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贵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看多彩贵州民族繁花似锦
天眼新闻 2022-04-27 18:55:21

海报设计 成桂红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


  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侗族大歌声振寰宇 李枫 摄


  位于祖国西南角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54个少数民族均有分布。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18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


  翻开数据列表,贵州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2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在全国排第4位,是全国民族乡最多的省份。


  如何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大力帮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对于民族团结至关重要。


布依族风情。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因地制宜、务实行动,团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作出许多创新性实践和创造性探索。


  海雀村的苗、彝族同胞吃上"旅游饭"——


  海雀村是一个以苗族、彝族同胞为主的民族村寨,高原、高山、高寒,境内山高坡陡,平均海拔2300米。贫穷,曾深深地烙刻在海雀人身上:这里缺水,缺电,生态恶化,风沙漫天,村民住杈杈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海雀村村民曾经的居住环境。


  1985年,以海雀村为代表的现象,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作出批示:"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自1986年起,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在海雀、在赫章、在毕节、在贵州、在全国展开。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开启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反贫困试验。


  海雀村也开始思索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村支书文朝荣动员全村人种树,"咱们要想活下去,就得种树。山上有树就能保山下,有树就能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能有肥,有肥地里就能长出庄稼。"


海雀村新旧对比。


  连续奋战三个寒冬,文朝荣带领乡亲们在全村30多个山坡上全种上了华山松、马尾松等树苗。山沟里的生态环境和土壤肥力改善了,村里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多。长成后的林木价值1.2亿元,村民光采松果每年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文朝荣老书记离世后,海雀村的党员干部们一任接着一任干,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文家三代人都投入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如今的海雀村。


  如今,海雀村修起了通村公路、串户路,中药材、矮化苹果等产业也红红火火发展起来。2016年,海雀村整体脱贫。


  这两年,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海雀村的村民们还吃上了旅游饭,不少村民开了民宿,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6200元,生活比蜜甜。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去年民宿挣了一万五千多。今年应该要比去年多一半。因为今年开班早,游客也多。"


  化屋村的苗族妇女盘活"指尖经济"——


  化屋村地处乌蒙山腹地、三岔河畔,这里山势雄奇、水域宽广、风景如画,被誉为"乌江源百里画廊"。它过去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20多年前,基本上"交通靠走、通讯靠吼"。


  2017年,化屋村实现脱贫摘帽,这个昔日贫困发生率高达66.3%的少数民族村寨,一跃成为乌江源百里画廊的"一颗明珠"。


化屋村苗族妇女刺绣。


  化屋村脱贫的秘诀在哪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是答案之一。村子的苗族人口占到了98%,几乎家家户户都擅长苗绣手艺,一件手工绣的"歪梳苗服饰"卖到上万元,当地妇女的刺绣香包曾卖到香港。


  "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调研,点赞化屋村苗绣发展。


  近年来,无数苗族绣娘在苗绣扶贫车间打工,月收入三四千元,真正实现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嬗变。


  草王坝村的仡佬族乡亲们凿出一条"生命渠"——


  一直以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就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全靠一口枯井,每天24个小时全村人不间断排队挑水,等水一点点从枯井渗出,接满一挑水往往需要等上一个小时。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歌谣真实反映着当地生活状况。连吃水都成问题的地方更谈不上灌溉农田。加之地处坡地,良田不多。草王坝人只能终年吃包谷沙饭。


黄大发巡渠途中,累了就地休息。胡志刚 摄


  然而,团结村有水。眼睁睁看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水从附近的大山流到山脚,白白浪费,黄大发深深惋惜。


  修一条水渠,把水引过来,解决百姓饮水和灌溉难题成了他的梦想。他说,那些年,经常梦见清澈的小溪水流到草王坝来。


  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黄大发,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贵如油的落后历史,实现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更创造出闪耀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光彩的中国式奇迹。


  "侗家七仙女"借助现代网络弘扬侗族文化——


  黎平县尚重镇盖宝侗寨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但因交通阻隔,几年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2018年,时任盖宝村第一书记的吴玉圣组建了直播团队,旨在宣传推介家乡,助力农副产品出山。


"侗家七仙女"直播带货。


  "缺的是基础设施,但文化内涵丰富。"瞄准村里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大学时期有过互联网创业经历的吴玉圣决定借短视频平台宣传推广村里的文化资源和农特产品。


  从一首传说为"侗家七仙女"给侗寨传下来的琵琶歌中找到灵感后,他注册一个名为"侗家七仙女"的账号,也找七位侗族姑娘作为侗寨里的代言人。


  "七仙女"穿上侗族便装,拿起锄头,"仙女"们边挖边讲解。视频发出次日,一单一万多斤的订单成交,两个月,6万多斤销售一空。


"侗家七仙女"直播带货。


  这次的成功尝试,开启了直播带货的常态化:一次吃腌鱼的视频,卖完了全村的稻香鱼;一个稻田视频,立马卖出几百斤香米……山货有了网上销路,村里放心大胆搞产业。


  短短3年,团队开展公益直播800多场,在各大直播平台收获400多万粉丝,直播让越来越多的网友知晓了侗乡,爱上了侗乡。直播带来了本地农产品热销,为家乡带货1.3亿元,不少农户因此脱贫致富。


  但为村民带货,只是"侗家七仙女"直播中的一项。更多时候,她们用这个账号在网上直播,从制作乌米饭、织布刺绣的生活日常,到国家级非遗文化琵琶歌;从侗族古老的民间习俗,到原生态自然风光……将藏在"深闺"的盖宝侗寨带入了人们的视野。


  无论是吃上"旅游饭",还是盘活"指尖经济",抑或是借助现代网络弘扬民族文化……回望走过的这些年,靠的不仅是贵州各族儿女民族双手创造幸福,一项项惠及少数民族利益的活动、政策,也将党的温暖和政策春风吹向每一个少数民族群众。


苗族姊妹节。


  看民族产业发展——


  为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贵州频频出奇制胜。推进民族地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省级预算安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1300万元支持关岭、剑河等5个农村产业融合项目。


  "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安排民族发展专项资金3.08亿元,年均增幅6.43%。在全国率先设立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每年落实贷款贴息资金2亿余元,撬动贷款近100亿元,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合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镇宁自治县六马镇凭借蜂糖李引发产业"裂变",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


  此外,还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电子商务,自2016年以来,三个自治州共有34个县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苗族蜡染。 黄晓海 摄


  看文化繁荣发展——


  贵州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每年安排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在国家民委命名挂牌的三批共165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贵州占312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深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坚持每四年举办一次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两年举办一次"黔岭歌飞"少数民族歌曲征集和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评选;从2018年开始连续举办2届多彩贵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充分彰显各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实施"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打造工程,把民族刺绣、蜡染、银饰、饮食、服饰等文化资源整合提升,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仅2020年,"黔系列"品牌产品销售额超过5亿元。实施苗绣保护传承工程,带动50余万妇女就业。


贵州省黔东南州侗族大歌。


  看民族团结创建——


  在培养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方面,出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办法,每5年由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培育和树立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和先进典型。


  2019年1月,召开全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113个模范集体和176名模范个人。2019年9月,组织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7个、模范个人34名。


  截至目前,铜仁市、黔南州、黔西南州、黔东南州相继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州),贵州省自治州实现创建全国示范全覆盖,全省58个地方和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0余个博物馆、纪念馆等被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省级示范单位1314个。


苗族蜡染。


  2020年,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为5408亿元,较2015年的3327亿元增长了2081亿,年均增长8.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奋进新时代,迈进新征程。如今,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贵州民族地区正积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继续书写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