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增量、保存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2021-03-30 09:00:00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1年第一季度)上表示,应从增量和存量两个角度入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要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同时,稳固原本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对此,赵忠表示,关键在于抓住农民工群体。我国农民工群体人口占比大,同时其中中等收入人群占比较低。他认为,要帮助农民工群体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帮助农民工尽快完成市民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赋予农民工更多就业选择;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以长远目光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质量。

二是稳步提高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对于提高收入水平,要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促使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上升到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截至2019年,中小微企业主体已突破1.22亿家,占我国市场主体的99.6%。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就业主体之一。因此,改善中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让更多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对于改善收入分配,赵忠提出应提高劳动份额,改善初次分配格局。优化发展模式,深化制度性改革,做好再分配调节,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同时注重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保持收入稳定,减少收入脆弱性。应从完善社保体系,稳定收入和支出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入手。

赵忠强调,当前技术进步带来经济增量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就业和收入的极化。应完善相关财税社保政策平衡技术进步对不同人群的冲击差异。要通过减税降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发展主题。同时通过转型升级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从而达到提高收入水平的目的。

另外还需警惕,人口老龄化可能会使养老压力传导至正处于劳动年龄的中等收入群体,导致他们划入低收入群体。因此不仅要实施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延长人口红利,如推行弹性退休制度、提高女性与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等。同时,要做大做强养老制度中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扩大老龄人口中的中等收入群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