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发布“EAST数据质量“提升工程”,监管不断加码,银行如何应对考验?
中国财经报客户端 2023-07-11 11:00:00

在天然具有海量数据优势的金融行业,数据俨然已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资产,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挖掘利用数据价值为业务发展带来助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守好数据安全、数据合规的底线,防止为机构运营和用户带来风险。在这种背景下,数据治理成为金融行业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

EAST成银行受罚重灾区,数据治理仍存在痛点

近年来,金融领域数据监管呈现出日益明细化、标准化、高质量化、高处罚的监管形势。2021年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数据治理”作为新要素首次纳入评价体系,并占5%的高权重。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EAST数据质量“提升工程”的通知》,要求各机构完善EAST数据治理框架,明确“两会一层”数据治理职责分工,还要开展取数规则清理工作等。

虽然商业银行EAST数据报送工作已超过10年发展,历经5个版本升级,监管机构对EAST的报送要求也日益严格化。然而近年来,EAST仍然是银行机构受罚重灾区,频现大额罚单,罚单金额也屡创新高。金融机构在数据治理、数据合规方面仍面临一些痛点。

索信达控股金融数据治理专家黄一青总结了过去金融机构在数据治理层面普遍存在的几大误区:一是数据治理落地实施后,本身又形成新的系统壁垒和数据孤岛,如标准管理、质量规则管理、元数据管理等均为单一独立系统,难以形成综合管控能力;二是容易忽视事前、事中的治理管控,大量的工作及成本消耗在事后治理及已出现的数据问题处理上;三是数据治理主要局限于科技治理,没有从业务角度加强系统支撑建设及制度建设,导致业务人员无法高效参与数据治理过程,往往是线下参与治理,严重影响治理效率。

各机构正加强合作,形成推进金融数据治理建设合力

虽然金融机构在数据治理上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在严监管推动下,各机构对数据治理、数据报送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在不断增加。一些大行已将数据治理视为企业重要战略去推进落实,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可落地的理念,并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在平安银行的数据能力建设中,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成为三大能力子模块,实现了从传统数据治理向大数据治理、从竖井式服务到平台化敏捷服务、从被动供数向主动赋能的转变。邮储银行构建了全面覆盖、持续有效的数据治理体系,建立了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运行机制,在数据质量、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架构、数据安全等领域实现了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企业级数据管控机制、流程与规范。

在数据治理方面,中小银行机构也在积极付诸行动。比如北京银行明确树立了“一个银行、一体数据、一体平台”的理念,着力打造基于统一数据底座、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数据治理体系。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50人论坛联合发布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2)》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访银行已经开始部署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除了金融机构的重视与投入,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发力,通过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数据治理工作。IDC《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同比增长了7.4%。在竞争最为激烈的数字政府领域、金融领域,以及能源等行业,有大量行业解决方案商提供细分场景的数据治理服务。

索信达控股首席运营官宋爱华表示,金融行业监管数据治理离不开多方合作。金融机构在满足合规前提下做好金融创新;金融科技公司则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供支撑。作为一家专注在数据智能领域为金融机构提供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索信达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监管数据治理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索信达自去年推出针对金融行业的“灵矩全景式监管合规平台”,以微服务、中台化的思路,满足金融机构面向监管合规要求,提供“咨询+产品+实施”的监管合规整体解决方案。据了解,该产品已在多家金融机构客户中落地应用,订单呈增加趋势,这也说明金融数据治理市场需求在不断升温。

索信达在灵矩产品基础上对功能不断升级优化,又推出灵矩监管数据治理管控产品,可对接客户已有数据治理成果及不同的管控系统,利用客户历史建设成果,统一管控各接入源系统,提供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数据治理功能支持。

在金融数据治理合作生态下,更多的主体正在参与进来,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合作链条。据了解,麒麟软件、GBASE南大通用近日宣布与索信达联合发布金融行业全景式监管合规解决方案,共同为金融合规发展赋能。这一解决方案基于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V10、南大通用GBase 8s数据库及国产化芯片底层环境,打造金融监控合规平台,系统基于微服务架构研发,提炼并打造统一系统管控、一站式数据资产管控、数据资产自定义、通用数据应用、问题管控等微服务模块,统一支撑各类数据类监管报送、监管数据治理管控及服务场景,助力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完整、高效地完成数据资产的梳理与建设、数据质量治理提升及监管数据报送工作。据悉,该解决方案可使治理分析及问题管控效率提升>1000倍。

金融数据治理如何提质增效?行业人士建言献策

在近日举办的金融街“数据治理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系列论坛之“数据治理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认为,提升银行业的数据治理能力应做好以下工作:逐步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数据治理架构;制定统一明确的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加强合规意识,完善客户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恒丰银行首席运营官徐彤在公开演讲中提出,数据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数据确责,厘清谁负责什么事,要完成什么标准的工作,什么时候完成以及如何评价,建立数据标准,解决“书同文、车同轨”的问题。数据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二是编撰数据字典,业务术语相当于字典里的词条,业务语义是对业务术语的解释,业务指标和业务模型是对这些“字”的组合或应用,字典里面有例句、范句,标注了拼音,方便业务部门拿着字典去写文章。

黄一青表示,首先要建立高时效性的监管数据治理制度和体系,能够支持立查立改,要有长效的机制,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监管机治理机制。另外,他还强调监管数据的对内对外赋能和闭环管控,即监管数据能够对外开放服务,促进数据质量的提升和治理,形成良性循环。 据悉,本次“提升工程”也提到了充分挖掘EAST数据价值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理念在索信达监管数据治理产品中已经有所落地实施。在去年该产品发布时,就提到能够实现数据内外赋能是产品的特点之一。产品基于中台理念,支撑内外部数据服务功能,通过监管数据应用,可以利用监管数据开展风险建模、合规分析等活动。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