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
惠州日报 2021-05-17 09:20:3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惠州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山林江河湖海都聚集在1.1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绿色生态是惠州的城市底色和优势。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屏障?《行动方案》提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共同完善大湾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坚决筑牢大湾区绿色发展的生态屏障。

惠州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这是龙门南昆山一角。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打造大湾区“生态游乐园”
摘要

《行动方案》提出,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独具岭东乡村文化特色的田园综合体等生态型旅游项目,培育山水相融、品质精美、管理规范的民宿精品,打造大湾区的“生态游乐园”。发挥在大湾区的生态优势,引进扶持更多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培育一批高品质地域品牌,打造大湾区高端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基地。


●解读

如何打造大湾区高端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基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创建‘三品一标’上聚焦发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晓文介绍,按照“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启动新一轮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公园建设,新增1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园、2个市级农业产业园、3个市级农业公园和1个产业强镇,45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省级专业村。

与此同时,坚持品牌强农,在原有138个“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的基础上,再新增15个;在原有599个“三品”认证的基础上,再新认证6个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新增1个以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打造一批叫得响、有影响力的惠州农业品牌。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将坚持绿色兴农,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朱晓文介绍,我市将实施农产品“不安全、不上市”行动,推动全市344家农业龙头企业与市农检中心自检对接,并纳入企业诚信体系,公众可通过二维码等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并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追溯系统,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

在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朱晓文介绍,我市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提升乡村宜居水平上聚焦发力。当前,正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年内全市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100%圩镇达到干净整洁标准;统筹山海林湖田综合治理,农村污水处理率达70%。

为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我市正开展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创建,建立健全农村自来水水质常态化检测体系,年内市级以上卫生镇覆盖率达到75%、卫生村受益人口覆盖率达到96%,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全市推广农村“一户一宅”、农房简约报建、农房风貌管控等三项改革。简化报建流程,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推动风貌管控常态化。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朱晓文介绍,我市将强化农村工作组织领导,整合县级涉农部门力量,完善镇(街)乡村振兴管理体制,建强镇一级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推广惠阳乡村治理改革经验、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经验,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改革经验,建强基层组织堡垒,抓住多元善治关键,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形成多元善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为打造大湾区的“生态游乐园”,我市将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深度融合上聚焦发力,发展独具岭东乡村文化特色的田园综合体等生态型旅游项目。“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农旅深度融合。”朱晓文介绍,构建“以农兴旅、以旅强农、优势互补、产业互融”的新格局,逐步形成资本、人才向农村回流的趋势,让“空心村”焕发活力。

朱晓文透露,在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上,我市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示范带动,加快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和存量农房微改造,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年内各县(区)分别建成1条以上不少于15公里(非建制县区10公里)的连片连线建设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各县(区)分别完成存量农房微改造不少于3000户,非建制县区完成2000户,各县(区)分别打造1条连线连片不少于10公里的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

生态型旅游项目的打造,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庭院”变“乐园”。朱晓文介绍,推动现代农业从原来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让农民变身为农旅从业者,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满足城乡居民走进自然、认识农业、体验农趣、休闲娱乐的需要,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客流,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建立多部门跨城市联防联治体系


摘要

《行动方案》提出,协同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在全国重点城市前列,保护好东江、西枝江水源水质安全,积极申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参与构建大湾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联合周边城市加快完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河湖水体污染、海洋污染等的共同防治工作体系。


●解读

“惠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海资源一应俱全,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怎么把它们保护好、利用好是关键。”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介绍,在规划层面,我市将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围绕重要山林、海岸带、生态廊道等区域性生态要素,与周边城市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践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具体体现在空间规划中,我市北部生态发展区要筑牢环湾山地屏障,与广州、河源等共同推进九连山脉、罗浮山脉和东部莲花山脉等跨区域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南部海洋发展区要共建海洋生态保护带,加强与深圳、汕尾协同,统筹推进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与修复,共同改善海域生态系统质量;中部城市发展区要依托多层次水系、绿道、碧道,联动推进东江中下游流域共同打造区域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积极参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森林碳汇能力,协同共建区域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灾害防御能力。

袁贵平表示,目前我市正积极申报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并组织编制《大亚湾西枝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更好地构建惠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屏障。

