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守住满山绿 换来林下金
梵净云天客户端 2022-03-13 20:47:35
暖春三月焕生机,乡村振兴气象新。


春日普照的德江大地,一派勃勃生机,德江县煎茶镇高竹村林下红托竹荪基地里,村民正在拉线挖沟松土,为林下种植红托竹荪做好准备工作。



说到林下种植红托竹荪,正在带着工人们拉线打沟松土的陶文良感触颇深。看管这片林地25年的林管员陶文良是煎茶镇潮溪村村民,以前守着工资巡山看护,现在却能成为这片林地的产业管理工人。


从2020年8月开始,煎茶镇良好的生态优势被利用了起来,通过在国有林场林下试种红托竹荪30亩获得了喜人效果,周边群众也享受到了林下经济的红利,陶文良成为其中一员。



"林地保护原来要把林地真正利用起来,发挥林地真正惠民效益才是最好的保护。"陶文良说,以前是靠山吃山,现在靠山吃的却是"生态饭"。除了2000元每月的林管员收入外,他还能通过林下种竹荪务工多增收2000多元。


同样是发展林下经济,在德江县的另外一个乡镇高山镇,林下忙碌的却是天麻种植。

"天麻种子要放在菌棒中间,盖上青杠树叶,再盖上土,明年就可以挖天麻了。"在泉口镇先坝村天麻种植基地,负责人何信正在为前来务工的村民讲解天麻种植技巧,只见在何信的指导下,村民们挖土坑、铺菌种,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林下种植天麻是德江仿野生天麻的主要方式,高山镇作为德江天麻主要产区,今年在全镇12村(社区)种植林下天麻7.87万平米。


"天麻属于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可以实现双赢。"种植天麻多年的何信对林下天麻情有独钟,从2006年开始,何信在泉口镇泉口社区开始试种天麻,利用林下无公害种植天麻的方式,一边种植一边学习,经过多年种植已然成为了德江知名的天麻专家。


"今年在泉口种植了1万平米,在泉口4个村林下种植4万平米。"这段时间正是天麻种植的关键时期,何信每天都要计划每个基地的栽种人数,确保最佳时间保障天麻种植。



"守护好绿水青山,就会有金山银山。"这是何信多年来对林下种植天麻最大的感受。


如今,林下发展天麻已经在高山、堰塘、长丰、稳坪、共和、泉口等13乡镇得到顺利推广,仅去年就种植了64万平米,带动1.2万群众增收致富,今年还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达100万平米以上。


在德江,享受林下经济红利,吃上"生态饭"已经比比皆是。"基地务工每天至少可以收入80元。"在德江荆角乡茶山村铁皮石斛基地,村民杨凤春已经从外出不稳定务工到现在轻轻松松收入两万多元的家门口就业者。

杨凤春家的改变,源于荆角乡山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铁皮石斛产业的崛起和发展。2013年,合作社负责人邓帮强从广州一家农业公司返乡创业,在茶山村做起了林下铁皮石斛产业。



像杨凤春一样受益群众还有很多。目前,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年提供岗位8000余人次,已为荆角乡6个村112户群众带来收入。


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邓帮强还在基地套种冬荪、三七、黄精、苦参等中药材。目前,基地已投产的铁皮石斛2000余亩,正在扩种1000亩,黄精、白芨、苦参等中药材共100多亩,年产值400多万元。


守住满山绿,换来林下金。今年,德江看准国家出台文件明确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要求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的重大政策机遇。充分整合好财政涉农资金、专项扶贫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依托生态林、椒园、果园等林业资源,大力发展以食用菌、天麻、中药材等为主的林下产业,持续推广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立体种养模式,在保护林地的同时,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让生态红利更好惠及全县老百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