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辽宁科技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深入开展“送理论、促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由校领导带队多次深入乡镇、山村、社区和中小学校,用接地气儿的语言、丰富的表现形式把党的先进理论讲给群众听,做好党的“传声筒”,争当党史宣传“生力军”。
噼噼啪啪竹板响,一段原创群口快板《二万五千里长征》带起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激昂节奏:“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历史上,没有军队能来比……”这是在山西太原诸园学校的一场声情并茂的宣讲。暑假期间,辽宁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平教授带队奔赴山西走访优质生源基地和钢铁企业,学校太原籍学生组成宣讲团。团员们绘声绘色的讲述,大屏幕上生动鲜活的图片视频,一代代共产党人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以初心辉映党性,用生命书写使命的英雄故事在教室里久久回响。理论宣讲在这一刻不仅仅有高度,更有了温度有了共鸣有了回应,红色记忆不仅有党的光辉历史和鲜活实践,更深刻诠释了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成功密码和力量所在,让青年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前景充满期待斗志昂扬。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方式生动亲切,既是红色故事的情景再现,也是红色精神的接续传承,更加入脑入心。
在台安县桑林镇,校长张志强教授带队看望驻村干部,宣讲团为乡镇干部讲起了扶贫干部黄文秀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故事。两位时代楷模为改变山乡的落后面貌所做出的牺牲唤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乡镇干部们对同学们的宣讲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盖州市团甸村的田间地头,在岫岩黄花甸镇的会议室里,辽宁科技大学副校长孙晓华教授带领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讲述了自2014年以来,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贫困县和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并最终实现全面脱贫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团甸村村民崔恩宏说:“宣讲团的娃娃们真不简单!说的内容我们都听得懂!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感谢党的富民政策好啊!”
2021年暑期期间,宣讲团将理论宣讲与国情考察、走访调研、义务支教、普法宣传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100支师生团队省内省外多点开花,取得了丰硕实践成果。外国语学院“农民之子——三农发展促进会”实践团、理学院“萤火生辉”实践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信达四海”实践团等分赴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乡黑沟村、岫岩岭沟乡山城村、辽阳县穆家镇新台子村、台安县新台镇毛家村等地开展理论宣讲和支农支教、乡村调研。特别是工商管理学院“扎西德勒”实践团在西藏拉萨、辽宁鞍山两地线上联动,互送理论,共感党恩。艺术学院“‘艺’起跟党走·话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用歌舞、快板、评书等艺术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谓别具特色。同时,“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地更是成为了辽宁科技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网红”打卡地。
校党委书记李平教授指出,辽宁科技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送理论、促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宣讲团让有高度的宣讲变得有温度,让历史观体现时代感,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主心骨和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