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 我们一同走过
河池日报社新河池客户端 2019-10-31 11:19:17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河池日报》这份成长在革命热土上的报纸,迎来创刊35周年。    35年来,一代又一代河报人接续奋斗,造就了《河池日报》的新闻荣光;一批又一批通讯员无私奉献,肥沃了《河池日报》的新闻土壤;一个又一个跃然纸上的文字,培植了一批批文化名家……    为此,本报专门访谈了35名老报人、文化名家、优秀通讯员以及社会代表,倾听他们与《河池日报》的特别情缘,记录他们对《河池日报》的所期所盼。

再踏征程续巨篇

单振峰

原中共河池地委副书记、原广西政协河池地区工委主任,河池日报社第一任总编辑

3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一代代河池日报人的进取精神却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走上新时代,再踏新征程。作为一位老报友,我衷心期盼河池日报站在新的起点,在市委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主旋律,坚持优良传统,坚持创新精神,砥砺前行,再创新辉煌,再攀新高峰,再作新贡献。

言已矣,情未尽,另作七绝一首作结:卅五芳华一瞬间,“心声喉舌”梦初圆。新时使命千斤担,再踏征程续巨篇。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韦剑平 整理)

ertert


用足河池特有的人文优势,深耕细作 

苏满勇

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副主任、改革办副主任(兼)、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兼)

首先,我要借此机会向河池日报社致敬、致意、致谢!因为我自己的文学成长之路与《河池日报》副刊“牛角号”和一版言论栏目密不可分。随着《河池日报》不断发展壮大,办出成绩办出特色,还成了文化培育及生长的土壤,从河池日报社走出数以百计的文化人,他们为河池的文化发展、为培养建树河池文化品牌、为河池文化走出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河池日报》赢得了声誉。

时代在发展,多媒体互联网自媒体也在蓬勃发展,市级媒体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可想而知,作为一个传统媒体在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看到河池日报人的坚守、坚挺和创新,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子。

希望,《河池日报》要真正体现出政治家办报的意识和魄力,增强政治家办报的本领,要有新思维新观念新举措,借力办报、借智办报、借网办报,要在改革创新、融合发展上下足功夫,用好用足河池特有的人文优势,上挂下联,服务拓展,深耕细作,久久为功,相信一定能办出特色办出活力。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陆寿欢 整理)

ertert


“红水河”副刊的贡献

东 西

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

20世纪80年代,河池出了一批作家。他们大都起步于当时发行量很大的《金城》杂志,作品从河池走向广西乃至全国。但是,当我和凡一平这一代写作者开始写作的时候,《金城》遭遇了停刊。

这意味着河池初学写作者们的发表园地没有了,作者们必须直接向外地刊物投稿,而这样的投稿成功率非常之低。幸运的是,《河池日报》创刊了,并且每天都有一期“红水河”副刊。

这个副刊立即吸引了河池文学爱好者们的目光,他们在这里初试啼音,展露锋芒,确立自信,并形成了一个作者群,相互吸取创作经验。

公正地讲,“红水河”副刊对我们这一代作家的起步是有帮助的。很可惜,由于娱乐化或什么什么化,文学副刊的版面一再压缩,它培养作家的功能几近丧失。这当然不是一家地方报纸的命运,但我们是否有重塑副刊的可能?因为这样一块园地,既可哺育文学新人,也可为地方增加文气,更能涵养广大读者。

其实,一个地方有没有文化气质,往往都由这一庞大的阅读群或文学爱好群塑造。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报记者 韦剑平 整理)

ertert


我念念不忘的恋人

凡一平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副主任

《河池日报》从创刊初始,就发表我的作品。她是我文学成长的摇篮和阶梯,给予我无穷尽的希望和信心。在我离开河池之后,我依然经常给《河池日报》投稿,她就像我念念不忘的恋人。

每当我返回家乡,《河池日报》是我首先翻看的报纸,她无疑是我了解家乡的窗口,是一张寄托我思乡、思亲之情的邮票。同时我十分想念和怀念《河池日报》那些兢兢业业甚至鞠躬尽瘁的报人和朋友,有的人已经成为我如今做人行事的楷模和榜样。

我喜闻乐见家乡的人和事,家乡的人事始终被我关心和关注,是我创作的生活源泉,而《河池日报》便是最全面、最准确的“情报员”。

我具体或详细的家乡是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地州村上岭屯,这么多年,上岭在现实中的变化日新月异,上岭在我笔下也是熠熠生辉。我希望《河池日报》去报道和宣传上岭,让上岭走出“深闺”,让外人趋之若鹜。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报记者 韦剑平 整理)

ertert


从红水河出发

潘红日

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河池市文联主席

我的第一首诗歌是在《河池日报》“红水河”副刊上发表的,时间大概是1984年的11月份。那时《河池日报》才创刊不久,后来我就以1984年作为我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的年份。

