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县西交子村:“懒汉”变形记
吕梁日报 2019-01-07 11:02:24


     

“咚咚咚、咚咚咚……”天刚蒙蒙亮,家住交口县桃红坡镇西交子村的宋秀芝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从睡梦中惊醒。“谁?”“我,双狗,快起床,我来收平菇了。”门外应声的人大声叫唤道。自从到了蘑菇采摘旺季,许多和宋秀芝一样的菇农,每天早早的都会被同样的声音叫醒。这个“扰民者”便是西交子村出了名的“懒汉”——韩双狗。

以前,他曾是众人眼中的“懒汉”


西交子村位于交口县北部山区,总人口298户872人的村子耕地面积却只有1121亩。境内地广人稀,资源匮乏,受高寒气候影响,农业产业匮乏,农田广种薄收,群众生活困难,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344人,是全县46个整体贫困村之一。农闲时节,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坐一起打扑克、搓麻将、唠闲嗑……成为村民以往平日生活的真实写照。不愿外出打工的村民,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本来不怎么宽裕的生活就变得越来越拮据,人情礼跟不上,学费交不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懒汉”思想成了村民脱贫路上的绊脚石。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西交子村从2016年开始发展房前屋后种香菇的模式,启动了第一批25户贫困户种植香菇示范户,建成出菇大棚29个,种植香菇19万棒。尽管如此,许多村民还只是观望,不敢尝试。

今年53岁的韩双狗,早年父母双亡且单身,加之身患银屑病常常被人疏远,为此产生的自卑感愈加使本就好吃懒做的他自暴自弃,常年游手好闲,生活一直靠政府接济、邻里帮扶勉强度日。

“老韩过去给我找的麻烦太多了,没事干就找我要钱,没有这个了,没有那个了,给了钱不到三天就又来了。让他打工吧,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一拿到钱就不干了,没有一点上进心。”说起过去的韩双狗,西交子村支部书记王正义摇头叹气。韩双狗的懒惰,不但让村干部没有办法,而且只要提起他,村里人没有不摇头的,甚至见了他都要躲着走。“种地吧,种的几分地也种不成,懒的就啥也不干”“50多岁,整天无所事事。一到饭点,就东家西家的舀饭吃”“懒的不挣钱,还到处赊账、赖账,时间久了也就没人愿意卖东西给他了”……整个村子里,田间地头都流传着他“敞亮”的名号,韩双狗是个“懒汉”的声名越播越远,而“穷根”也越植越深。

由于没有正事可干,韩双狗的生活异常困难,因而他也就成了政府关注的对象,按程序被识别为“发展动力不足、意愿不强”的贫困户。村里的面貌一天天在改变,村民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而韩双狗的情况让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他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更重要的是治愈他的懒病。镇村帮扶干部三天两头的就往韩双狗家中跑,坐一起聊天,并从生活上经常接济他,这让韩双狗终于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为了让其真切体会到蘑菇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村干部便先让他在村里成立的惠泽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当每每亲眼目睹同村香菇种植户售菇增收,第一次坚持务工26天的韩双狗“眼红”了,在拿到合作社发放的2600元工资后,他又一次找到了村委干部。“我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菇棚,我要自己打理,我也要自己采菇卖钱。”当他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村干部后,村委办公室瞬间沸腾了,大家用惊讶的眼神扫视着眼前的这位“懒汉”,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好好好,你需要,我们就支持,全力支持!”

在村支书王正义和第一书记张海峰的帮助下,2017年6月的一天,韩双狗房前一个占地60平米的菇棚平地而起。建棚初始,王正义还是不免有些顾虑,“万一建好棚以后,放进棒子,他不好好去管理,也是等于咱的帮扶是失败的。”

然而让大家想不到的是,自从村干部给他盖起了大棚并手把手教他如何种植和培育平菇的各项技术后,韩双狗一改往日的生活习惯,每天除了做饭吃饭,几乎整天都呆在家里,认真细致地打理着他的一棚蘑菇,不是为准备出菇的菌棒解口洒水,就是观察大棚温度湿度,毫不含糊,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每弄一件事情一定要弄成,弄不成人家就会看笑话的,以后就啥也弄不成了。”韩双狗底气十足,他要干出一番“事业”给全村人看。


如今,他成了劳动致富的“神话”


就这样在村干部的帮扶下,韩双狗还真不负众望,不但蘑菇长势好,而且还卖的不错,有了长足发展的致富产业,韩双狗再也不是一毛钱都挣不到的懒汉了,每天都有菇采,有钱挣,而且乡亲们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他可是勤快了,半夜十二点还在棚子里,早上四五点就开始采摘蘑菇”,“变了,变了,是变了,还有收入了”……如今村民都这样评价着韩双狗。重拾信心的韩双狗在村里又重新抬起了头,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把自己的菇棚真正变成一个旱涝保收的“小银行”。

当韩双狗拿着靠自己的双手赚来的“第一桶金”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一次采菇,采下来我卖了一百元钱,我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到了属于自己的钱,得到了享受,真高兴”。2017年,在韩双狗的精心打理下,他所拥有的平菇大棚为其创利增收了3000多元。

2018年村干部又投资3000元在韩双狗家房前建了一个800棒的香菇棚,通过产业使其增收了5000元。尝到甜头的韩双狗,生活也因此开始变得有了规律,在出菇的5月初到10月底每日清晨都会在五点起床开始采菇,然后把新鲜的平菇运送到县城,涮锅店、小吃店、沾串店……都会看到他送货的身影。日子久了,由于他的平菇价低新鲜,商户间口口相传,销路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宽,他自己的平菇开始供不应求。头脑灵活的他,开始在本村,甚至外村当起了平菇“收购商”,干起了“倒卖”平菇的营生,既充足了自己的货源,又省去了其他平菇种植户自己卖货的麻烦。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场景。

为了提高送货效率,他将自己的摩托置物架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置物架由原来可以放两筐平菇增加到了可以放八筐。每每送货回家后,他总会把自己的每一笔钱细细清点,然后悄悄藏起来,因为他有一个计划,来年要换一辆三轮摩托,这样可以送更多的货,赚更多的钱。

如今,在西交子村再提起韩双狗,没有一个不点赞!细数过去一年的收入,韩双狗满面春光,琢磨未来,他也是志得意满:“我明年还要建一个蔬菜大棚,种上些生菜、油菜,给商户送平菇时捎带的送点新鲜蔬菜,多挣点钱,娶个老婆,这样我的日子就会过得更好!”

西交子村“懒汉”不懒的变化,是该村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在“智志双扶”的催化推动下,西交子村“韩双狗”们争相由“懒汉”向“勤快人”蜕变,他们懂得了憧憬,拥有了勇于创造美好生活的自信和志气,他们正坚定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迈上自己参与奋斗的致富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