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藉作家黄朴小说集《丫丫的城》出版 | 商洛日报

商洛籍作家黄朴中篇小说集《丫丫的城》近日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著名作家贾平凹、刘醒龙、弋舟联袂推荐。该书精选了作者近年发表于《钟山》《芳草》等杂志的全新佳作,包括《镀金时代》《摇摇摆摆》《一路狂奔》《丫丫的城》《被背叛的遗嘱》五个张力十足的故事。


作者直面大时代背景下,那些小人物在命运的潮汐中,美好的向往、尊严的扭曲、灵魂的抗争、自我的审判与救赎,在这一个个独具个性的人身上,折射着时代的微光。其中,《镀金时代》曾获第五届柳青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授奖词称“黄朴以接地气的笔触,探寻小人物的命运,包含了救赎、成长、重建与和解等生活命题。作品在善与恶的较量中张扬善的力量,试图用小人物的命运遭际,呼应时代真善美的期待。小说赓续了陕西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显示出了文体自觉的追求。”《摇摇摆摆》叙述进城男女的心灵遭际,面对新奇陌生的都市,她的犹豫沉沦徘徊迷失,他的坚定清醒抗争奋起,陷入生活的花海与泥淖,夫妻分离的道路重又并轨,在摇摇摆摆中步履铿锵而执着。《一路狂奔》宛如黑白与彩色交织的时代影像,人被狂飙的时代列车携裹,在一个个目标的追逐与获得中,最终自身裂变为社会的隐痛和暗疾。《丫丫的城》其实探求的是内心之“城”的寻觅与安放,此“城”象征着远方与诗意,寄寓着身体与心灵的归宿,因之,丫丫的成长与抗争就具有了普遍性和典型性,成为诸多平凡少女追梦的代言与象征。《被背叛的遗嘱》以多声部与复调的手法,关注了一个世俗人眼中的成功者,他内心的碾压与深渊,在忏悔中自省,在审判里质疑,众声喧哗里,他的面目变得复杂而可疑,那一路颠簸造就的所谓辉煌,其实乃历史的遗嘱,只不过被讲故事人做了重新的书写。

茅盾文学奖得主、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推荐语称,黄朴善于体察世相人心之幽微,以洞彻现实的亮光,抚慰灵与肉的疲累,从容内蓄却劲力迸射,如星辰铺于天幕,绿草浸染大野,境界阔大,气象斑斓。茅盾文学奖得主、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推荐语评价,黄朴的写作,独异,丰富,幽邃,奇崛的想象唤醒语言的生命活力,细腻绵密的叙事映照暗潮汹涌的现实,隐痛与苍凉,哀矜与尊严,泥淖与亮光,喧嚣与孤独,以深入现实肉身的探求,构筑了自己独有的书写腔调。鲁迅文学奖得主、《延河》副主编弋舟推荐语称,黄朴的小说让人重温“修辞立其诚”的古老训喻,而对于日常生活怀有诚意的写作,意义于今尤为重大,这事关黄朴自己的文学立场,也是对于巧言令色式写作的反驳。

著名评论家、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鹏程评论黄朴的小说时指出,“黄朴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他没有排斥对社会时代意义的呈现,将叩问时代症候的目光游弋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事件和人的精神状况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注重对个人命运、生活的静观,捕捉现代生活中闪烁恍惚的精神和意识,冷峻地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荒诞的时代镜像,魔幻而又逼真地呈现了这个时代的病象。当代文学的母题始终萦绕着现代人的灵肉冲突、心理困惑和精神枷锁等问题,黄朴的创作焦点便在于对这些母题从偏僻处不断挖掘,用荒诞魔幻之笔将现实揭露得淋淋尽致。黄朴的创作在冷静的言语叙述中张扬着犀利的讽刺,直面现实的肮脏与猥琐,对人心的黑暗与焦虑不做居高临下的审视,而是用理解、关照和悲悯关切着当代人的生存处境与精神困惑。”

商洛籍作家黄朴简介:

黄朴,生于70年代,陕西省丹凤县人,副编审,陕西省人大报刊社总编辑。大量新闻作品获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陕西人大新闻奖一等奖、陕西新闻奖二等奖。在《钟山》《当代》《中国作家》《江南》《青年文学》《山花》《天津文学》《滇池》《延河》等刊发表大量中短篇小说。出版有随笔集《向着幸福前进》。曾获陕西省年度文学奖、路遥青年文学奖、《陕西文学》优秀小说奖等奖项。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西北大学2017年作家班高研班学员。”陕西省百名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成员”。

