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监管边界 推动金融科技规范发展
金融时报客户端 2019-12-31 20:57:20

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金融业降本增效,在便利金融交易、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值得金融业高度关注。

IDC高级研究经理杨昔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毫无疑问是领先且十分迅速的,但对应的监管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前由于互联网监管环境相对宽松,部分互联网金融业务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或利用监管短板进行套利,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产生了不良影响。有的机构在利用金融科技发展业务的同时,存在过度收集、滥用和泄露信息,甚至二次获利等问题。

“监管在前、探索在后。 杨昔鹏表示,金融科技发展要吸收互联网金融的经验教训。以前监管相对宽松,给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打开了一扇门,现在监管需要更细化更明确,厘清金融科技监管边界,引导“科技向善”。

针对如何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杨昔鹏表示,应注重功能监管和持牌监管,根据业务属性对金融科技相关业务进行归口管理,确保监管有效覆盖。

当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金融科技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消费者数据被过度采集、非法共享、随意滥用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杨昔鹏认为,针对哪些机构可以获取用户数据以及数据使用范围等,监管应当予以明确。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应采取严厉惩罚措施,打击游走在违法边界的灰色产业链。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要让消费者意识到隐私数据是自己的资产,不能随随便便向第三方开放,进而从根源上杜绝隐私数据的泄露、滥用。”他强调说。

近日,监管迈出重要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金融提质增效,营造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杨昔鹏表示,监管沙盒制度比较适合英国国情,中国推行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做了本地化考虑。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由点到面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