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跑出吕梁发展“加速度”
——我市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吕梁日报 2019-01-13 17:09:27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依靠科技创新,我市推广山西文水诚信种业公司自主培育的“诚信16号”新品种玉米种植,使玉米平均亩产达1500斤以上,让曾经靠天吃饭、苦于产量不高吕梁山区的贫困百姓实现了“仓廪实”。

依靠科技创新,我市建立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何满潮院士承担的“山西柳林矿区110工法技术推广与研究”,直接降低了巷道掘进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矿下作业安全,提高了煤炭回采率。

依靠科技创新,吕梁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腾讯云(北京)合作,努力打造国内先进水平的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

依靠科技创新,山西吕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中信国安社区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农产品销售与研发设计平台,使吕梁优质农产品通过中信国安社区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

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我市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人才支撑,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聚人才增投入——

提高科技创新源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

资源型地区的历史定位,既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成为我市创新的桎梏。为了跳出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我市首先力求在思想上进行突破,在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把科技引领、人才支撑作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基石,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而制度创新,首先成为科技引领的有效保障。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吕梁市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意见》《吕梁市开发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吕梁市国家数据产业园优惠政策》等,对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从政府人才补贴、科研经费和其他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积极投身创新创业,为我市科技人才引进企业创新发展创优了环境。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我市出台了《吕梁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若干措施》,鼓励民营企业致力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为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数据显示,2018年市级层面投入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市(县、区)配套,作为对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经费和人才补助资金。其中,市级专项资金对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交城新天源企业院士工作站、临县红枣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给予了各5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对煤焦化、钢铁冶炼、有机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白酒、智能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引进的60余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别给予20-4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投入不止于资金。为了解决企业人才上的缺口,市委、市政府积极“走出去”,与中国科协、北航、北理工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李正印,市长王立伟倾情推介吕梁,通过举办“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山西吕梁(环渤海)、(环长三角)、(环珠三角)招商引资暨人才技术合作恳谈会等,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进人才和技术成果。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市企业以协议方式引进各类中高层次科技人才310多名,企业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达到16.7亿元。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首席科学家邓中翰等64名院士专家被我市聘请为“吕梁转型发展专家(顾问)”。李正印书记、王立伟市长每次都亲自为院士专家颁发聘书。

同时,市委、市政府将科技投入、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列为党委政府责任制考核内容,跟踪督查,奖罚兑现,强化了科技工作的执行力。

强化科技引领——

让创新成果助力脱贫攻坚

金秋时节,丰收在望。

在孝义市高阳镇千亩核桃示范园,一颗颗又大又圆的核桃挂满枝头,丝毫没有受去年倒春寒的影响。这是由孝义市政府引进的山西省林科院王贵,多年在田间实验室潜心选育的“抗晚霜”新型优质核桃品种“孝核一号”,这个品种的核桃不仅抗御了今年春天的严重冻霜,挂果率在70%以上,且含脂肪、蛋白高,果实壳面光滑美观,核仁味香而不涩,在脱皮,清洗,风干的过程当中,破损率低,市场价值极高,并开始大面积推广。

在文水县胡兰镇大象村,农户石世祥种植的5亩“诚信16号”玉米,同样尝到了科技助农的喜悦。他的玉米亩产平均达到861公斤,比一般的玉米品种亩均增产55公斤。

而位于吕梁北部的兴县蔡家会的山地里,金黄饱满谷子长势喜人,广大农户手握镰刀正在忙碌地收割,心里乐开了花。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绿色小米、大明绿豆、红小豆同样经过良种繁育,累计带动贫困户1500余户,户均增收4500元。

吕梁大地处处弥漫着收获的喜悦,源自于我市在脱贫攻坚中,坚持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汇聚。