黄朴在编辑报纸杂志之余,也对民主法治和历史文化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擅写时评及散文。

生活本真的文本呈现

来源:西安晚报  巴陇锋

一如其人,作家黄朴的中短篇小说细腻、质朴、犀利,意味深远而技法娴熟,其书写出的柳镇人物的故事令人难忘,发人思索。

在小说集《丫丫的城》里,黄朴用五个不同的文本,标识了其故事高手的本色。他用深植于生活的当代城乡故事,诠释人性、人心,给社会塑像、为时代留影,每一个故事都扎扎实实,淬取生活的本真。

《镀金时代》以记者探访和自述的方式展开故事,在拾荒女和草根男恋情外衣包装下,是小人物的生存、生活、欲望和社会规范、常伦之间的冲突,“镀金”生活光鲜皮相之下的悖谬和荒诞,实实令人唏嘘。作者的艺术胆略和处理敏感题材的精准拿捏,得以充分体现,该作斩获第五届柳青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摇摇摆摆》文题相切,描写秦岭山旮旯出来的柳镇少女心丽跟随新婚丈夫查一冰打工,却在大都市遭遇了奇葩“老板”的虐心经历,作者对城市生活细部的观察、探视和思考,对城乡冲突的展示,都具体而细微、深切细腻,客观上提出了农民城市化艰难性和复杂性的问题。《一路狂奔》可归为乡土文学,故事锚定交叉地带,文本也散发着人间草木味,但揭示的却是一个乡村干部的升官发迹史,曾经倔强、良善、纯正的乡间少年,经过千难万苦,终于坐上局长的宝座,却被发现,活成了亲人和自己“最讨厌的人”。一路奔忙却丢了初心,毋宁说,这就是人人必须面对的不堪现实。《丫丫的城》讲述17岁的柳镇女孩儿丫丫,进城给表叔哄娃当保姆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核包含着并不简单的故事:终日想着法儿欺压虐待她的花心女主人,与丫丫的亲姐姐同名同姓,其实是当年冒名顶替姐姐上大学的仇人,而姐姐为此已发疯十几年;最终,迷恋城市的丫丫让自己怀上了城中村青年柱子的孩子,从而嫁到城市,而女主人则面临法律制裁。《被背叛的遗嘱》是中国版罗生门和现代版狂人的写法,围绕大学毕业后事业爱情风生水起的张石磊,熟悉他的人,人人都有自己版本的“张石磊传”,而他的发小、同学、同事张学有的说法,更将张石磊弄得面目全非。那么,张石磊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谁人知晓?文本虽有借鉴,但创造性和完成度,许是书中的压卷之作。

集子中的作品,在语言、叙事、视角、结构、风格、审美等方面也各具面目,臻于成熟。黄朴的语言不事雕琢,多用比喻,如“身后的嘶鸣如漫天飞舞的落叶”(见《镀金时代》),运用通感和比喻,精细地将环境和心理刻画出来;又如“两个人背对着像两个充满疑问的问号”(见《摇摇摆摆》),活化了小两口晚上闹矛盾冷战、彼此内心充满疑惑的一幕,又具有双关意味。其故事具有独创性,能苦心建构巧妙复杂的故事内核,并且把悬念一直保留到最后一刻。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如果第一幕墙上有把枪,第三幕一定要响。黄朴懂得“契诃夫之枪”的妙处,深谙故事三昧。细节是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黄朴小说的细节也很好。《丫丫的城》里,“大夫草草看了一下,就开了处方……等了几个小时,就看了几秒钟,孩子到底啥原因咳嗽?”就将就医司空见惯的一幕精准再现,从内到外写活了所有人。后面,丫丫告别毕业离开出租屋的大学生时,硬给他塞了500元,而对方从始到终反复叮嘱她“一定要学知识”。这个细节温暖感人,催人奋进。

《被背叛的遗嘱》具有象征主义和先锋派风格,结构完备,有前言和后记,中间七章采用“采访笔录”直陈,虽是第一人称,但居于支配地位的是第三人称叙事,便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营造多义、繁复、复调的意蕴。审美上,黄朴的小说大雅大俗,狗血情节更是寻常,但都处理得较恰切,看不到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