和我一样,河池不少作家是从《河池日报》的“红水河”副刊起步的,继而跨过长江、越过黄河,一路高歌猛进。毋庸讳言,《河池日报》自创刊后,在挖掘培养本土文学人才方面,不遗余力,很多副刊编辑老师如李昌宪、黎平、东西、吕成品、黄高德等等成为了文学作者的启蒙老师。

近年来,《河池日报》不断增加副刊版面,着力加大扶持文学作者的力度,河池文学新人不断涌现,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学作者成长的摇篮。

在《河池日报》迎来创刊3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文学作者,我衷心地祝愿《河池日报》越办越好,衷心希望“红水河”副刊这一品牌越擦越亮,期待广大文学作者发表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全市广大读者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韦剑平 整理)

ertert


凝聚力量、发挥特色,把报社办得更有影响力


刘德宏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委员会委员,广西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河池地处偏远的桂西北山区,发展瓶颈及短板突出,但河池日报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始终牢记“党之喉舌、民之心声”的办报宗旨,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受到读者的好评和肯定。

近几年,《河池日报》获评“2016中国十大影响力地市党报”、荣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艰苦、落后的条件下,《河池日报》发展得有声有色,实属不易。河池日报社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虽然我已调离河池到南宁工作多年,但也一直关注河池日报社的发展,希望报社能加强对外联系,凝聚力量,把报社办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力。在《河池日报》创刊35周年之际,祝福报社的事业发展更加辉煌。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陆寿欢 整理)

ertert


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邹福荣

河池日报社原总编辑

日转星移,白驹过隙。转眼间《河池日报》已经35岁了。想起当年试刊创刊的日日夜夜,似乎还是昨天的事……

河池是我的第二故乡,虽然离开这片热土近30年,但河池的山山水水,河池日报的点点滴滴一直在我的心里萦绕。以前是通过电话从河池的老同事老朋友中了解,这些年得益于科技发展,下载了《河池日报》微信公众号和新河池App,经常看看新闻和感兴趣的信息。河池的快速发展和日新月异使我兴奋,河池日报的与时俱进及各项成就更让我连连点赞。我为自己是河池日报的终身粉丝而骄傲。

希望《河池日报》越办越好,代代传承党报基因,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蓬勃朝气,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努力构建多媒体格局,全面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权晟 整理)

ertert


艰苦创业敢为人先 因时而变顺势而谋

陈祯伟

河池日报社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35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值壮年。而对于河池日报社这样一家地市党报来说,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我作为一名老河报人,既是见证者,也是实践者。

从广西最后一家实现胶印的报纸,到率先在全区地市报中告别铅与火,实现新闻采写、编辑、审稿、签发、组版、校对直至出版的电脑自动化操作,再到走在全国地市报前列的计算机直接制版等高新技术的运用……

创刊35年来,河报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融入改革大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这不仅是河池日报社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办报之路,也是河池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有幸成为《河池日报》发展壮大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一切的来之不易。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我坚信,新时代的河报人一定能继承河池老区的优良传统,在深度推进媒体融合中,因时而变、顺势而谋,不断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充分发挥党媒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迎来事业蓬勃发展的春天。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报记者 权晟 整理)

ertert


党之喉舌 民之心声

罗伏龙

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原校长、特级教师

《河池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践行“党之喉舌、民之心声”的办报宗旨,办出了活力,办出了特色。

所谓“党之喉舌”,就是报纸要成为我们党的传声筒,不失时机,紧紧围绕当前的国家大事,宣传落实我们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在这方面,《河池日报》历来紧跟党中央前进的步伐,宣传从不迟缓。比如脱贫攻坚,是我们党惠民强国的大事,是史无前例的壮举。《河池日报》几乎每天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其中,有各级党政领导深入基层指挥脱贫攻坚战的身影,有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

一份报纸,之所以办得有活力,是因为它能发“民之心声”,关照民生民情以及彰显民族文化的风采。从《河池日报》开设的栏目就可以看出它是与民众心连心的。这些栏目有“时政要闻”“民生社会”“文化河池”“教育园地”“红水河副刊”等。这些栏目,都是立足河池本乡本土,内容十分广泛,覆盖了河池本土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各界群众都能找到看点而受益匪浅。

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活力。《河池日报》不愧是河池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载体。这是《河池日报》一直遵循“党之喉舌、民之心声”这一办报宗旨的硕果。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报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这里是我的人生起点

黄炳利

防城港市港口区区委书记

1990年至1993年,我从中南民院政法系毕业后来到了河池日报社,3年时间不长,却是我人生的起点。

《河池日报》当时是捡字铅印的,开会、采访用笔写稿,由工人捡字排版,一篇稿件要亲自在车间修改、校对,几次才能过关。20世纪九十年代交通不发达,下乡采访通常是坐班车、拖拉机、边三轮或步行。虽然苦了点,但都不太当一回事,后来工作中换了8个岗位,都能坦然应对各种困难,得益于在报社的艰苦历练。

