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美之艺、大爱之心展示“湖美人”的担当|专访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许奋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金涛、宫剑南 2020-03-22 15:14:27

2020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举国上下为之牵挂,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号召,用各自的方式为抗击疫情作出努力。在这个非常时期,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们积极行动,以艺抗疫,用画笔勾勒英雄的形象,用艺术创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加油打气,以积极的心态回应全国人民的牵挂。日前,中国艺术报记者连线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许奋,就湖北美院的抗疫创作情况进行了专访。

 

记者: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术界投入关于抗疫的主题创作。湖北美院也在号召师生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请问从组织创作,到征集稿件,再到最后的评选、刊登,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许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和关注疫情发展态势。疫情期间,我校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湖北省文联、湖北省美协等单位发起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创作活动,如《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引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文艺创作的通知》、中国美协《“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美术家在行动”征稿通知》、湖北省文联《“心手相连 共同战疫”:2020年抗疫援鄂纪念章设计作品征稿》等针对抗击疫情的各类活动,广大师生创作了450余幅(组)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插画、海报、视频动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美协、共青团中央、湖北省美协、青春湖北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分别进行了转发。

 

记者:由于湖北是疫情的重灾区,客观上对当地艺术创作者的心态有何影响?


许奋:武汉是全国疫情的主战场,我们和这个城市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有艺术工作者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去世,因此身处疫情中心的湖北省艺术创作者对疫情的体会更深刻。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的职责是记录时代、表现时代,因此我们自然会通过各自的艺术手段去记录这段历史、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此次疫情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有可能会直接转化为创作动机,也有可能仅仅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受。但不论是前者或是后者,都会为深受灾难困扰的人们提供一个心灵释怀的通道。

 

记者:湖北美院师生在展示抗疫主题方面是如何表现的?“湖美人”展示出了怎样的责任感?


许奋: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的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此前随着确诊人数的攀升,令许多人陷入不安,但盲目恐慌只会给这场战役增加负担,因此如何用艺术的手段,加快宣传速度、令漠然者觉醒、令恐慌者冷静,为疫情防控工作雪中送炭,对于美院师生既是任务,又是挑战。


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始终冲在防控战役第一线的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作为美术学院师生,我们在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的同时,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所长,创作相关作品来共同抗疫,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创作时,如何确定创作方向、手法并将艺术的表现力与宣传内容有机结合,强调个性化语言的同时又不失思想深度是抗疫创作的难点。

 

记者:在抗疫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令您印象深刻的院系或个人的事迹?


许奋:整个抗疫创作的过程里,全校各部门及师生们都表现出极高的工作与创作热情,也涌现出一批先进部门与个人,湖北美院的广大校友,他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助力抗疫工作。


在抗疫志愿者服务方面,我校多名师生冲在第一线,积极为困在家中的居民服务。他们帮助社区运输生活必需品和各类食物,为抗疫前线提供各类物资,其中有位老师所在的志愿服务队已经顺利运送价值超过200万元的一线物资及设备。还有我校的杰出校友、当代艺术家曾梵志在疫情发生后,向学校捐赠了100万元人民币,同时向武汉协和医院和金银潭医院分别捐赠了5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武汉的防疫工作。另有学校的深圳校友会、上海校友会也发起了抗疫公益慈善募捐活动,为我校、医院、社区筹集和运输各类防疫物资。


在以艺抗疫方面,湖北美院设计系、服装艺术设计系联合湖北省美协、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通过我校省级人文社科平台——时尚艺术研究中心(IFA)不断推出“共战疫情”“艺术战‘疫’·心手相牵”等系列IFA云展览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文艺志愿服务的特殊作用,通过一系列战“疫”美术现实题材创作成果的本色展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伟大精神,全面展现众志成城、全民战“疫”的必胜信心。


此外,学校青年老师还受邀参加武汉塔子湖、东西湖、青山方舱医院导视系统设计,并圆满完成任务;部分老师通过网络义卖个人作品筹集善款,全部用于购置一线防护所需物资捐赠给防疫定点医院。学校党员教职工、师生也通过组织或自发的方式开展各种捐款活动。此前《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版画专业大四女生感染新冠肺炎的真实经历,那几天全校师生集体动员接力发声求助,这位女生凭着坚强的品质加上周围人的关爱与帮助,最终战胜了病毒,身体逐渐康复让我们倍感欣慰,也因她的坚强和坚持而感动。

 

记者:站在美术创作的角度,通常的要求是百花齐放、面貌多样,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特殊事件,以此为主题避免不了技法的相似、构图的相似等等。在您看来抗疫创作怎样才能和美术的特质结合得更好?


