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蓄粪池 罗家村将禽畜粪便变废为宝 | 鞍山新闻网

  

8日上午10点多,千山区汤岗子街道罗家村内,种植户正在为大棚里的李子树和芹菜施肥。这些肥料并非是外购的化肥,而是本村养殖业产生的禽畜粪便。粪便经过一系列标准无害化处理手段变废为宝,成为绿色农业最好的生产资料。

禽畜粪便收集车。

“咱村是养殖大村,养殖业为村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禽畜粪便也给村屯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罗家村党总支书记胡胜军介绍,为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可持续化发展,罗家村对禽畜粪便进行了标准无害化处理,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环境。

当地养鸡场。

胡胜军说,罗家村早在1981年就开始发展养殖业,罗家村目前养殖约12万只鸡,1600多头猪,每天能产生20余吨禽畜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化合物,会造成土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细菌超标、蚊蝇滋生,会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

种植户施肥。

而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的优质有机肥源。于是,罗家村为每个养殖户都修建了蓄粪池,每周固定时间出动禽畜粪便收集车收集粪便,并在固定地点通过干燥、化学处理、膨化、沼气等方式,将粪便进行堆肥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养殖、堆肥、绿色有机果蔬、改良土壤的循环生产模式。目前,罗家村每天能处理20余吨禽畜粪便,而且经过处理后,肥效大大提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为当地农业提供了大量肥料,真正变废为宝。

施天然肥料的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