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碳达峰碳中和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访全国政协委员殷兴山
金融时报客户端 2021-03-06 16:12:22

随着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30·60”碳中和目标,各行业都聚焦碳中和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转型方案。

围绕这一目标,金融业该如何适应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推动自身业务的转型,更好支持绿色发展下的投资需求?作为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碳市场被寄予厚望,下一步该如何推动碳市场建设?《金融时报》记者带着上述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殷兴山。

《金融时报》记者:您认为金融业应该如何为绿色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殷兴山: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更好实现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发展,需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项目倾斜。

二是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气候风险分析、绿色资产风险权重调整等工具,提升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能力。

三是系统性推进碳排放权和碳金融市场发展,提高碳价格形成效率。

四是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时报》记者: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衢州在绿色金融探索出了很多有益经验。您认为下一步还有哪些创新亮点?

殷兴山: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省以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构建“政策支持有力、基础设施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运行稳健安全”的区域绿色金融体系,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浙江绿色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浙江将围绕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这一主线,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一是完善绿色金融规范体系,以碳中和目标为约束条件,制定出台省级绿色项目评价标准,推动构建省级绿色项目库。二是强化绿色金融政策激励,完善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绩效评价体系,拓展考核结果运用。三是深化创新探索,推动湖州探索开展金融支持零碳园区、零碳建筑建设的产品创新,支持衢州开展金融支持农业碳减排、企业碳账户建设。四是推进全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推动试验区率先实现法人银行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五是完善长三角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对碳减排等环境效益数据采集精度。

《金融时报》记者:在碳市场发展方面,您有何建议?如何理解碳市场的金融属性?

殷兴山:碳金融市场是在碳交易市场中产生,也可以理解为金融化的碳市场,因此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碳市场金融属性的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碳市场总体还处于发展初期,全国统一的碳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试点地区碳市场相互分割难以发挥规模效应,交易品种仍以现货为主,交易主体还主要集中于控排企业,导致碳市场交易不活跃,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难以有效发挥,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较大制约。

碳金融市场是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30·60”目标任务下,绿色低碳发展对于碳金融市场有很迫切的需要。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赋予其可质押的权利;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适时扩大碳市场现货交易覆盖行业范围;三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金融制度,构建碳市场金融基础设施,明确金融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等非控排主体的市场准入资格,循序渐进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形成统一的碳现货及衍生品市场;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加强碳金融业务能力建设,围绕碳市场现货交易、衍生品交易、碳融资、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