹林生态价值货币化,还保护了生物多样性。陈煜斌披露,截至目前,“竹林碳汇”系列贷款累计发放超2亿元。此外,为修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吸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候鸟越冬,该行已提供金融支持近3000万元用于栖息地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自2015年首次在安吉发现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以来,现已是第七年迎来这群大自然的“稀客”,2021年冬季数量已达到80只,占全球总量的2%。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