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通信·尚5G杯 十大校园诗人评选”在京颁奖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诗文 2021-07-25 14:51:27

7月24日,“分享通信·尚5G杯 十大校园诗人评选”颁奖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分享通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志祥,《诗刊》社副主编、评论家霍俊明,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曹宇翔,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评论家西渡,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鲁迅文学院教师杨碧薇,中国作协创研部助理研究员、评论家李壮,《十月》编辑、作家蒋在,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诗人李啸洋,清华大学博士、诗人王家铭、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班学员赵琳、田凌云、赵汗青以及获奖选手代表李俊言、高振霆、唐宇佳、王易凡、王华(左手)、葛希建(仲语)、彭杰、杨雅(杨不寒)等出席颁奖仪式,活动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主编助理金石开主持。

出席活动全体人员合影


在全媒体背景下,为培育新时代青年写作者,展现校园诗歌创作风貌,引领校园诗歌潮流,激励校园诗人创作,由《诗刊》社指导,中国诗歌网和分享通信集团联合主办的“分享通信·尚5G杯 十大校园诗人评选”,首次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开展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自2020年1月启动,7月底截稿,共征集到有效稿件8878件(大学组5422件,中小学组3456件),反响热烈。经由鲁迅文学奖得主、高校教授、刊物主编、著名诗人共同组成的评委团,最终评出大学组及中小学组十大校园诗人。

 

李少君在致辞中表示,青春永远绽放,诗歌永远年轻,青春本身就是诗意的,校园诗歌象征着希望和未来,包含着创新的胚胎。百年新诗正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刻,新时代呼唤着诗歌的创新和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一个诗人也应该不负百年新诗的期望。校园诗人恰逢一个伟大的时代,未来是你们的,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未来的辉煌正在等待你们!


蒋志祥为征文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祝贺,他谈道,作为一家拥有四千余万用户的民营运营商,分享通信集团长期致力于拓展传播渠道,“分享”是诗歌创作、鉴赏和传播的重要特质,分享精神与诗歌高度契合。企业家、文学家、诗人拥有共同的东西,就是情怀,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写诗,都应秉持精益求精、淋漓尽致的精神,尽力发挥创造性和引领性。此次与《诗刊》社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期待未来一届届征文活动的接力和迭代。


活动中,李少君、蒋志祥、霍俊明、郑浩嘉、曹宇翔、西渡等主办方及评委代表为到场的获奖选手颁奖,中小学组获奖诗人代表北京黄城根小学二年级学生李俊言分享自己的获奖感言:“从幼儿园开始,爸爸妈妈和老师就教我背诵诗歌,上小学以后,又教我写作文和写诗,我至今还保持着一周一篇作文的习惯。虽然并不能理解很多诗歌的全部意思,但诗歌优美、高雅、丰富的内涵却一直感染着我。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好好学习诗歌,用诗歌更好地表达自己。”


来自南京大学的英美文学博士生葛希建在获奖感言中表示,“作为诗歌的习作者,自己的一些小诗能获得评委们认可、获此殊荣,对我来说是一次激励。同时,这也让角落里的书写进入公共空间。再私密的书写都是一次敞开,在敞开中,会遇见无数个可能的自己和无数个可能的世界。是诗歌让我们在这里遭遇片刻的彼此。”

 

来自重庆的唐宇佳、杨不寒分别朗诵了自己的获奖作品《风儿的天空总是那么明亮》《南山》等。


在校园诗歌主题对谈环节,由霍俊明主持,西渡、杨碧薇、李壮、王家铭,以及蒋在、李啸洋、彭杰、左手分享各自在高校求学、任教、写诗的经验。诗歌和青春的关系最为紧密,校园时代是一个人最敏锐、情感最发达的时候,诗歌是抒发内心的渠道。上世纪八十年代重要的诗歌事件都发生在校园,西渡表示,校园处于信息交汇的中心,同代人的交流推动诗歌的发展。大学毕业是个坎,容易令人放弃写作,一是种完全不写了,另一种则是写作缺少变化。诗歌之路非常漫长和艰苦、是一条修远之路,需要依靠诗人长期的努力。李壮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任何专业都有可能产生诗人。校园诗歌的意义是让诗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不论写诗多少年,重要的是诗歌的发生。杨碧薇提出,校园诗人是否是一个现代的产物?校园诗歌写作是把不同的诗人连接在一起建构共同的历史观。王家铭建议,初入高校的诗人应从现代主义诗歌开始诗歌阅读,这些诗更贴近当代人的心灵。


蒋在认为,要用艺术去表达和接近真相,她借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一句话寄语校园诗人,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与谁同行比你要去的远方更加重要。”李啸洋从考研复读的痛苦经验中接触到诗歌,他认为,诗歌是意绪的徘徊,对世界的成熟或不成熟的认知,写作最重要的是精确。彭杰反思诗歌研究与写作的某种结构性的冲突,并试图协调两者:新诗依赖“反思”以调整自身,因为它始终在调整,新诗写作也就必然需要向未来抵押现在。但学术研究不同,它需要建立起一套视野装置去回溯过往的文本,并划分其中何者能作为文学。左手认为,诗歌是一种生活态度,不同专业的学生写的诗各有特色,共同丰富现代汉语诗歌的表达方式与意象要素,校园诗人更需要贴近社会、感受时代、进入生活。

 

“分享通信·尚5G杯十大校园诗人”活动的举办,旨在挖掘与奖掖优秀青年诗歌写作者,呈现中国校园诗歌写作的新生力量,带动青年学子进一步理解与热爱诗歌,为新时代诗歌的繁荣发展储备人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