报社,是一个让人快速成长的地方。我是新闻业务的“门外汉”,政法和新闻隔着好几座山。总编辑陈祯伟、副总编辑韦标亮的鼓励,小成、阿孟的帮带,让我变得有点自信。《河池日报》才俊不断,傲视八桂,得益于这是个育人的地方。

报社还是个苦中作乐的地方。爬格子、熬夜,都挡不住大家快乐的心情。六楼的乒乓球、夜班后的小炒摊,几份小炒、几支啤酒,畅谈采访乐趣,闲扯天下奇闻,轻松愉悦、其乐融融,工作场如朋友圈。

愿《河池日报》再接再厉,不断发展壮大。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韦立标 整理)

ertert


这是我追求文学的35年

廖庆堂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我算是《河池日报》第一批通讯员,有幸陪伴她从襁褓婴儿到长大成人的全过程。一路走来,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后来的笃定有力,始终追求真善美。是她,引导我走进文学之门,导引我走上文学之路。

《河池日报》的35年,亦是我追求文学的35年。

该报副刊的“红水河”栏目,几乎都是河池本土作家的文学起点,是名副其实河池籍作家的摇篮。所以,我的散文集取名《根是一条河》,既是对我家乡母亲河――巴英河的感激之意,更是对“红水河”的感恩之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热心的副刊编辑,他们对于无法刊登的稿件,都会亲自执笔回信,对文章点评,提出修改建议。信封上八分钱的邮票鼓励着我持续创作35年。

我最先是一名教师,因在《河池日报》发表文章,得以改变自己。每周一版的副刊最多发十篇文章,能出版真的很难。我的许多朋友,也是因为如此,才被发现,才被赏识。如今大家聚集时,河池日报还是津津乐道的话题。

“红水河”副刊独具特色、定位鲜明。希望河池的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和名人名事被更好宣传,助力河池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振兴自信。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韦玉厦 整理)

ertert


立足桂西北 放眼全世界

覃克参

中共河池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河池日报》创刊时,我正在河池师专中文系读大专二年级。那时班里订阅的报刊不少,但《河池日报》最抢手。这份报纸刊发本地新闻、报道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最接地气。特别是她的“红水河副刊”,偶尔会刊载田代琳、凡一平等人的作品,很符合中文专业学生的胃口。每每有熟悉的师兄、同学作品上报,我们都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不少人因此跟着练笔,偷偷投稿……于是,越来越多河池师专学子的文章见报,许多学友因此开启了文学之旅。

河池师专被誉为“作家的摇篮”,《河池日报》功不可没!数十年来,我笔耕不辍,小有收获,也是《河池日报》提携、鼓励的结果。于我而言,《河池日报》是我文学之旅的灯塔,载我远行的渡船。

35年来,我上讲台、下乡镇、进机关,《河池日报》始终陪伴着我。我目睹了她由小报变大报、由黑白到彩色、由几百份到数万份发行量、由蜗居桂西北到屡屡斩获中国新闻奖饮誉大江南北的嬗变。《河池日报》已经成为河池一张靓丽的名片。

相信《河池日报》必将立足桂西北、放眼全世界、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为河池高质量发展作出更突出贡献。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报记者 黄开均 整理)

ertert


始终绕不过的《河池日报》

覃 展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

初二时,我在《广西日报》发表了诗歌,30行文字让我自命不凡,或说狂妄,埋头专攻《人民日报》。但一撂一撂的退稿,压抑得我暗无天日。

投《河池日报》吧,但每天印的报纸却不见我的名字。我傻眼了,犹如上了高大花轿,就是抬不进洞房,这种焦灼苦闷的心情硬如坚冰,堵得发凉。

1991年6月27日,我收到了《河池日报》寄来的28元稿费。收到样报,我的诗歌《父亲》变成了铅字。这次惊喜,犹如先入洞房再补办酒席那样酣畅淋漓。那晚,我和文友们喝得东倒西歪。

20多年来,我有幸在《河池日报》各个版面发表过文章,头版头条的新闻,二版整版的万字报告文学《青春在桂西北红土地上燃烧》,三版给“河池十大杰出青年”写的颁奖词……后来在省刊、国刊甚至亚洲、欧洲发表过作品,都没有在《河池日报》首次发表文章那样激动。

从河池出去的文化名家,几乎都在《河池日报》发表过文章,因为这是根基,任何摒弃故土的创作,无法长成参天大树;任何好高骛远的奢求,最终沦为寸步难行。

只要你是河池人,这张报纸,无法绕过。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韦玉厦 整理)

ertert


用“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的精神办报

黄尚彪

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主任记者

《河池日报》办报已有35周年,我亲密接触了整整15年。

15年来,她给我和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要借此机会向河池日报社全体同仁表示致敬、致谢!因为我来到河池记者站以后与河池日报社记者部的兄弟经常在一起讨论某一选题、共同下乡采访。现在由于人手不够,经常打电话给记者部的小兄弟帮忙,要稿子,所以说我与河池日报是亲如兄弟。用记者部一些老同志的话来说,彪哥与《河池日报》“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河池日报》报道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等,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多年来一直是广西地市报当中的先锋者,这都是河池日报社一批又一批报人努力的结果。

