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这名老战士,立了4次大功,却藏起勋章回村务农——“仁顶”山下故事多
新河池客户端 2019-06-30 18:18:38

  在天峨县六排镇,有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每到冬季,这里云雾缭绕,露结为霜,山上一片银装。过去,人们称这座当地最高的山为“银顶山”。

  清朝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银顶山”改为“仁顶山”,他们内心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子孙后代以仁厚治家,忠良报国,到达“仁顶”,做对国家和百姓有用的人。

  多少年来,这里虽然偏僻贫穷,但吟咏之声不断,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古训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仁顶山下的仁顶村,先后走出了150多名干部、博士生、大学生、战斗英雄等优秀人物,在当地成为美谈。

航拍仁顶村。


忠正当头 代代相传

  6月18日,记者前往天峨,探访这个当地有名的乡贤村。

  仁顶村现有286户1146人。从天峨县城到仁顶村,驱车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但山高岭深,山路逶迤。随行的六排镇党委书记韦丽告诉记者,当年公路没通的时候,县委组织部到仁顶考核干部,要走6个多小时的山路,一个来回就是两天。

  然而车子翻过十几座山岗,进入仁顶村委会所在地三脚屯,豁然开朗。这里郁郁葱葱,屋舍俨然,建设在村口的乡贤文化长廊特别引人注目,上面是仁顶村的“群英谱”。

  仁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龙昌元给记者讲述了“银顶山”改为“仁顶山”的旧事。他说,先辈们的美好愿望,代代相授,传承至今便变成了“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村训。

  龙昌元说,在他们的村训中,“忠”是最重要的,要求子孙后代不做昧良心的事,要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仁顶村先后走出150多个干部、战斗英雄、博士生、企业家,他们在各自战线上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便是战斗英雄张秀光。

张秀光照片。

  张秀光是仁顶村高架屯人,生于1914年,30岁时被国民党强征入伍。1948年,张秀光在辽宁黑山县率领21人部队起义,加入解放军第43军,并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解放后辗转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剿匪,后又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立大功4次(相当于现在的一等功)、小功3次。

  然而这样一位功勋战士,却在1954年退伍后,谢绝县里安排到县武装部工作,甘愿回老家当一名普通的农民。回乡后,他把部队里获得的荣誉勋章和证书锁在一个铁箱里,从未向外人炫耀,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未以此伸手向国家要过一分钱。

  张秀光的孙子张良书今年已43岁。他告诉记者,2000年他的母亲去世,2003年父亲患了严重的痛风,不能劳作,当时爷爷年近九十,瘫痪在床,家中还有年幼的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家里全靠他一人支撑。他曾央求爷爷拿证书到民政局申请点补助,被张秀光一口回绝:“比我们困难的人还很多,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张秀光的勋章。

  从三脚屯走出来的杨芳君是顶仁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学习,曾任河池地委委员、纪委书记。杨芳君为官清廉,公道正派,在当地声望很高。三脚屯都是杨姓人家,是清朝时迁移到这里的。杨芳君多次以他们的先祖、东汉名臣杨震深夜拒金的故事勉励后辈,做人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问心无愧。

  虽然张秀光和杨芳君已分别离世15年和6年,但言语和行为都深深影响大家,以忠正为本的村风不断发扬。目前,部分仁顶人在美国、北上广深等10多个大城市居住、发展,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单位的一把手,都能恪守官道,清政为民,造福一方。


孝善之风 拂过百年

  走进仁顶村,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干净。这里虽然没有高大华丽的楼房,但村中道路、各家门前都打扫得一尘不染。

  干净清爽是仁顶村的“外表”,但这里最值得外界称道的是民风淳朴。仁顶村团支部支书杨芳毅告诉记者,40年来村里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也没有聚众赌博、打麻将现象。六排镇人大主席、综治办主任樊义斌证实,和别的村矛盾纠纷不断不同,他上任3年多来,从来没有接到仁顶村矛盾纠纷的报告。

  百善孝为先。在仁顶村,孝顺老人、尊敬师长代代相传,蔚然成风。哪家孩子虐待父母,会被村里的唾沫淹没,抬不起头来。

杨芳义给母亲喂饭。

  6月18日中午,记者来到三脚屯杨芳义家中。58岁的杨芳义将99岁的母亲吴翠风从床上轻轻抱起,又小心翼翼将她放到屋外的椅子上。杨芳义一边轻言细语同母亲说话,一边给她喂饭。老人吃得很慢,有时会把嘴里的饭菜吐出来,喂一顿饭常常需要一两个小时。

  7年前,92岁的吴翠风下地打猪菜时摔了一跤,患上了脑梗,长年卧床。7年来,杨芳义和自家的几个哥姐轮流照顾老人,久病床前,也有孝子。吴翠风以前就是远近有名的孝妇,她的家婆患了严重的哮喘病,卧床八年,吴翠风背进背出,端屎端尿,悉心照料,让老人活到80岁。

  世代拂过的孝风,让老人得以安享晚年,仁顶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村,这里曾有两个百岁老人,她们分别活到110岁和102岁,都是前两年才去世。目前,仁顶村80岁以上老人有27个,90岁以上有5个。


再穷再苦 也要读书

  仁顶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山多地少,闭塞落后,但这里恪守古训,除了农务稼穑,男耕女织,读书就是最大的事情。家长们再穷再苦,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杨芳伦曾任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总监,是上个世纪90年广西新闻界的名记,也是天峨县第一个获得新闻高级职称的人,现已退休在家,专修族谱。杨芳伦回忆,自小家里穷,为了给几个兄弟攒学费,父亲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之时,还在龙滩山上砍木头。他把一根根木头滚到河边,然后绑在竹排上,顺流而下运到县城去卖。他们兄弟几个有机会读书,走出山门,小有成就,得益于父亲对读书的重视。

  杨艺是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生,现在桂林理工大学任教。她印象中最深的就是伯父杨芳君对自己的教诲。杨芳君虽然身居要职,但从不摆架子,每次回老家,都要把屯里的学生集中到一起交谈,勉励他们好好读书。杨艺和堂妹参加高考的前一天,杨芳君放下公务,专门跑到学校为她们打气。

  杨洗2011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现在青岛工作,就职于著名的企业万华化学。在浙大读书3年的过程中,杨洗勤奋好学,年年获得全额奖学金,是同学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学霸”。杨洗说,自己的父母都是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辛勤劳作,默默支持姐弟几个读书。

  苏厂屯的隆昌柒两耳失聪,妻子智障,家徒四壁,十分困难。然而他却咬紧牙关,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含辛茹苦供自己女儿和儿子读书。目前,大女儿就读于广西医科大学,儿子就读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对于他们家来说,读书是改变贫穷的最好方法。

  据统计,70年来,仁顶村共有90人考上大学,其中博士生1个,硕士研究生6个。在这样一个偏僻人稀的小山村,走出这么多大学生,确实不易。

仁顶村丹参产业基地。

  在脱贫攻坚中,当地政府因势利导,成立了仁顶村乡贤文化理事会,建设乡贤文化长廊和博物馆,通过乡贤文化助推脱贫攻坚。目前,全村发展蔬菜、珍珠李、油桃、丹参等产业2000亩,全村贫困发生率由当初的27%降到2018年底的4.2%。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 童永胜 通讯员 吴松波 杨怀宇;编辑:林郁婷)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