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名“一带一路”留学生宜州追梦:壮乡文化让我们着迷
河池日报社新河池客户端 2019-10-27 20:17:17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哪,只有山歌敬亲人,哪,敬亲人。”10月23日10时,河池学院格致楼508室外,一阵青涩不甚流利的山歌声从教室里传出。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位黑皮肤的漂亮女生正用中文在学唱山歌。

留学生赵一曼

  她就是河池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8届学生赵一曼,来自埃塞俄比亚。1年多前,酷爱中国文化的赵一曼带着梦想来到中国求学,如今她已能用中文自如地交流。

  

(视频由河池学院提供)

  据了解,河池学院还有200余名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作为“一带一路”的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追逐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视频剪辑/何昕)

  

“精挑细选”录取200余名留学生


  “宜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我来这里已经两年多了,学习生活过得非常充实。”10月24日,来自孟加拉的学生刘星在教室前发出这样的感慨。回忆起当初申请到河池学院学习的经历,刘星觉得十分幸运。在此之前,他曾到云南、海南的学校短暂学习一段时间,但因学校采用全中文教学,他的中文基础太差,进步不明显。2017年,他从网上得知河池学院开设有专门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上课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这让英语较好的他立即申请报名。

留学生们正在上课。

  今年,像刘星一样申请到河池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达到150多人。其中,仅是来自孟加拉的学生就有50余人。

留学生们在教学楼留影。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赴华留学人数逐年增多。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沿线国家赴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为响应国家号召,河池学院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国际教育交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于2017年首次开设了针对海外留学生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截至目前共迎来了200余名商务英语专业留学生。

留学生们在校园内留影。

  作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河池学院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办学经验,目标指向“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因此,在遴选过程中,校方设置了多重标准。

留学生正在练习汉字。

  据河池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留学生招生工作的教师宋友开介绍,学生们从申请到最终录取,须通过申请材料初审、视频面试、成绩评估和健康体检等几道关。这其中既要考察申请者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还要考察申请者对“一带一路”及中国文化是否有浓厚兴趣。“最终被录取的学生,可以说是各方面的‘佼佼者’。”宋友开说。

留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校还设置了“一带一路”校长奖学金,成绩优异的留学生可获得4000元的嘉奖。

  

“中西合璧”培育丝路文化交流使者


  “来中国学习,不能不会中文。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多个中文必修课,课堂采用中文单语教学。”宋友开老师介绍,河池学院还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实行中英双语授课。而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课,以英文授课为主。“这种‘中西合璧’的方式,将培育出更多丝路文化的交流使者。”

来自孟加拉的留学生在其父亲的陪同下来学校报到。

  教汉语言的教师杨紫娟觉得,留学生们的中文口语进步神速,他们个性活泼、大胆,敢讲敢说,在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有些留学生虽然只来了一年多,但已基本能用中文交流。但是,留生们在汉字阅读和书写方面还需多加努力。因为,外国留学生们在中国学习,要想拿到本科毕业证,必须通过汉语水平HSK四级考试。而通过该考试,通常要掌握1000多个汉字,这对外国留学生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正在认真写汉字的外国留学生。

  来自利比里亚共和国的大三学生凌云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但他现在最头痛的就是如何通过HSK汉语四级考试。“中文阅读和书写真是太难了!我现在每天都要练习写汉字、看中文书,不然以后拿不到毕业证,不好找工作。”

中秋节期间,外国留学生们来到宜州怀远古镇感受节日气氛。

身着壮乡民族服装的留学生与宜州小朋友在一起。

  除了语言的培养,河池学院更注重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国际教育学院的蒙成明老师曾带领学生们参加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和宜州怀远古镇的中秋拜月活动,受到了留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跟着当地群众一起唱山歌、跳竹竿舞、放花灯……活动结束后,留学生们意犹未尽,还购买了绣球、丝巾、花灯等民间工艺品寄给家乡的亲人。

留学生们参加壮族三月三歌节。

留学生们参加仫佬族依饭节。

  

“痴情中国”不远万里壮乡追梦


  “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中国。”来自俄罗斯的黄子岩说,在中国留学的几年时间里,除了钻研中文专业,他也走过了中国许多城市。“宜州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是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刘三姐’的歌声真动人。”他打算毕业后继续留在中国发展,做一名商人,因为他的父亲就在广州做生意。他还打算做一名模特,他觉得中国的时尚产业也非常发达。据悉,身材高大、外形俊朗的黄子岩来中国之前,曾在俄罗斯走过T台。

来自俄罗斯的黄子岩。

  “中国菜很好吃,我最喜欢麻辣火锅和宫保鸡丁。”说到中国食物,黄子岩开始滔滔不绝。黄子岩是穆斯林,为照顾穆斯林学生的习俗,学校食堂设有专门的清真餐厅,穆斯林学生可以在那里放心用餐。

穆斯林学生到学校的清真食堂就餐。

韦华在宜州怀远古镇留影。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韦华,在来中国之前,就看过大量的中文电影、电视剧,对中国的“明星”如数家珍,比如孙悟空、成龙、李小龙、马云等。而在网上看过电影《刘三姐》之后,他随即被美丽善良的刘三姐深深地吸引了,慕名来到三姐的家乡宜州求学。来到宜州之后,韦华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中文,一面四处游览参观。他来到了宜州怀远古镇、下枧河、流河寨,探访了三姐故居、歌仙庙、千年古镇等,领略了宜州独特的风土人情。很快,他的中文飞速进步,不仅会说流利的普通话,还可以跟当地朋友用简单的壮话交流。他希望毕业后在中国从商,以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留学生沙凯。

  “中国的人文底蕴非常深厚、科技交通也很发达,未来,我想把所见所闻带回自己国家跟朋友们分享,让他们也领略这个国家的魅力。”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沙凯用流利的中文畅想道,“我的父母都是商人,以后我也会继续做一名商人。我要努力学好中文,将来做中乌文化交流的使者”。

  来自非洲的赵一曼则认为,学习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在中国深造结束后,我想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带回埃塞俄比亚,以推动两国在经贸领域更深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冯敏桂  通讯员   黄必辉 肖佳 ;编辑:罗艳江 )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