传承,是续接历史。创新,是开创历史。今天,《河池日报》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里,正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模式,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中,它每天都在讲述生动、精彩的河池故事,发出嘹亮的河池声音。

希望《河池日报》的同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把《河池日报》办得更好。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她是我事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

谢树强

原宜州市文联主席

《河池日报》对我来说有不一般的意义,不仅是我生活工作中的“好伙伴”,还是我事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

当年《河池日报》刊登我的数篇报告文学作品,借助这一平台,让我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知晓,并得到好评。这使我对自己的报告文学创作充满自信,也促使我一步一个台阶的在创作报告文学道路上走下去,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新河池APP进行改版升级令人印象深刻,微信山歌导读不仅有着地方特色,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很新颖、很接地气,希望《河池日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如既往地散发正能量,成为读者的“精神食粮”。

35周岁的《河池日报》正值壮年,可以说是意气风发时,扬帆奋进中。

35年来,《河池日报》不曾懈怠,总是不惧挑战、敢为人先,始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围绕群众关注热点发出时代最强音,是当之无愧的“党之喉舌、民之心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现如今融媒转型升级时代,《河池日报》定能乘着新时代的“风帆”,再创辉煌。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天宇 整理)

ertert


拳拳之心培植本土作家

钟纪新

河池学院副教授、市文联兼职副主席

《河池日报》是一份很有特色的报纸。我对她怀有感情,缘于对河池日报人的感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河池日报》的副刊发表了不少作品,这些都得益于她对本土作家的扶植。记得有一次我收到李昌宪老师的一封信,大意是他刚从北京回来,从废稿中发现了我那首叫《贝壳——给妻》的诗。他说那是一首佳作,丢掉真是太可惜了。这封信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的妻子。龙殿宝老师做编辑时,也发过我不少作品。李老师、龙老师后来都和我成了莫逆之交,他们扶植本土作者的拳拳之心,我是真切感觉到的。

之后我到河池师专中文系任教。那时河池师专致力打造写作办学特色,请了时任《河池日报》社长、总编辑陈祯伟做驻校老师。陈老社长给我的印象,不仅是有眼光、有能力,更有一腔热血。在我记忆里,他来校的报酬微不足道,但他从不计较,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从带学生去采访到指导学生实习,都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

《河池日报》对本土作家的扶植,是从一件件亲民的小事做起的,她令我们感动,也让我们真心祝愿她越办越好。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锐锐 整理)

ertert


渡人、渡心、渡自己

宋先周

丹泉集团副总经理、河池市文联副主席、河池市作协副主席

《河池日报》已走过35年的光辉岁月。在这个短暂而漫长的进程中,她的青春年少、血气方刚慢慢消失,壮实干练、责任担当、劳心劳力慢慢凸显。对于“定位准、目标明、办法多、版式美”的《河池日报》,在她35岁生日之际,“渡人、渡心、渡自己”,是我对她的祝福与致敬。

渡人是一种情怀。我记忆里,《河池日报》一直致力于挖掘和培养新人,扶上马,送一程。先不说从这里走出去的名编辑、名记者难以细数,单就副刊栏目推出的作家就可见一斑,都说“广西作家半河池”,从河池走出去的作家们,谁又能绕开《河池日报》呢?

渡心是一种修为。《河池日报》35年的成就与沧桑,煎熬与苦痛,只有《河池日报》自己更懂,一份有情怀的报刊,用35年的沉淀,去追求自己内心的向往。作为党报,《河池日报》努力做到关注时事,关注民生,以淡泊的态度善待身边的一切,心性的修为大致如此。

渡自己是一种升华。《河池日报》一直走在不断完美的路上,她在为党委政府发声、服务广大群众、丰富读者阅读生活的同时,也不断升华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而正是这样的过程,才让她无限接近完美。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龙招江 整理)