精准扶贫以来,我市积极实施“三区”人才支助计划,共选派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1000余人次服务10个贫困县,下达经费1560万元。“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承担了176个科技成果示范引导项目,实地开展科技服务培训。今年共推广转化市级以上科技成果90项,开展科技现场培训61场次,受训群众近万人,一批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生根, “三区人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还引导吕梁本土企业家主动“取经”——兴县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国定贫困县兴县的杂粮类龙头企业,由于品种、质量、栽培技术不统一等原因,每年的原料质量不稳定,山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派的“三区”人才杨成元率领的“杂粮团队”,不仅为其成功建立了晋谷21号、肾型大豆晋豆21号、汾绿豆6号良种基地,还培养了贺虎平等5位乡土人才,如今,新品种、新技术、高质量种子的自我生产,使该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小杂粮”名副其实地带动了“大产业”。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临县红枣院士工作站的李文华院士,承担着临县红枣品质与土壤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对临县红枣品质与土壤质量开展化验检测研究。

岚县马铃薯专家工作站的专家白小东,承担着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不仅选育适宜本地区生态条件的马铃薯新品种,还研发出旱作节水、化肥减施增效、病虫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

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石建森研究员、张红刚助理研究员在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示范,通过引进和培育高产抗病优良品种和工厂化示范制棒、接种、恒温发菌技术,科学解决香菇生产技术瓶颈,有效提高了夏菇产量。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王巨成承担的“沙棘全果素开发”,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将全果素与食用乙醇分离,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在精准扶贫中,我市还积极寻求与中国科协、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北航、北理工合作,市领导多次带队赴京拜访交流,在电商人才培训、扶贫产业发展、吕梁山护工输送、大数据人才培养、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展开深度合作,助力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致力成果转化——

让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

一边是大量科技成果在实验室“沉睡”,一边是“饥渴”的企业找不到新技术。科技成果“入市难”问题,曾经成为制约科技发展的顽疾。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打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人才、项目、基地统筹、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贯通的组合拳,使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技术成果在我市落地生根。

在煤化工行业,孝义金岩集团在建设100万吨/年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乙醇联产LNG项目中,引进上海戌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全球独家专利,国内首套合成气中高压羰化制乙二醇技术,同等规模生产能力下节省20%的投资,能耗降低40%,各项环保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山西宏特煤化工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对现有炭纤维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引进美国海波公司全球一流技术,对针状焦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为高性能锂电负极材料装置,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氧化铝行业,离柳集团与北京格鲁资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年处理1万吨煤矸石、粉煤灰、铝土矿渣资源化综合利用核心生产装置提取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技术示范项目已经启动。经国内知名专家评审认为,该技术工艺能够从低铝硅比原料中同时提取二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具有回收率高、产品质量高、能耗低、成本低、附加值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工艺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装备制造领域,由中国机械总院郭杰教授和吕梁学院熊继军教授作为牵头技术专家,山西新龙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山西方山新星冶炼集团、庞泉机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交城新龙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吕梁学院、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等15户企业院校为联盟成员单位,组建吕梁煤机装备维修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行业共性关健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推动成员单位生产检测、试验、认证、通用设备设施共建共享,对液压支柱、乱板机进行新材料运用和智能化技术开发。

在大数据云计算领域,“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己经形成,全市14个大数据项目已经落地,浪潮集团、京东集团、快成物流、中天信、山西云时代正与我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对接,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加快。

在生物医药行业,山西交城新天源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陈芬儿教授联合开发的抗病毒药物泰诺福韦是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特别是因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药物中间体,其工艺技术路线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引一项成果,兴一个企业,拓一个产业。

而要让好成果更多“落”在吕梁大地,搭建承接平台至为关键。

为此,我市与科技日报社携手开展“百家院校科技成果走基层”活动,邀请国内著名高校院所的知名专家深入我市各县(市、区)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对接,现场为企业技术难题把脉会诊。并与北京中科梧桐网络科技公司共建国际人才共享中心(吕梁)工作站,建设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31户高新技术企业。市政府与吕梁学院共建的吕梁山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被省认定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实现我市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山西中磁尚善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山西赛区)获得第一名。交城县经科技部考察评审,被认定为山西唯一进入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示范县市之列的县市。

一个个强化科技引领,加快转化的成果,一项项推动创新驱动持续深入的措施,有力带动了扶贫攻坚和产业转型,改革开放40年以来,已经在吕梁大地呈现蓬勃活力。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动下,在下一个40年,科技创新这一发展新引擎必将催生更强劲的动力,牵引吕梁经济社会劈波斩浪、稳健前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