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彻底切断传播链,以最快速度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近日来,赵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向全镇人民发出了关于招募志愿者的倡议书,有超过100名返乡学生响应号召,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在防疫“战场”谱写青春之歌。
奋战危急关头,在另一个战场“淬炼成钢”
“陈大爷,这是你的核酸检测码,已经登记过了,您在这里采样,弄好了就回家啊”“李叔,你们家五口人的核酸检测码注册好了,都截图存在你的手机相册里,保存好下次还能用哦”……在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杨玉乐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上面的话。
凌晨4点半到场,一件志愿者红马甲、一个口罩、一部手机就是她的全部装备。腰岭村老村部检测点开展的两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她先后为超过60名特殊人群注册了核酸检测码,在她的手机上还保存着几十张检测码截图,她用真切的行动在核酸检测现场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杨玉乐是赵川镇腰岭村和平组人,刚刚高中毕业,在等待大学入学的时间里遇上这场猝然而至的疫情。在得知村上要开展全员核酸的消息后,她主动和村上联系成为一名志愿者。由于村上留守老人多,他们不少人用的还是功能手机,甚至不少人没有手机。针对这种情况,她就在核酸检测现场,专门为这类人群注册检测码,协助维持检测台周边的秩序。
“我们几个都住在附近,听说村上组织核酸检测,我们就想着过来帮帮忙。来做核酸的都是邻里长辈,相互熟悉,我们能帮忙维护一下秩序,尽自己一份力”同行的志愿者胡涛说道……
就读于陕西理工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学校的腰岭籍返乡大学生胡涛、周婷、程皓、吴梦妮等志愿者们也在检测现场协助维护秩序,确保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母女同心齐上阵,战“役”一线巾帼不让须眉
“妈,我听大家说村上这两天要全员核酸,镇上也在招募志愿者,我也去当志愿者好不好?”唐汇对母亲说道。
唐汇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大三学生,赵川镇腰岭村人。此轮疫情发生以来,她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主动要求参与到全员核酸检测中。每天早上,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5点之前就赶到腰岭村新村部核酸采样点,按照分工,为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众注册核酸检测二维码。其他同行的志愿者配合工作人员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群众聚集扎堆。
“妈,我才当了两天志愿者,我就感觉头晕眼花,口干舌燥,又困又饿。以前你老说你忙你累,我也不理解你在忙什么,以为你就是喝喝茶看看报纸,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你们这么辛苦”唐汇对母亲说道。
唐汇的母亲刘云,是腰岭村党支部专职委员,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来她一直扎根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远近闻名的“拼命三娘”。此轮疫情发生以来,她作为采样人员始终坚守在采样台,用熟练的流程和严谨的态度,与同事一起顺利完成每次核酸采样。
当好抗疫小助手,于无声处“守安宁”
除了在核酸检测现场协助注册二维码、维护秩序,还有不少志愿者活跃在政策宣传、走访群众、助难帮困等工作中。
“以前都是从新闻上看到别的志愿者在行动,这几天我亲身参与后才真正体会到一线防疫人员的不容易,他们的付出让我很受触动。我是一名预备党员,还是一名定向培养的军士生,在学校里老师给我们说过我们要相信党,相信国家。经过这段时间的志愿活动,我更加坚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在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面前,从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邹道坤坚定的说道。
志愿者邹道坤是赵川镇淤泥湾村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在准备返校的时候遭遇此轮疫情,他随即成为一名志愿者。他和村上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和政策,配合医护人员入户为不方便出行的群众进行核酸采样,他用默默无闻的付出展现了一名党员的担当和军人的风采。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疫情之下,你我皆非局外人。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出了自强不息、担当奋进的新时代青春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