ertert


一堆心中的篝火

石肖永

市文联副秘书长、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河池日报》创刊35周年之际,我有几句话想说说。20年前的那个夏天,我的一首小诗发表在《河池日报》“红水河”副刊上。那时我还在河池师专读书,心中埋藏着一个炽热的作家梦,这首小诗的发表,无疑是在梦的深处燃起了一堆篝火。有了这堆篝火,我冷寂的心得到温暖,无边的梦想找到光明,在艰难跋涉与忘情狂奔中,文学之路豁然开朗,人生命运由此转弯。原本以为这堆篝火,只为我而燃,但渐渐地,我发现它为整个河池“胸怀作家梦想”的写作者而燃。几乎所有河池的作家们,都曾围着这堆篝火起舞,狂欢,之后踏上新的征程。这是属于“河池作家群”的篝火,它照亮河池文学的天空,给这个偏远落后的山区锻铸了一张金光闪亮的文化名片,誉满全国。本以为20年过去了,这堆篝火早已燃烧殆尽,但令人惊喜的是,这堆篝火至今依然在燃烧,而且愈烧愈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声势浩大的围追堵截下,《河池日报》文艺副刊不仅没有让这堆文学篝火熄灭,反而不断地给它浇油添柴,用力推新人,扶持新秀,为河池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固守阵地,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党报副刊阵地上为数不多的一朵奇葩!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龙招江 整理)


ertert


她是河池腾飞的见证者

卢伟益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

35年,弹指一挥间。这些年,我见证了《河池日报》的艰难举步和拼搏努力,见证了她的发展壮大。《河池日报》也一直陪伴着我,一步一步成长成熟。

从《河池日报》创刊的那一年起,我就成了她的一名学生。35年来,我投了2000多篇新闻稿件和文学稿件,参加过河池日报社举办的几十次新闻培训班。在这过程中,编辑老师们对我谆谆教导,给我打下了写作的坚实基础。《河池日报》是我的老师。

我的成长离不开《河池日报》。我的处女新闻铅字稿、处女文学稿都是在河池日报上刊发的。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小说集《大事》,近90%的作品,都在《河池日报》副刊上发表过。《河池日报》是我的恩人。

离开宣传战线已有七载,但《河池日报》却从未离开过我的视线。她让我了解到了国内的繁荣发展,国际的风云时事,也向我传递了河池的发展变化,读到河池发生的每一件感动至深的故事。《河池日报》是我的挚友。

《河池日报》不但帮助了我、成就了我,也令和我一样的千千万万作者、读者成就了梦想。祝《河池日报》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龙招江 整理)

ertert


我与《河池日报》共成长

苏宏流

南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河也日报》创刊迄今35年,我与她的结缘就已有23年之久。

结识《河池日报》,始于1996年11月,我到南丹县委宣传部工作,给河池日报社投递的第一篇“豆腐块”新闻稿件《南丹冬季种菜科技含量高》就被采用了,我非常惊喜。从那以后,我就喜欢《河池日报》、热爱《河池日报》。

因为梦想,所以感恩。文字,成就了最真实的自己,绽放了热血的青春。我把新闻爱好做成了事业,把事业当作了专业。《河池日报》让我的梦想高高飞翔,这得感恩于读报中所汲取的钙质。无论是专题报道、新闻消息,还是文艺副刊,每道菜品都有滋有味;编辑记者精益求精,认真严谨,思想新颖、服务高效,积极适应媒体发展的新常态。

因为相伴,所以情深。二十三载,九千多个日夜。作为老朋友,我衷心祝愿《河池日报》的明天更美好!希望今后再上新的台阶,多推出原创性与思想性的栏目,注重本地特色,打造民生品牌,让读者在传统阅读中提升自我,在互动体验中提高素养,拥有多重体验与多元享受!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天宇 整理)


ertert


感受报纸上文字的力量

韦如代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河池日报》创刊是1984年10月,差不多同一时间,我也参加了工作,可以说《河池日报》创刊多久,我的工龄就有多长。可能正因如此,也跟《河池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我在罗城乔善乡工作。那时候在乡镇消息非常闭塞,报纸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非常重要的渠道,我们也特别热衷于向《河池日报》投稿。当时投了很多稿件,但一直到1985年10月,我的第一篇稿件才得到采用。得知稿件被采用后我比较激动,到现在还记得特别清楚,那是一个关于参加司法培训班的消息。此后,写作投稿的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激发,上稿量也越来越多。

到了1990年,我写的一篇关于乔善乡饮水困难的稿件在《河池日报》发表后,又陆续在《广西日报》《人民日报》发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后,上级拨款20多万元,帮助乔善乡解决了饮水困难。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

35年来,我通过《河池日报》收获了很多,也见证了《河池日报》的一步步发展壮大,希望《河池日报》今后越办越好。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龙 隆 整理)


ertert


第一时间传递河池声音

刘廷智

东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我跟《河池日报》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92年,我当时在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求学,一心想在《河池日报》上发表文章,谁知,这梦10年难圆!直到2003年,我到东兰县县委宣传部工作,才正式跟《河池日报》结缘。

十几年来,我跟《河池日报》一同成长。在多年的办报过程中,《河池日报》与时俱进,不断地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调整自己的办报思路和创新做法,我觉得这些做法非常值得赞赏。

特别是经历了媒体的融合发展,《河池日报》把报—网—端融为一体,既保证了党媒的权威性,又符合融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满足了受众的需求,非常受广大读者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欢迎。近期,《河池日报》又加入了“粤桂琼十三市报业联盟”发展融合联动的宣传,更有利于把河池的品牌、河池的声音传递出去。

