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中午,千山区汤岗子街道汤岗子村村民于俊家的大棚里又迎来了两位慕名前来采摘的客人。几个月前,于俊怎么也想不到,无奈之下挤时间打理的大棚碱地柿子竟意外受欢迎,为她家带来额外的收益。
“挑这种青红相间的柿子,果肉结实更好吃,而且不酸。”于俊指导采摘者们挑选柿子,并手把手教怎么用剪刀卸果。在村委会工作的于俊每天只有中午两个小时有时间打理这座大棚。如果丈夫和女儿不在家,就只能上锁。对于她来说,选择种植大棚碱地柿子完全是无心插柳之举。
于俊说:“我们自己建的大棚之前一直出租,租了5年,给了2年的钱就不租了。我合计放那放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还得干,就选择了种碱地柿子。没成想果下来了还挺受大家欢迎。”
和朋友一起来采摘的刘杨说:“以前在市场上买过盐碱地柿子,有时候价钱卖得太贵都舍不得买。这边采摘10块钱一斤,感觉挺合适。”于俊说,近年来,千山区加快培育农业公园、市民农园、休闲农场、教育农园等都市农业,支持具备条件的特色农业基地拓展观光、住宿、餐饮、娱乐等功能。采摘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俊笑称,现在当地政策很好,她准备继续种植碱地柿子,如果时间允许就适当扩大种植规模,继续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