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协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复制推广“双区”先进城市改革经验
惠州日报 2021-05-17 09:04:16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深圳的城市标签之一。以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为目标,《行动方案》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复制推广“双区”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经验,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协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可以预见,惠州的营商环境将在公平、高效、开放上得到更加深入、全面的优化。

关键词 改革经验

出台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


摘要

《行动方案》提出,复制推广“双区”先进城市改革经验。全面对标“双区”先进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经验,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管理制度,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法治化建设,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解读

“近年来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出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市委改革办副主任罗显波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工作,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善年”活动,把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放在今年工作最核心位置。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到,为全面对标“双区”先进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经验,上个月,我市出台《关于印发<惠州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的通知》,首次以清单管理的方式,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水电气公共服务、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纳税服务、跨境贸易、政务服务、市场监管、财政资金直达、土地要素、人力资源、工作机制等13个领域出台年度30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为复制推广‘双区’先进城市改革经验,我们主动对接积极探索,大胆先行先试。”罗显波介绍,例如,针对深圳先行示范区40条首批授权事项清单,我市正系统研究、积极梳理对接,看40条里面哪些是惠州具备一定条件的,可以同步探索、先行先试;针对广州南沙自贸区推出的几批改革创新经验,我市第一时间学习对接,主动借鉴复制推广。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复制推广先进城市改革经验,不断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效率和能力,让更多资源要素活跃起来,进一步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系列改革措施对我市建设项目提速有显著推进作用,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戈科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借鉴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的改革经验,完善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分类,按照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等级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其中社会投资简易和带方案出让土地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表示,在前置的用地报批环节,该局将进一步加速改革规划许可制度,提升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速度,通过施行先组卷、列清单、工业优先提高报批效率,全力做到“当月批地、当月供地”,确保产业项目快速动工尽快建成投产。


关键词 协同开放

把中韩(惠州)产业园建成全国对外开放发展新高地


摘要

《行动方案》提出,立足大湾区、面向全球,特别是利用好港澳、海外惠籍人士人脉商脉资源,吸引更多优质投资来惠。依托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平台,探索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解读

去年12月,惠阳(良井)智慧互联科技园项目签约,成为港资企业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在惠布局的第5个生产基地,总投资达350亿元。

这是惠州与港澳经贸合作深化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我市外资企业共有6691家。其中,港资企业有5829家,在全市外资企业中的比例达87%;澳门企业有12家。港澳企业已成为推动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市商务局局长廖巍介绍,近年来,惠州深入落实与香港贸易发展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签订的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备忘录,加快聚集来自香港等地的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加快导入优质港澳企业,朝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承载区和科技产业创新活力区迈进。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的产业平台是重要载体。惠州拥有广东省唯一直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外共建产业园——中韩(惠州)产业园。“依托这个平台,惠州积极落实中韩自贸协定有关规定,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廖巍介绍,产业园起步区对标自贸区及烟台、盐城等对韩招商政策,制定印发了《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投资优惠及便利政策(韩资版)》,主要面向韩国中小企业制订地价、生产用房补贴、财政奖励、筹办补助4条创新政策。

与此同时,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正在产业园实施。廖巍介绍,中韩(惠州)产业园将建设成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新平台、中韩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先行示范区、全国对外开放发展新高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在跨境电商发展上,惠州紧紧抓住成功申报入列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机遇,大力推动清关中心开通运营、跨境电商9710出口运作、“保税+新零售”新业态落地,让跨境电商成为全市消费领域的新增长点。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市跨境电商出口17.35亿元,跨境电商成为全市消费领域的新增长点。

廖巍透露,惠州正在编制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规划,并协调深圳海关加快公共服务平台接入海关数据中心;同时,复制推广“保税+新零售”创新成果,力争今年新开业2家以上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谋划“一店三态”免税商城选址;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建设,支持惠东县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鞋类)。


关键词 双循环

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摘要

《行动方案》提出,发挥惠州在大湾区中连接粤东、闽赣门户枢纽作用和空间广阔优势,畅通内地与大湾区之间经济要素双向流通,为内地企业到大湾区发展提供空间。


●解读

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立足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等产业集群,依托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内河航运、惠州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逐步形成了惠城中心城区商贸物流、大亚湾-惠阳石化物流和大宗物品流转、仲恺工业物流及电子商务物流等物流产业集群,现代物流业网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俊堂表示,接下来,惠州将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软硬件建设,有效整合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大力推进快递物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成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构建新型物流平台,积极发展无人机(车)物流,支持无接触交易服务。

加快发展消费市场促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惠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68亿元、同比增长30.6%,总量继续稳居全省第5。廖巍介绍,接下来,惠州将继续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消费市场,今年内拟出台《惠州市2021年促进商业消费增长工作措施》,并举办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强化政策支持激发消费活力。

黄俊堂称,下一步,惠州将围绕数字化、场景化、体验式、互动式、商旅体融合,加快成熟商圈转型升级和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改造升级,规划建设现代化新型商圈,探索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提升惠州消费规模和层次,集聚高品质品牌,争取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同时,惠州一方面大力发展内源型、根植型实体经济,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惠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搭建内销渠道,通过加快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健全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促进体系,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袁畅 刘炜炜 邱若蓉 刘豪伟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