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了,他们把思政课堂搬到河源乡村
源河客户端 2022-07-22 06:45:00

  连日来,多所学校师生到我市各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文化助力,绘出乡村新美景


  打稿、调色、描绘……近日,河源技师学院的师生们顶着烈日,用短短的3天时间,为紫金县水墩镇雅布村的房屋墙壁绘上图案与色彩。今年,河源技师学院的暑假“三下乡”活动将“思政课”搬到乡村、田野与山林,引导广大青年将青春播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雅布村,师生们根据当地需求和特色,进行彩绘设计与创作。

河源技师学院的师生为紫金县水墩镇雅布村的房屋墙壁绘上图案与色彩

  看着一幅幅美丽的墙绘,雅布村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感谢青年师生来到村里送人才、送技能,支持乡村振兴。“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夏天,我也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了成长的乐趣。”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邓建辉说。参与乡村墙绘创作的老师吴凌认为,此次活动很好地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近日,广州新华学院承席启韵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和平县林寨镇开展暑假“三下乡”活动,围绕林寨镇乌石村的“席床生日节”,调查非遗文化在乡村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大学生向村民学习打草席

  “席床生日节”于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学生们割草、破草、晒草、过草、扭纲……一同和村民黄仟体验了打草席的过程。为期7天的调研活动结束后,广州新华学院承席启韵乡村振兴促进团还在和平县图书馆活动室举办了一场“非遗进课堂”活动。从流行音乐《孤勇者》《奇迹再现》到由非遗乐器演奏的《渔舟凯歌》《迎亲》《高山流水》等,循序渐进地引领在场的32名小朋友了解非遗文化。此外,大学生们还将调研中的收获带到了课堂上,如打席专用的“淡水草”、“扭纲”后的麻及老党员赠与的席拳棍术定制队服、“席床生日节”传承人送的珍贵老照片等,深受现场小朋友们的喜爱。大学生黄柔诗表示,在这次活动中,她不仅以实际行动传播非遗文化和技艺,助力乡村振兴,还提高了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希望更多人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义教下乡,厚植乡村教育情怀


  “这道题怎么做?”“我这幅画色彩对吗?”“溺水了怎么自救?”近日,在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爱苗护苗、健康成长”公益暑假班上,孩子们积极提问,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求答案。

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爱苗护苗、健康成长”公益暑假班开班,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做作业。 梁剑英 摄

  已在陂角村连续3年参加义教活动的陈嘉琪表示,参加支教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经历,还可以帮助乡村孩子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近几年,陂角村每到寒假暑假,都会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假期课程,在校大学生们也会积极报名参与,今年村里的大学生巫俊豪也利用暑期时间回村参加义教活动。”陂角村妇联主席梁剑英说。

  送教下乡,为孩子们学习新知识打开新窗口。近日,东源县柳城镇石侧村村委会办公楼里不断传出笑声,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榕树“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大学生们给孩子上了暑期义教第一课。今年,榕树服务队14名大学生将在石侧村开展为期7天的义教、10天的村落历史文化调查。据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老师吴良生介绍,活动中,将把客家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中的英语、音乐、美术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通过设计小游戏让小朋友们更快速接受新知识。

  “每一个向死而生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被忘记的英勇故事……”在和平县礼士镇中心小学,广东科技学院先锋朝阳宣讲小分队通过互动性宣讲方式,为孩子们讲述战斗英雄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通过红色故事宣讲、红歌教唱、手语教学、防溺水、防诈骗安全知识教育等课程,进一步激发小朋友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广东科技学院带队老师周伶梦说。

  悠扬的红歌口口相传,在一段段红色影片中,体悟历史长河中红色精神的光辉力量……在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马赤行党史学习实践团以“红色紫金·根脉传承”为主题,设置了红色故事讲解、红色歌曲传唱、党史手抄报、红色影片鉴赏、党史侦探游戏五大主题,并结合紫金当地红色文化,重点介绍刘尔崧、刘琴西、赖炎光等紫金革命先烈的事迹,引导学子们植根紫金土壤,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将学习党史和讲好党史故事相结合,让青少年对家乡的先烈和革命历史有所了解,牢记在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大学生张家慧说。

  

爱心助农,感受乡村斑斓色彩


  “欢迎来到‘义合人家’直播间,今天我们先看这款由义合镇自产自销的糯小麦……”近日,一场直播在东源县义合镇人才驿站开播,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便是主播团队。

  带队教师赵娜表示,这一批约20名学生参加,虽然大家来自不同专业,但是配合得十分默契,除了开展直播带货外,还为镇里拍摄了宣传片。表演专业的刘寿雨表示,参与直播带货农产品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对乡村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驻义合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陈建表示,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华南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引导大学生们更好地助力义合镇振兴发展。

  爱心助农,感悟乡村变迁。在柳城镇,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们还跟踪观察柳城“一田两茶”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石侧村“三产融合”的发展实践,计划完成《一个小山村的“融湾”“融深”故事》的调查报告,帮助村里提炼乡村振兴发展经验,助力乡村品牌对外宣传推广。

  在和平县礼士镇,广东科技学院先锋朝阳宣讲小分队围绕“党建+志愿服务”“党建+党史宣讲”“党建+乡村振兴”“党建共融共建”等4个板块开展活动。活动期间,17名大学生走村入户,深入宣传防溺水、征兵政策、资助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挖掘礼士镇的红色资源,走进老党员谢连科和退伍老兵谢石水家中,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跟随民间传统谢家拳总教练谢秋生学习拳法,切身感受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在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变化,接受社会大课堂的洗礼,增长了见识,发现了不足,激发了加倍学习的热情。”大学生曾育贤说,今后会将课堂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河源日报) 

 


更多内容请下载源河APP

-------------------------------------------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