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公众精神需求 文化行业大有可为
中国旅游报 2020-02-14 15:37:50

旅游业的产业链条长、需异地空间移动,疫情发生后人们不得不取消出游安排;而文化产品受空间移动约束较小,可通过丰富产品内容、创新运营模式、拓展产品类型等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充实“宅”在家中的时光,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充分实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文化产品要突出社会效益,疫情下的文化行业更应如此。面对疫情,文旅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迅速行动,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在线公共文化服务”,包含全国博物馆线上展览、国家博物馆30多个虚拟展厅、故宫博物院文物信息、国家图书馆线上线下公开课等线上文化服务;国家文物局开通“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紧急扩增一批在线展览内容,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表现手段,满足公众在线观展需求。北京、辽宁、上海、河北、吉林、浙江、江西等地通过线上方式实现在家“看”文博,并利用新形式、新技术,不断更新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提供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服务。电影行业春节撤档、电影院暂停营业,相关票务平台无条件退款。字节跳动首次尝试在线首播贺岁档电影《囧妈》,用户通过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免费观看……文旅部门及文化行业应对疫情的措施可圈可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充分发挥了文化产品及产业的社会效益。

文化产品的特殊价值决定了其在面对突发疫情,尤其是公众需要宅在家里时能够“逆流而上”,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赢得经济收益。回顾17年前的“非典”时期,淘宝和京东横空出世,催生了电商产业。国家广电总局向社会开放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等环节,使民营企业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军,当然也成就了国内电影市场的不错成绩。经历疫情考验的文化行业如何走得更远、更好?这值得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深入思考。

文化产业从来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与旅游业、金融业、制造业、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紧密相连,在抗击疫情时,其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广泛。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更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市场环境与法治环境,包括促进文化与相关行业如旅游、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互推动,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奠定更有利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优先支持在抗击疫情中突出贡献者发展,鼓励诸如视频网站首播影视等运营模式创新等,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出台,优化文旅法制环境,把保护文化知识产权放在重要地位;同时,也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保险、规模经济等多举措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厉以宁在《文化经济学》一书中提到“文化产业依靠网络而迅速发展起来,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最大的变化。”疫情中的部分文化产品正是依靠网络、数字等科技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商用5G、区块链、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支撑与发展思路。2019年8月,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就提出,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用先进科技手段,助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实现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因此,高新技术化是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可以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创意、创新产业发展铸造孵化器,同时也增加文化产业附加值。在分配环节,可发挥互联网及直播视频等优势,在研究消费者需求基础上建立便捷的销售渠道,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使动漫、影视、文博更有效地满足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