随着媒体的融合发展,希望河池日报社能进一步加强与县(区)一级的沟通联动,建立好有效的沟通渠道,把县(区)一级党委、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通过《河池日报》的新媒体平台传播出去。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龙 隆 整理)


ertert


一如既往支持《河池日报》发展

韦瑞展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协提案委主任

近几年,《河池日报》在报道内容、版面形式、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媒体融合方面,河池日报新媒体推出的微信新闻早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导读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我经常转发到朋友圈,得到很多朋友的点赞,河池日报社的融媒体发展融入民族文化,非常有特色。当前新媒体发展迅猛,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为主的传播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及生活习惯,对传统媒体形成强烈冲击。我相信《河池日报》有能力、有魄力 ,应对新一轮的挑战。

1993年,我就成为河池日报社的通讯员,一直关注、关心、关爱《河池日报》,希望报社能一如既往地推出《红水河副刊》等精品专栏,在培育新闻人才和文学名家上下功夫,继续发展壮大通讯员队伍,让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写手,并在媒体融合上继续创新探索,扩大发布范围,拓展传播阵地,吸引更多读者、用户。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陆寿欢 整理)


ertert


为河池教育鼓与呼

覃央央

金城江区第三小学副校长

《河池日报》最近一次对金三小进行报道,是关注了以思维教育为核心进行创意设计的第四届科学节系列活动开幕式,开幕式的新闻图片上了要闻一版。开幕式当晚,河池日报社社长黄雷莅临科学节《我爱你中国》晚会,指出“晚会主题好,形式新,内容实,意义大,特别是让每个家长都能参与,太好了!”令现场的3000师生兴奋不已。

《河池日报》作为党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记者到社长,经常深入学校、社区采访,助推教育文化营造,关注民声民意。一次次对校园活动的支持,让金三小校园科技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一次次对各校教育教学特色和动态的推送,引领河池教育迈向更高更强。

河池教育文化营造,离不开河池日报的方向引领和推广。希望报社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大石山区教育的发展,为加快河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摇旗呐喊。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永远割舍不下的情谊

冉向旸

河池民族高中教研处主任

我对《河池日报》有着特殊的情结。

刚工作的那些年,尽管工资低,但我每年都自费订阅河池日报,生活可以清贫,精神食粮不可缺少。喜欢她,尤其喜欢她的内涵——“红水河”文艺副刊,时至今日,我依然像收藏宝贝一样,保留有《河池日报》的剪报本一大撂。读报剪报,乐此不疲,其乐融融。可以说,她是让我每天都赏心悦目的独特风景。

那些年,我把每年自费订阅的《河池日报》都精心地用麻线整整齐齐地装订好,摆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只可惜,在一次搬家中,妻子嫌书报太多沉重麻烦,竟然把报纸当废品卖了。我知道后大为恼火,费尽周折找到了收废品的人,人家说,报纸早就处理掉了,这让我伤心失落了很久。

现在,我依然保持着剪报的习惯,在网络时代,这看似落伍的阅读方式,却让我如品佳茗,如饮佳酿。每每看到《河池日报》的好文章,我便还推荐给身边的人,奇文共赏,体会 “今日归来深竹坞,春灯补完未读书”的阅读境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龙江河畔,岁月静好,有河池日报陪伴的日子,生活充满了滋味。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梦想开花的沃土

莫景春

中国作协会员、河池高中教师

“老同学,你的文章在《河池日报》发表了!”

“老师,又能在《河池日报》上欣赏您的美文了!”

这种兴奋感已经涌动了数十年了。还在青涩岁月,《河池日报》便像母亲般敞开温暖的怀抱,让自己孱弱的理想生根,以至于今日有几朵小花在不经意地绽放。

自己是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教师,长期奋斗在毛南山乡,平时喜欢将自己看到的东西诉之笔端,但怎么才能传播到外面的世界呢?我想到的就是时时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河池日报》。那时候网络还没有充分发展。这张报纸就像春天的燕子一样飞往各地讲述春天的故事。

我写毛南乡间独特的风物,我写毛南人民勤奋的精神,我写毛南山乡教育的变化。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从《河池日报》这里翩翩飞起,传给四面八方的读者。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教师,得到《河池日报》的扶持,我从《河池日报》走出来,走向全国各地报刊,获了一些奖。我的写作梦想之花得以绽放,也将民族之声传播得很远很远,特别是新媒体融合时代。

《河池日报》是梦想开花的沃土。民族梦,写作梦,都能一一绽放,为当下伟大的中国梦添了细小微弱的一笔。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筑梦人生在旅途

