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夏: 十万大山革命武装传奇人物
防城港日报-防城港新闻+客户端 2021-06-24 18:30:06

刘镇夏,1921年出生于防城县光坡乡,中共党员,革命烈士,是三波、光坡、企沙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十万大山游击区主要创建者之一。1949年5月10日,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8岁。

(图片由防城港市档案馆提供)

刘镇夏有5个哥哥,1个姐姐。1924年,18岁的刘镇湘考上黄埔军校第五期,当年刘镇夏才刚满3岁。他的姐姐刘素贞年龄比他大4岁。

1939年,21岁的刘素贞从防城港出发,最后到达延安,开始投身革命。

刘素贞去延安那年,17岁的刘镇夏已经成为防城中学学生运动的领袖。而他32岁的兄长刘镇湘接受蒋介石钦点,前往湖南带兵抗战。

1942年,刘镇夏考入广东勷勤大学。1944年日军第二次入侵广西,23岁的刘镇夏投笔从戎,回到防城港与好友苏就芳等人一起组织抗日武装。

1945年抗战结束,国共笫二次合作。在这样的局势下,广东南路人民解放军第一团奉命转移到防城县开拓根椐地。此后,国民党整编64师156旅前来围剿。在这紧急关头,防城党组织决定派刘镇夏秘密打入该旅获取情报。刘镇夏心里明白,这项任务只有他才能完成,因为这次围剿的指挥官就是他的哥哥刘镇湘。

凭着手足之情,刘镇夏很快从哥哥手里拿到了一个机要秘书的头衔。敌人的电报、密函、电台、密码,甚至是指挥部的战略部署无不经过弟弟的手传递给党组积,使得革命武装力量一次次化险为夷。此外,刘镇夏还秘密转移了哥哥藏在家中的3挺机枪和一大批子弹送到游击队手里。

1946年8月,刘镇湘部队被蒋介石调往华东战场。随后,防城党组织决定举行三波、光坡、企沙武装起义。考虑刘镇夏在当地的群众基础和威望,以及刘镇夏一贯对党的忠诚,对武装斗争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华,组织上决定任命刘镇夏为起义总指挥。

1947年5月14日,三波、光坡、企沙武装起义举行。农民翻身独立大队成立,刘镇夏任大队长,苏就芳任政委。他们开仓放粮,打击地方反动武装,摧毁囯民党基层政权。仅10多天时间,部队规模就达到800多人。5月23日午夜,刘镇夏率队袭击县城,攻克了敌守城制高点狗岭碉堡,歼敌一个排,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10支,子弹一批,首战告捷。接着,东袭龙门,西打江山、江平、东兴,促成华石起义。继而北围扶隆、大直,控制地域迅速扩大。6月下旬于光坡宣布建立防城县行政公署,胜利完成我党扩军建政任务。

1947年9月,三波、光坡、企沙武装起义部队被整编为粵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第二十团,刘镇夏任副团长。1948年6月,粵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独立七团成立,刘镇夏任团长。

1948年12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四天之后淮海战役爆发。随后,国民革命军笫七兵团第64军被围于碾庄。在人民解放军即将冲锋的时候,刘镇湘收到从阵地上送来的一封信件。这是一封劝降信,让他震惊的是,这封劝降信开头以兄长称呼,结尾以弟妹名字落款。信中写道:“ ……当下,新中国曙光已现,妹妹和弟弟作为共产党革命部队的一分子,愿与哥哥一道去迎接黎明……”。刘镇湘放下书信,眺望远方。战场上炮声隆隆,刘镇湘选择了走向战场。1948年12月22日,刘镇湘在淮海战役战场上被解放军俘虏。后来在北京功德林战犯所服刑改造。

1949年5月10日,刘镇夏在执行策反任务归途中与敌人遭遇,英勇牺牲。

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的谢王岗同志曾评价刘镇夏说:“英烈刘镇夏是革命知识分子的突出典型,是极具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革命民众领袖,是初露锋芒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是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者、马列主义者,四者一体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黄文良整理)

(防城港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供稿)

————————————————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

编辑|  韦嘉诚

校对|  程依冬

审核|  刘   华

值班编委|  韦    佐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