许奋:疫情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以抗疫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我们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艺术工作者尤其如此,应该用独特的视角、个性化的语言去表现同一事物带来的不同感受,这样的作品才有其存在的价值。有的作品歌颂英雄,有的提出反思,有的传递力量。此外,艺术家在创作实践里应把握“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两者间的关系。与现实所提供的“真实”相比,艺术真实因象征性的图像隐喻着历史发展逻辑和精神意向,所以它是更为典型、更概括的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一种再现和升华,这样的作品才会有艺术高度。

 

记者:湖北美院微信公众号发起了同为“美院人”,同心“绘大爱”的活动,可否简单介绍下这个项目?在等待疫情完全结束的日子里,学校还会组织其他抗疫创作活动吗?


许奋:疫情发生后,兄弟美院、艺术家们以及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关心我校的状况。全国重点美术学院新媒体联盟发起了全国重点美术学院向湖美表达问候的活动,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3月9日均在各自的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了《@湖北美院 春来啦!请收下来自“美院一家人”的祝愿》一文。引起了我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转发。让我们感受到了兄弟美院间的深厚情谊,既倍感温暖,同时也在抗疫工作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校于3月11日通过官方微信向兄弟美院表达感谢发布了《抗疫/@兄弟美院:同为“美院人”,同心“绘大爱”》一文,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疫情期间,所有“湖美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为抗疫工作助力,有的进行艺术创作,传递正能量;有的参与志愿服务,运送物资;有的服务留汉教师,帮扶互助共渡时艰;有的捐款捐物,助力抗疫工作等等。二是所有的“美院人”积极投入抗疫工作。最后一层含义就是抗“疫”工作中“湖美人”并不孤单,“美院一家亲”,兄弟院校的关怀问候使我们倍感温暖与振奋,同时更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随着国内疫情的基本稳定,很多地方开始为复工、复产、复课做准备,请您介绍一下湖北美院目前的教学工作。


许奋: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认真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在线教学工作,并分级分层进行了落实。学校目前已进入第四周的在线教学工作,从总体情况来看,教学秩序正常、师生状态良好,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任务较好落实。截至3月15日,我校在线教学开设校内课程168门,共计294名教师进行在线教学,学生日均在线上课18000人次。此外,毕业教学工作也正常按计划推进,教师充分运用网络通信、电话等方式开展远程指导。疫情防控期间,各院系在线教学工作专班科学组织、强化质量保障,深入在线教学一线掌握教学运行情况,并按照各教学单位自查原则,推出一周一报的《在线教学情况报告》,全力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在线教学质量。为了确保复工复学后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教学管理部门正充分利用线上各种工作资源,在保证日常教学正常开展的同时,抓紧对毕业生在校学习环节和各项毕业工作的落实。

 

记者:今年恰逢湖北美院的百年校庆,特殊时期的百年校庆计划怎样庆祝呢?


许奋:2020年是湖北美术学院办学一百周年。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一百年来,湖北美院始终不懈地坚持推行美育,为我国培育了各类艺术人才。办学百年纪念的筹备工作因为年初发生的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但学校当前“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学”,正在按照前期的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各项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学校的办学百年纪念工作主要以“聚焦校友、弘扬学术”为主,以务实、简朴为原则,将通过各种学术活动展示学校办学成果,进一步增强学校师生、校友凝聚力等。



湖美人创作的抗疫作品


战疫情  (中国画) 75×47cm   李思洁


武汉加油 湖北加油 中国加油  72×180 cm  郝孝飞 


祈福阳光  (纸本水彩) 36x28cm   李宁


隔离病毒  (黑白木刻) 297x 420mm  谭梦梦


疫情战士  34×34cm  叶军


搏  (纸本水彩) 106x76cm  余晓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