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程”也重“艺术”的主旋律电影
——观电影《又是一年三月三》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迅 2019-01-12 11:25:28


由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影片《又是一年三月三》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这是一部饱含深情的主旋律电影,在艺术性、地方性、民族性的融合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无论是编剧、导演的理念,还是演员娴熟的演技都令人耳目一新,从一些场景和细节的安排设置中可见剧组的整体素质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毕竟,艺术质量上乘的主旋律题材电影在当下来说是不多见的。那么,与其他主旋律题材影片相比,该片究竟在哪些方面可圈可点呢?下面从编剧叙事理念的角度谈谈这部影片的创新点。

电影《又是一年三月三》海报


主旋律叙事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难题。作为主旋律电影,演员的入戏是比较有难度的。这部影片中,演员角色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编剧在叙事艺术上的创新。编剧打破了主旋律电影的固有套路,使通常那种说教的模式让位于人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又来自导演、编剧的艺术构想,一种思维和视角的新尝试。

主旋律电影容易流于说教式的宣传,而把艺术质量和观众感受放在一边。这源于编剧简单迎合时代主潮的叙事理念,追求影片的时效性和新闻性,而容易忽视在艺术结构和审美机制方面的经营。确切地讲,编剧的电影叙事观念走时尚化、新闻化的路线,通过“事件”过程事无巨细的呈现,回应当前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 《又是一年三月三》是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编剧观念的反拨,改变了以往电影剧本重“过程”轻“艺术”的叙事理念。

叙事视角上,编剧以立体化的视点建立他对中国社会重大事件的认知框架,摆脱了主旋律电影通常以平面化视点观察现实生活的讲述模式。换句话说,编剧对意义深度的追求让他的思考向后延伸,将当前下乡扶贫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纳入到整个当代中国改造农村的文化认知体系中进行考察。 《又是一年三月三》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编剧力图搭建基于历史感的逻辑链条,于是,把片中第一书记黄永华参与精准扶贫和40多年前其作为知青下乡的经历联系起来,建构起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逻辑性和历史感。影片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民族的、伦理的、乡土的、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元素集纳于一体,这有助于立体化呈现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生态和人心向背,加深观众对历史的整体性认识。

叙事策略上,编剧没有陶醉于主旋律的宏大场景叙事,而是走到主旋律叙事的背面,去探究那些人性的秘密,破解那些情感的符码。历史的维度构筑于两个时代改造农村的不同方式以及这个过程中人性的裂变过程。精准扶贫是当前热门的创作题材,无论是文学领域还是影视领域,都不乏作品问世。然而,细细看来,这些作品更多是呈现下乡干部精准扶贫的细节和过程,而对乡村社会结构变化、农民以及扶贫干部的心理状态等方面却有所忽视。显然,《又是一年三月三》改变了主旋律影片“见事不见人”的叙事格局,编剧没有把主要镜头对准打穿山洞、饮水进村的具体过程和细节,而是通过黄永华与杜鹃的爱情故事,将扶贫叙事融合到知青情感叙事之中,又通过莫大山这个关键人物启动观众有关历史的想象。如此,就避开了关于扶贫政策的赤裸宣教,为故事内容注入了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叙事结构上,扶贫叙事与情感叙事相结合,张扬了电影叙事中基于人性的艺术魅力。镜头穿插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闪前闪后,相互辉映。上世纪70年代知青黄永华下乡改造,几十年后,他又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怀着感恩之心重返当初支边的地方,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如今物是人非,以前的恋人杜鹃变成一座坟。那段岁月中的恋情,通过主人公的回忆不断切换到现实画面中,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片追随黄永华的视角,在与旧地故人的重逢中透视时代变革。两个时代通过黄永华的人生历程连缀起来。上山下乡运动中,莫大山替黄永华代罪受过,才有了黄永华上大学的机会,让他以新的身份重返旧地。后来黄永华才发现,当年的恩人莫大山与杜鹃结合了。为了引水进山,就必须打隧洞,这又牵扯到杜鹃迁坟的伦理问题。这种结构安排和情节编织,既扩充了主旋律电影的信息容量,叙事流畅、故事紧凑,又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知青下乡那段恋情是整部电影最激动人心的画面,丰富了主旋律电影的情感内蕴和艺术含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