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基地丨项光亚:从江城到天空之城
梵净云天客户端 2022-08-16 21:16:31
编者按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各类人才对铜仁的认同感、融入感和归属感,为加快建设全省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贡献人才力量,近期我们组织"三名"工作室、人才基地和市管专家展现个人风采,通过铜仁微报、梵净云天客户端等平台开设"先进个人事迹"栏目,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奋楫争先的良好氛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从江城到天空之城

——铜仁职院技术学院  项光亚



他始终只有一个身份——教师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当个好教师。既然我干教书这行,那就应该踏踏实实教好书。”从江城武汉,到“天空之城”铜仁,身份虽然转变,唯一不变的是他追随来时的路、回首过去的路、继续追逐前行的路,路的前方永远是不忘初心、教书育人。也许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但他却有一股春风化雨般的力量,让人时刻感到温暖、真诚和踏实。他,就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项光亚教授,铜仁市第二批人才基地负责人。


项光亚教授是湖北黄梅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大)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湖北省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1990年和1995年分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蒂宾根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习。曾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十余项,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在《Acta biomaterialia》《Angew. Chem. Int. Ed》《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的SCI收录论文七十余篇。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研究生导师“师表奖”“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项光亚教授一直在教学、科研、管理一线,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同事的肯定。



他是一位用驴、马、骡讲化学的老师


在江城,项光亚教授是一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处处本着一份强烈的责任心的老师。“有机化学不像物理数学那么量化,它‘太灵活’,像做人处事那样圆滑,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就不一样。”为了让同学们更明白透彻地弄清各种抽象理论,他经常用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在讲有机粒子的共振理论时,同学们很难理解某些有机粒子的结构式,他便用“驴马相交,生成骡子”这种通俗易懂的事例来讲解。“因为有些粒子的结构式不能完全由一个普通的经典式表达,需要结合几个才能表达,这样的结构式的生成很类似于骡子的生成,骡子是由驴马相交而成,那么这些特殊的结构式也是由其他式子‘杂交’而成的。”


他的学生说:“项光亚教授的知识非常渊博,听他的课特别有意思,很多晦涩枯燥的原理经他之口,立刻就明白了。”在讲化学反应过程中“中间体”的稳定性时,他甚至还用上了哲学的“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思想。正是他潜心育人,不忘初心,不断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染学生,因此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是一位受人爱戴的班主任和导师      


在江城,他幽默风趣,时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坦诚而融洽。在担任本科班主任以及本科导师过程中,项光亚教授经常主动与班级干部、学习骨干联系,积极要求参加班会,倡导召开班会,就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帮助与指导,鼓励同学们全面发展,情商、智商全面发展,专业学习和文化素养协调发展。在他的帮助下,他所带的班风建设得到加强,班级凝聚力有了很大改善。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各类大型活动中,许多学生担负起重要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展示出优秀的才能和素质。


学生这样评价项光亚教授:“项光亚教授是我们的严师,也是良师,更是益友。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的学习虽有时困难,但因有他的帮助而不再艰辛;我们的生活虽有时艰难,但因有他的鼓励而不再沮丧;我们的人生目标虽有时困惑,但因有他的指点迷津而云开雾散。”


他总结担任班主任的经验时说道:“本科生班主任工作虽有时感到不满意,但经过几年的陪伴,看到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毕业,也深感欣慰。在工作中,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工作方式。”


他不仅担任本科班班主任,而且还带硕士和博士生,在他的带领下,他的科研团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他的学生有些在著名的大学担任教师,有些在世界有名的药物生产企业工作。他这样说道:“我从来不要学生的一作,拿一作来干嘛呀,只要学生能出成果,出好成果,就行了!”,从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始,他就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因材施教。“学生如果未来想进入企业,那我就安排一些跟企业相关科研任务;如果想从事科研和教学,那么我会侧向于让他们承担重大的科研课题”,他还时常跟实验时的学生强调要想尽办法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在实验室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的氛围。



他也曾是一个农村孩子      


项光亚教授他心地是如此的善良,这跟他小时候农村经历密不可分。“我也曾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从小在农村生活,什么活都会干。”小时候,他经常下田插秧,是他最大的乐趣。从湖北到贵州,他发现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两季稻一般都是前后播种。“湖北水稻是两季,在第一季水稻抽穗的时候,会利用空余的田,插下秧苗,等第一季收割以后,将秧苗移栽,而不是大家理解的第一季收割完了,再去播种”。或许正是因为这段农村经历,项教授才心地如此地善良,待人是如此真诚,才与老师这行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他还在江城的时候,他的班上有些农村来的学生家境比较贫困,他十分关心他们,将自己编书所得的稿费拿出来,给贫困生作为补助;有一次,由于要开一门双语专业课,需要增订一本教材,但价格较贵,他便将教材免费送给几位贫困生。



