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创收入 “活血”破瓶颈,金城江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2019-07-17 21:46:11

青山绿水,三境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内,蛋鸡养殖基地、生猪养殖基地、柑橘等水果种植基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无不让人真切感受到金城江区五圩镇三境村的发展脉动。

“我们村集体经济原来仅靠山塘水面和果场出租得租金,年收入不足万元,自治区妇联成为我们村后盾单位后,帮助村里成立合作社,发展蛋鸡养殖、生猪养殖、柑橘等水果种植,2018年村集体收入接近6万元。”谈起村里变化,该村党总支书记覃汉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图为三境村蛋鸡养殖基地。

培育农业主体 “造血”创收入

近年来,金城江区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村“两委”班子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通过土地流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图为侧岭乡三红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

三境村在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带动下,依托资源优势,流转土地,创建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5年度0.7万元,增长到2018年度5.7万元,预计到2019年底,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型”扶持方式向“造血型”转变。

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倍增”式发展,只是该区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致富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图为里仁果蔬基地。

“全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干部驻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部门联动、多种联营、抱团联合、跨村联建、结对联帮的‘五联’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金城江区区委书记覃生贤说,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效列为各乡镇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基层党建工作“两随机”督导调研重点,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如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盘活土地资源 “活血”破瓶颈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该区的九圩镇牙洞村、六圩镇大丈村以及东江镇里仁村,感受到这些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浓厚氛围。

图为牙洞村村民正在采摘莲子。

在九圩镇牙洞村,有着天然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该村依托自己的旅游资源优势,成立“金城江区洞天美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引擎,组织社员“集团化作战”,拉动旅游扶贫开发,变“死资源”为“活资产”,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游发展模式。还发动村民种植旱藕、百香果等产业,携手群众脱贫致富。据统计,去年,通过销售生态鱼、莲子等特色产品,合作社总收入20多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多元。

图为牙洞村的大片荷花。

大丈村在精准帮扶前,村级集体经济“一穷二白”,是典型的“空壳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党委、政府特别是后盾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大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拓宽帮扶村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打造多样化特色产业。”该村党支部书记余志玩说,我们通过后盾帮扶单位捐助的小型轮式钩机,以用对外出租的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收入。此外,全村还通过入股制药厂分红、光伏发电、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水产养殖等形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年底,大丈村村集体经济预计可达10万元以上。

图为里仁果蔬基地。

同样位于该区的河池镇东江镇里仁村,盘活土地资源,流转土地,创建现代农业高效生态果蔬示范区和农场。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种植了西红柿、苹果枣、百香果、甜瓜、苦瓜、尖椒等多个品种,从而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了多户农户参与,在家门口务工有收入,还能有土地流转分“红利”。

“生态果蔬示范区带动了40余户农户参加,其中有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里仁村村支书韦木调说,通过务工和入股,贫困户更多地分享到了土地经营的收益。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

图为拔贡镇下桥肉牛养殖基地。

“金城江区贫困村经济基础薄弱,村经济收入门路缺乏,在2015年底以前有48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为零。近年来,全区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收益、实施休闲旅游发展、产业带动等一系列措施,突破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瓶颈。”区委副书记、区长曾朝伦如是说。

据了解,2018年以来,该区为48个贫困村每村建设20千瓦装机容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项目,入股企业获得稳定的收益金。同时,该区还积极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帮扶资金等,全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预计全区12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均到4万元以上。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黄毅 韦福珍;编辑:罗艳江)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