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建设美丽幸福新河池的磅礴力量
河池日报社新河池客户端 2019-10-10 00:12:01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天安门广场的庆祝盛典,点燃了河池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

国庆庆祝活动上,受邀赴京观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大阅兵和群众游行的“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第一任村委会主任、广西唯一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的韦焕能;经过部队层层选拔参加国庆大阅兵,在无人作战第2方队中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2岁年轻战士吴世昪等“河池面孔”,给全市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国庆长假后首个工作日,全市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单位纷纷组织专题学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讲感受、谈体会、抓落实。大家在专题党课中,主动对照这些身边的榜样,结合自身实际,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内化于心,作为干事创业的行动标杆,吹响推深做实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嘹亮号角。

这是一场重温初心的精神洗礼,更是一场牢记使命的思想激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中,凝聚起共圆复兴梦、建设美丽幸福新河池的磅礴力量。


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河池,是英雄的“红色摇篮”,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

在革命战争年代,河池有3万多人参加红军、赤卫军和地方游击队,2000多人参加百色起义,涌现出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姜茂生、覃士冕、覃国翰7位开国将军。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主题教育启动后,市委常委会率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主题研讨,深入百色起义策源地东兰县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进事迹为激励,激发担当作为和斗争精神。

同时,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西党组织成长的光荣之路”河池展厅;精心拍摄展现河池革命、建设等各个时期作出重要贡献人物故事的10集微影片《足迹》,并作为全市党员必学篇目;依托“新时代讲习所”“红水河大讲堂”“先锋微远在路上”等基层党组织学习平台,采取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研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广学习、爱老区、兴河池”热潮;结合本地特色特点,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把主题教育内容编成山歌广泛传颂,并以诗朗诵、情景剧、舞蹈等多种形式向基层广大党员群众宣传;遴选出我市各行各业中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一批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守初心、担使命,大力营造见贤思齐、对标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担使命,坚持知行合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坚持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坚持将开展主题教育与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一体谋划、一并推进,坚持做到学做结合、查改贯通、知行合一,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以实干实效体现主题教育成果。

其中,为了撑起重大项目这一稳增长的“顶梁柱”,市四家班子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找准影响项目推进的难点堵点,对症施策,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主题教育中,通过多次集中深入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调查研究,解决了包括贵南高铁河池段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生态环保等政务服务问题164件。全市共统筹推进重大项目394个,计划总投资339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30亿元,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230亿元。

丹泉公司“振兴桂酒,百亿丹泉”、南方公司42万吨锌、超威鑫锋新型蓄电池、河池深巴试验区4个项目列入“双百”项目,总投资672亿元;药融园生物医药等23个项目列入“双新”项目,总投资267亿元。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华远公司1.5万吨锑品深加工、宜州琦泉生物质发电、生富公司年产1.5万吨锑技改等项目实现竣工投产,西玻特种玻璃公司年产80万吨特种玻璃、宜州申亚锰业公司年产3.2万吨电解金属锰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出台白酒产业扶持政策,我市酿酒产业产能、产值居全区第一。

转作风,破解民生难题

河池是全区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池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瞄准扶贫领域中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聚焦群众关注强烈的民生难题,全面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转作风。

市县各级领导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切实开展访县乡领导、访基层党员、访民营企业家、访困难群众、访一线工人、访易地扶贫搬迁户,破解脱贫摘帽难题、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破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后续管理难题、破解作风建设难题、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管理难题、破解基层党建难题的“六访六破”调查研究。针对各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开出解决现实问题和发展难题的“药方”。

为破解特殊慢性疾病贫困群众在诊疗中存在“慢病卡”审定难、发证难、报销难的“三难”问题,河池在主题教育中坚持“边学边检边改”,创新推行“上门办卡、诊疗发卡”的“一站式”服务,由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统一代办“慢病卡”,预约医务人员上门诊疗发卡,贫困群众凭卡到医院直接进入信息系统报销结算,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办卡难题。截至今年9月,河池1497个村共发放贫困人口“慢病卡”61371张,签约服务率达100%,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达80.42%,贫困群众“慢病”诊疗“绿色通道”工作走在全区前列,成为广西典型。

为抓好易地搬迁群众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河池创新推进“党建联抓、自治联管、产业联扶、就业联创、文化联办、服务联动”模式,全力带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通过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增强搬迁群众“造血功能”,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完善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和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来源复杂、矛盾隐患突出的治理难题,河池创新推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会治理模式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肯定。

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当前,全市党员干部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提出的“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精神,持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着力推进主题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推动主题教育与河池改革发展互促共进,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新时代河池发展新篇章。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 权晟 编辑:韦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