韦炳旺

都安瑶族自治县社科联主席

1990年我的第一篇现场短新闻《在工地上过生日》在《河池日报》刊发,当年荣获广西新闻奖三等奖,那年我刚参加工作,这让我写新闻的激情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的《河池日报》是四开小报,我在都安县一个乡村小学任教,那里舞文弄墨的人都说,见报一篇是很难得的。29个寒暑,我用心用力走过了一段又一段坎坷的人生路途,从那个平台跳到这个平台,每一个驿站,无不渗透着《河池日报》给予我的力量和勇气。那时的我,努力了,奋斗了,拼搏了,在筑梦的人生旅途上。

29年来,《河池日报》的领导、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始终没有换掉办报的热情和抚育新人的温馨。

随着《河池日报》的扩版成熟,我从校点走进乡府迈进县委宣传部,《河池日报》不停地精准帮扶,稿件陆续见报,我获得一种精神高扬。我没止步,感觉奋斗是一种乐趣,追求实现目标是一种享受。

在《河池日报》迎来创刊35周年之际,作为最基层的一名新闻爱好者,我衷心地祝愿《河池日报》这份党报越办越好,越有持色。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一枚果实长成一片树林

黄 格

大化瑶族自治县文联主席

自家人,知自家事,说自家话。《河池日报》伴随我有30多个春秋了,我算自家人了吧。我首先祝贺《河池日报》创刊35周年!

从四开四版小报,到对开八版的大报,再到纸质报纸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河池日报》与时俱进,与时代同频共振,一路用墨香为社会造福,一路用责任心为河池服务,一路走来成为了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35年前秋天的一枚果实,变成了今天的一片树林。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河池日报》善于用好创新这个引擎,在把握好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前提下,不断增强传播效果,创办了“文化河池”“视觉河池”等一系列接地气的专栏,在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同时,更好地赢得了受众、赢得了人心。

小报纸,大天地;小报社,大作为。我更期待着河池日报社更快地创建报业集团,以适应“读图”时代读者对报纸高质量的要求,以适应新时代党报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相信,明天,《河池日报》一定开出更加娇艳美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诱人的果实!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权晟 整理)


ertert


着力培养更多的“农民通讯员”

周恩革

凤山县委宣传部干部

35年前,一次赶集中,我在乡政府大门通道里,看到了贴在墙上的《河池日报》创刊号。自此,我与《河池日报》结下了35年的不解之缘。

35年间,从农民到村干,再从乡政府到县委宣传部,直至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河池日报》这个平台,让我有了记录农村变化、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35年来,《河池日报》始终坚持“党之喉舌、民之心声”的办报宗旨,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关注社会民生热点,为基层群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特别是近年来,《河池日报》的记者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用“四力”换来了层峦迭出的新闻精品,为基层通讯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奋战在基层的通讯员更接地气,掌握着“第一手材料”。党报党媒创新发展,通讯员队伍至关重要。党报党媒的触角要延伸到基层,着力培养更多的“农民通讯员”,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编辑、记者与通讯员的沟通交流,增强通讯员的新闻敏感性,提高通讯员的写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激励他们投入到新闻创作中,为《河池日报》发展提供更多“养分”。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开均 整理)


ertert


“我永远牵挂你,关注你!”

刘彩兰

凤山县文化馆馆长

2013年,部里领导安排我当《河池日报》特约记者,接到任务,我脑子一片空白,因为我从来没写过新闻,感到无从下手。

那段时间,我白天下乡、晚上写稿,常常为了一篇新闻的标题或者是某一句话、一个词语琢磨到半夜。从此,街我少逛了,运动少参加了,家务少做了,孩子少带了。经过不断的努力,我慢慢有了一些进步。当然,我的进步少不了《河池日报》编辑老师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每当看到自己采写的稿件被采用,印成铅字被刊登出来的时候,即使仅仅是豆腐块,我也常常会喜极而泣。更令我高兴的是,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被读者接受和认可,对凤山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为采写新闻,我的足迹踏遍凤山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为采写新闻,我的身影出现在县里大小活动的现场。这些经历磨练,让我不断成长,更加充实、自信。

我现在不担任特约记者了,但我坚持每天阅读《河池日报》。在河池日报35年华诞之际,我想说一句话:“感谢《河池日报》,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牵挂你,关注你!”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抓好队伍建设 争创一流地市报

罗宗肯

河池日报社退休职工

似橹一支笔,划过几十年的逝波。蓦然回首,《河池日报》创刊已35载。作为参与了《河池日报》的诞生、成长和壮大,与其不离不弃、携手同行的一名报人,心中满是感慨、希望和憧憬。

今时今日,报业的生存环境变化之大,用“惊人”加以形容,毫不为过。然而,党报的使命始终不变,党报的地位从未动摇,党报的优势日益凸显,党报的明天大有可为。

大有可为,并不意味着怎么“为”都行,这不仅需要把握未来的非凡战略,也需要立足当下的精准战术。涉及的方面很多,在此我仅拎出一点:抓好队伍建设,争创一流地市报。我们不缺好想法,也不乏好策划,可落实到文稿和版面上,和设想总有一段距离。这就是人的问题,队伍的问题。有的工作,谁来干都可以,谁都能干得不错,但办报不行,写文章不行。

