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青山镇开展防汛抢险暨地质灾害综合演练 | 商洛日报

  为全面检验防洪预案的实用性,提高防汛指挥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广大群众的防汛避险意识,扎实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准备,7月1日,商南县青山镇在新庙村举办了防汛抢险暨地质灾害综合演练。商南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苏渊明、县防汛办主任张增运出席并指导演练活动。

  上午9时,商南县青山镇镇长章瑞下达演习命令,演练正式开始。现场模拟青山镇新庙河道流域河水暴涨,已超过警戒水位,超过该段堤防设防标准,危及附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接到指挥长王斌同志命令各应急分队10分钟内到达预定区域开展群众撤离工作后,抢险突击队、摩托车小分队、安全保卫组、交通保障组、灾民安置组、信息传递组、监测预警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9支小分队立即集合。在演习指挥中心召开了临时会议,对抢险撤退工作进行了分析研判,立即拉响抢险警报。安全保卫组设置警示隔离带、预警人员在预定区域发出撤离报警信号,交通保卫组利用挖掘机清理路障、抢险突击队、摩托车小分队、医疗救护组开展撤离及救援工作,最后将新庙村五组42户167名群众安全转移至新庙村部广场。现场模拟了1名撤离人员受伤、1名撤离人员患病的应急处置,以及撤离群众安置、群众情绪安抚等内容。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充分锤炼了防汛抢险队伍的组织水平和实战能力。

  商南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苏渊明在点评中指出此次演练组织严密、动作迅速,各应急分队服从指挥,分工负责,密切协作,通过实际演习,达到了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宣传教育的目的。参与人员牢固树立了群众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下一步,要加强防汛抢险知识宣传,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共同抵御自然灾害。

  商南县青山镇镇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模拟演练与实际突发事件还有区别,实际中的困难和不可预见因素难以预测。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困难估计的更充足、不可预见因素考虑的更全面,工作方案想的更细、更实、更具体,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一要建立一个协同作战的联动机制。要按照“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完善指挥协调、信息处理、工作联动、综合保障及舆论引导的综合应急处置管理机制。二要打造一支反应迅速的救援队伍。各单位、村(社区)要把救援队伍建设作首要任务,进一步统筹救援资源,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完善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同时要强化岗位练兵,确保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救援队伍。三要构建一套预防为主的预警体系。各相关单位、村(社区)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隐患排查,加强信息互通预警,特别是已确定的灾害隐患点、多发点,必须高度警惕,加强监测预警,把事前防范作为重点突破口,把责任落实到人、把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加此次演练的单位还有商南县应急管理局、富水镇派出所、湘河镇交警队、青山镇卫生院、全体镇村干部以及各村组长和所有滑坡体监测员共计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