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伟:好“柿”源自勤奋来
2018-12-29 21:44:48

图为杨彦伟(右一)在与技术人员进行种植交流。

每段创业史的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日夜奔波的苦痛。柳林县正兴食品公司总经理杨彦伟也不例外,他常把马云的话挂在嘴边:“在一个聪明人满街乱窜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聪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掷,一条心,一根筋”,而他就是那个一根筋的人!

对于农村人来说,一旦进不了高校的门槛,则只能学一技之长来生存。杨彦伟是柳林县穆村镇人,高中毕业后,子承父业,承揽水暖安装活。不安于现状的他,在不舍弃这一项目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发展好第二产业?杨彦伟陷入了迷茫。

冬日的某天,妻子在炒菜时发着牢骚说,“看看,这西红柿就像石块,怎么炒也不烂。”没想到看似无意中的牢骚却给他带来了灵感,他想,既然大棚西红柿生硬无味,那就把口感沙甜、营养价值高的山地西红柿做成西红柿罐头,既能当饮料喝,还能与其它菜肴搭配,方便又快捷,以此来填补市场空缺,满足市场需求肯定错不了。经过深思熟虑后,杨彦伟决定去放手一搏。

好“柿”多磨, 知难而上

目标确定后,他于2014年按家庭手工制作流程,以小作坊的形式投入山地西红柿罐头的试生产。效果得到肯定后,2015年起集中筹备各项工作的展开。

产品要立足于市场,就得以质量求生存,从产品的源头抓起,大力发展旱地种植户,施用农家肥,用跟进的方式进行培训技术指导。其次,需要在生产设备上狠下功夫。为此,他先后辗转于北京、山东、四川、上海等地后,却发现,其相关的配套设备体积大,清洗粗糙,根本不适合运用,再加上费用高昂买不起,

无奈之下只得自己改装研发,先绘图,后请有关专家指导帮忙,白天忙于水暖工程业务,晚上当别人都已进入梦乡,他却与每个疑难问题较上了劲,草图画了一张又一张,样机坏了一台又一台。不锈钢材料贵,就先用铁皮以及镀铬材质替代。通过呕心沥血,攻坚克难,除巴氏灭菌机花掉三四十万购买以外,还改装研发了滚筛旋转精洗机、去蒂去疤机、杀青机、厌氧熟化机,其中厌氧熟化机已经申请了专利。

诚信做人,心想“柿”成

2016年,真正进入到了山地西红柿产品的攻坚生产期。刚开始由于空气隔绝不好,常常会发生氧化现象 ,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都变质,经过打问好多专家,杨彦伟又进行了设备修整,终于心想“柿”成。但由于改进设备影响了加工期,所订购的西红柿没能及时加工,情急之下,杨彦伟只能用三轮车将西红柿拉到市场上低价叫卖,还为顾客送货上门。

这一过程,看似赔了些钱,但也赢得了诚信。虽然2016年只完成了30多吨加工成品的销售,但生产中所有的障碍都得到了排除,还注册了“农白德”山地西红柿商标,正式成立了正兴食品有限公司。

开拓“柿”场,迎难而上

为了打开市场新局面,正兴食品公司组织员工在太原市从摆地摊开始,零售之余,不断地向路人耐心介绍产品的特性,并免费品尝,时间久了,就有不少回头客争相前去购买,并由衷地称赞道:很多年没有尝过这个味道了,色泽鲜嫩,口感沙甜,原汁原味,跟小时候吃的没有什么两样!

在赢得了一部分顾客后,正兴食品公司又开辟了太原办事处,向市场积极推介代理销售,至2017年底,仅太原一手店代理就达60多家。现在正兴食品正在以良好的态势向全国各地辐射扩展。

“柿”业有成,助推脱贫

“农百德”山地西红柿以良好的口碑赢得市场的同时,对助推脱贫攻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家沟乡王家塔村的养猪专业户高晋飞兄弟三人的农夫源天然食品开发公司,石楼县龙交乡苏喜君的冠通食品公司都购买了山地西红柿的加工设备,以代加工方式建立了生产基地,扩大了生产规模,保障了供货需求,解决了当地种植户运输远的难题,同时也提供了闲散人员以及上了年纪不便出行的劳动力的就业保障。

去年,在高家沟乡种植培训期间,成家庄镇有名的贫困村双洼村并没有接到培训通知,但村主任王保俊却组织了三十多个贫困户及时赶到现场要求接受培训。听课完毕,当场签约订单,并种了十多亩,收获十多万斤西红柿,再加上每亩800元的扶贫产业补助,不仅脱了贫,更看到了今后的希望。

“山地西红柿是家乡的味道,收藏了很多人的记忆,在做好、做强、做大的同时,我们还将开发苦菜、蒲公英等系列产品,把市场进一步拓展、扩大!”面对未来,杨彦伟信心满满地说。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