我希望《河池日报》一定要抓住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有了优秀的人才队伍,加上现在这个优秀的班子,相信《河池日报》定能昂首于兄弟报排头兵之列。

可喜的是,我们的报纸在做这件事了,已经或即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无不瞄准队伍建设这一靶心,且让我们为之点赞!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开均 整理)


ertert


发了芽的文字种子

黄 坚

大唐岩滩公司

文字与众生结缘是容易的,文字的种子要开枝散叶却相当困难。

我很荣幸自己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印是出现在1989年的《河池日报》上,200余字的寓言《饿鼠与馋猫》,得了四块钱稿费,当时激动地请3位同学去吃一碗一块五毛的炒粉。感谢编辑老师黎平,使我并不饱满的文字种子得以发芽。

2019年9月18日,《河池日报》又刊发我的散文《浮生偶遇西凤酒》,4600多字,编辑老师是黄高德。前后整整30年,尽管自身努力与悟性不足,发芽的种子还是神奇地幻化成了一片小树林,出版或主编的七八本书成为其中相对茁壮的部分。而《河池日报》,始终是布施在这片树林上空的阳光、雨露以及培植根部的肥泥。

这不离不弃的加持,既成全了我的工作,也温暖了我的生活,特别是照亮了我人生路上的诸多光明与黑暗。

雷霆万钧出天意,合而不同入自然。祝《河池日报》广种福田,五谷丰登!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锐锐 整理)


ertert


年过花甲 守望依旧

唐毓根

大化瑶族自治县文广体旅局退休干部

1992年4月,我从北京的一家央企调到大化瑶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工作,从那时候起,我一直是《河池日报》的忠实读者。

二十多年来, 我与《河池日报》不离不弃,钟爱有加,不但每期必读,而且对每篇文章都“细嚼慢咽”,并优中选优进行剪贴或笔记。茶余饭后再细看精读,消化吸收。通过坚持不懈地认真读报看报,我获益匪浅。

二十多年来,我先后有500余篇稿件被《河池日报》等市、省级以上报刊、电台采用。多次荣获河池日报先进通讯员、优秀评报员称号,有十多篇作品在市、省级优秀作品评比中获奖。

我从《河池日报》中汲取了知识,同时也看到了时代的进步、河池的变化。通过这张报纸,读者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看到了河池人民坚韧不拔,勇创佳绩的精神。报纸真正成为了时代的瞭望者、思想的引领者。读后政治觉悟得到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增强。

虽然已退休两年,但我对《河池日报》一直爱不释手,在有生之年,我将一如既往关注这张报纸的成长变化,做到生命不息,读报不止。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35年不离不弃

蓝 芳

金城江区白土乡德庆村农民

我是个农民,也是个残疾人。35年前,《河池日报》创刊时,我有幸成为她的第一批特约通讯员。

在寂静的山村,《河池日报》是我的精神食粮,我像一个饥饿的孩子,贪婪地吸吮着它的乳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不但读,还尝试着写,每年见报10多篇,连续20年被评为河池日报优秀通讯员。

2007年开始,《河池日报》聘我当评报员。我不辜负报社的培养和信任,每个月都写出三五篇评报稿,对好的版面、创意、文章等欢呼赞扬;对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和改正意见,因此也年年被评为优秀评报员。

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通讯员、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农民,我经历并见证了《河池日报》从四开小报发展到今天的对开8版大报,多次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优秀地市级党报,我与她不离不弃35年,它就像我的老伴一样。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整理)


ertert


是良师益友,更是恩人

覃冠群

原宜州报记者

自1984年10月,《河池日报》创刊至今已整整35个春秋。在报庆35周年之际,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因我年过古稀,见证了《河池日报》的发展历程,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向辉煌。自她创刊起,便与我结下刻骨铭心的不解情缘,对我来说,一天不读《河池日报》便是我最大的遗憾。

《河池日报》之于我,是良师益友,是老师,更是恩人!因为她助我圆了记者梦。在长达35年间,我有幸与报社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过数次,参加过数十次新闻写作培训班,使我提高了写作水平,发挥了自身特长。

最使我难忘的是在1986年冬,我的处女作《农机作嫁妆》一文在贵报一版倒头条刊登,我高兴得几个晚上睡不着。从那一年起,《河池日报》便永远扎根在我心中!分不开、割不断。这35年来,《河池日报》已采用我各种稿件达400多条,连续15年被报社评为最佳、十佳、优秀通讯员。这辈子我能当个报社的“编外记者”,便是最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

在《河池日报》创刊35周年之际,我祝愿《河池日报》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让更多读者喜爱! 祝愿《河池日报》的明天更美好!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龙招江 整理)


ertert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