他与“天空之城”第一次交集缘起梵净山


他与“天空之城”铜仁的第一次缘分,要从他2018年第一次来梵净山说起。他说:“当时我入住的是梵净山门前的一家民宿,能听见潺潺溪流动听的声音,更能呼吸到甜甜的空气,梵净山太神奇了,真想在梵净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次,他去印江调研,与梵天菌业的负责人聊起了缘分,他说:“当时坐缆车上去,山上下着雨,红云金顶在云里,朦朦胧胧,正要下山时,突然雨过天晴,红云金顶尽收眼底,太美了,真的被震惊了!”,梵天菌业负责人说:“这就是缘分,你来到铜仁,来到“天空之城”就是命中的安排”。他笑着回答:“也许这就是命运安排”。


可能这正是他来到铜仁的一丝偶然,偶然中成为了必然。



他在天空之城依然随和随性      


对于他而言,游览梵净山仙境让他与铜仁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组织找到他时,提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他就回想起了梵净山那个朦朦胧胧场景,如果没有这个场景,也许就会错过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他一直强调:“我的身份一直没变,就是一个普通老师”。


从3月8日来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他就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开展密集的调研,不断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动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周纯这样评价他:“项光亚教授刚来铜仁职院不久,就与我们学生交心交谈,不断地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还鼓励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好专业知识为主要任务,强化自律意识,同时关心国家大事,了解行业发展,提前做好人生规划;也提醒我们,应该珍惜大学时光,丰富课外生活,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全面发展。”


他时常与年轻老师促膝长谈,关心、关注他们的个人成长。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李绣菊老师这样说:“经过这段时间项光亚教授的教导,受益颇多。首先,项光亚教授渊博的学术知识影响着我,激励我不断学习,比如指导我申报省级和市级课题,促使我不断提高课题撰写能力。他提出的学生培养方向启发了我,他指出职业院校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使我对于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深入课堂推门听课,不带工作人员、不打招呼,了解老师的上课动态,任课老师也没有认出来,只把他当成了一名普通老师。课后,他还认真地写了听课记录,为了不被学校督察室干预,他让工作人员把听课反馈,单一地反馈给任课老师。他一直都是以教师的身份出现,一直都是以平常心看待,一直都是与其他老师同等地位交流。


关心关注辅导员群体的发展,是他心中一直的牵挂。他经常提到:“我们的辅导员队伍,一定要专业化,专业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利”。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晏薇娜这样说:“作为项老师的联络人,我多次见证项老师深入学生群体的每一次经历,深刻感受到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领略了创新的育人模式、专业的育人理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曾说过很多触动我的话,最打动我的是这句——我始终把自己定位在教师”。


平易近人,关心下属是身边工作人员的第一感受。平时他不让身边工作人员拿茶杯,后来拗不过他们,被逼无奈自己每次开会都自己拿。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有一次,他爱人刘老师来铜仁,我就给告了他的状,跟刘老师说项院长对我们太慈祥了,犯了错误也不骂我们,我就告了这个状,当时刘老师就笑了”。“上次去江西出差,他问我啥时候吃饭,我说不饿,他笑着说你啥时候饿我们就啥时候吃,一切听你的”。


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深深地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每天早上他七点多来到办公室,下午六点走的时候都不会忘记跟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不用陪我,早点回去”。每天下午大概六点十五分,他回到办公室,说:“你们还没走啊”。甚至晚上十点多,学生宿舍都已经关灯了,他还在校园实验室去看一看,关心教师做实验。


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身边人,指引他们前行的路,让大家找回了当老师的初心。



他在“天空之城”有了新的使命与担当      


从江城,到“天空之城”,他在多个场合这样说道:“来贵州又不是干1年或者2年,是一个周期”。从他眼神中,可以看出炙热的火,想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谋一片天,谋一条职业教育的新出路,更想把自己的余热奉献在这块土地上,让它发光发热。


“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否则大家思想不统一,我也没办法”,解放思想,是他认为激发动力的源泉,思想不解放,就会束缚大家的手脚。


他虽然来的时间短,但处处体现了他的担当,关心学生是他的初心。他把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有一次他说:“有些老师,开车开得太快了,赶紧跟保卫处说限速20,谁要多次超速拉进黑名单,不让进校园”。


对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他这样说:“不要想着什么事情都去做,精力是有限的,只要突破一个点就是最好的”。


现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升格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这是他最大的使命。他有底气的说:“我们这一两年,一定会升本成功!”


追随来时的路、回首过去的路、继续追逐前行的路,他初心未改,依然是一个随和待人的项老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