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生态田园长出“绿富美”
新河池客户端 2019-09-17 01:15:37

一棵桑树,除了养蚕,还能用来做什么?在河池市宜州区,一棵桑树浑身是宝:桑叶用来养蚕,桑枝摇身变为天然降糖药,桑杆用来发电。在世人眼中普普通通的桑树身价陡增,成为实实在在的“摇钱树”。

河池八山一水一分地,耕地面积少。在并不“肥沃”的土地上,如何让现代农业生根发芽,让农民从有限的土地横向拓展发展领域,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这是河池多年来一直苦苦思索的难题。

近年来,河池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发展动能,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让田间地头长出“绿富美”,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现代农业之路。

9月13日,在凤山县乔音乡同乐村,一片金黄的高山田园云雾缭绕,美不胜收。周恩革 摄

整市推进,大力发展“十大百万”扶贫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特色;长短结合,种养兼顾;党建引领,龙头带动;群众增收,集体壮大”的发展思路,河池筹措40亿元资金,重点在贫困地区大力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基本实现贫困户扶贫产业全覆盖,直接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200元,让贫困群众实现不可逆的脱贫,有效提高了脱贫质量。

目前,全市核桃面积260万亩,建成核桃“万千百”示范基地34万亩,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桑园90万亩,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肉牛、肉羊饲养量及出栏量全区第一;油茶126万亩,居全区前列;糖料蔗90万亩;“三特”水果98万亩;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92万亩;淡水养殖90多万亩,各个产业都朝着扩面提质的目标迈进,基本实现了对全市农村的全覆盖。

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截至8月底,全市共引进农业企业30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73家,冷链物流企业13家、建立冷库24万立方米。累计创建各级示范区(园、点)1286个,其中,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34个、市级核心示范区1个、县级示范区79个、乡级示范园212个、村级示范点960个;全市创建各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45.74万亩,完成投资累计达95.58亿元,经营总收入达24.78亿元,务工人员10万人,支付务工人员工资总额2.66亿元,带动农户19.26万户,其中贫困户7.6万户。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经济效益。充分发挥“长寿、绿色、生态”品牌效应,政企合力,通过农展会、农产品展销会和推介会等多种宣传方式,不断放大品牌效应。目前,全市示范区注册名优品牌127个,注册商标116个,获“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30个。推进“河池寿乡牛”“河池寿乡猪”“河池寿乡羊”“河池山茶油”“河池核桃”“河池茧丝绸”等河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和打造,打响“绿色长寿养生”农产品品牌,提高河池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的带动下,去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7元,增长11.1%,增速排全区第一;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7元,增长10.4%,增速排全区第二。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 童永胜;编辑:蒙华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