协同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关键在形成多部门、跨区域、跨城市联动的系统治理体系。

“我们和深圳在跨界河流污染防治方面,已经作了很多有力的探索,成效明显。”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周文高说,2019年以来,淡水河跨界区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25万吨/日,处理能力达到28.55万吨/日,新增了污水管网92公里。今年,跨界流域内还将新建污水管网32公里,重点实施丁山河、屯梓河、黄沙河雨污分流和接管纳户改造工作,不断完善雨污分流系统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效能。

周文高介绍,我市将进一步深化协同推进治理,强化联防联控,继续推进丁山河、黄沙河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建设,协调深圳市龙岗区加快20万吨调蓄处理系统建设,健全深惠两地初期雨水的预警预报机制,提升应对能力建设,有效减少初期雨水入河污染通量。加强源头管控,对涉水重点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帮扶,推进第二批重点企业过程监控系统平台建设,提高污水治理能力水平;严格落实深惠两地联合交叉执法工作方案,巩固提升深惠两地监管能力水平。同时,坚持高位统筹和强化组织领导,继续深入下沉督导帮扶,全力推动跨界河涌整治工作,确保河涌水质持续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将不断强化大气环境管理决策科技支撑,持续开展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科学研究,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污染源监测监控能力和监管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密与周边城市的沟通交流频次,学习借鉴其先进治理和管控经验,强化区域臭氧污染联防联控,与大湾区城市共同应对臭氧污染。

除了不断加强管控外,联合执法也是重要的手段。据介绍,我市与深圳、东莞市联合印发《深莞惠三市生态环境联合交叉执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三市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联合交叉执法行动,三市相邻县(区)、镇(街)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联合交叉执法行动,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促使跨区域“散乱污”企业(场所)得到彻底整治,工业污染源保持稳定达标排放,深莞惠区域的跨界河流水质和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通过联合执法、共同治污,跨区域环境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环保法律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绿色低碳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摘要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用能结构,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成果推广应用。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培育创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解读

“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中,尤其要发挥能源科技创新的作用。”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局长邹平生称,惠州依托现在产业基础,正在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生产改性塑料等一批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这个产业发展过程就是为大湾区的绿色发展提供支持。

“我市将深化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措施和对策研究,科学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邹平生介绍,接下来,惠州将通过优化降低电力等价值折标系数、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加大监察和执法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节能考核方案等手段,引导各县(区)通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大GDP总量,把节能降耗落实到产业发展、城市运行和能源管理各个环节。

近年来,我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国家级绿色制造品牌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截至2020年底,我市国家绿色工厂共有20家,数量居全省第4位。

市工信部门介绍,我市将加强与深圳市专业的第三方绿色制造服务机构对接,为我市企业申报绿色制造示范提供技术咨询、业务培训等。加强市、县(区)联动,服务对接有潜力的制造企业,引导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制造示范。优化奖励政策,对新增的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企业纳入“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是我市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整体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必要手段和措施。”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戈科介绍,近年来我市绿色建筑实现跨越式增长,并且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截至今年4月,全市绿色建筑标识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高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面积857万平方米,有8个项目取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全市新增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由“十二五”末的3.5%提高至82%。

“面对‘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我们对标先进城市,将不断推进绿色建造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打造生活优质的美丽湾区城市。”严戈科介绍,我市计划到2023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稳定在80%以上,星级绿色建筑面积持续增加,其中重点区域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进一步夯实创建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基础。

严戈科介绍,该局将进一步对接深圳、广州等城市优质建筑业企业,引进到惠州落地生根,培育一批本地骨干企业,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推进我市建筑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同时,制定出台贯彻《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的系列配套政策,明确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激励措施,为绿色建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建设单位在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完成后开展预评价工作,提高建筑设计品质。开展勘察设计质量监督检查,从设计源头把控绿色建筑质量。同时,还将全面启动绿色建筑验收工作,对不按图施工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确保绿色建筑措施落实到位。通过示范引领,提升绿色建筑项目的市场影响力,倒逼行业发展绿色建筑。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刘建威 冯丽均 谢宝树 黄晓娜 通讯员赵丽霞 郭慧博 黄凯雯 惠环宣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