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黄岭古亭
闽北日报 2018-12-27 16:02:57


光泽县的黄岭古亭,是清代的名亭,建筑风格别具,造型美观,古朴自然,为该县目前保留下来最完整的古亭建筑之一。

黄岭古亭,位于光泽县城西20多里的吴屯村与高源村交界的黄源岭。黄岭,山峰不算高,海拔约600多米。因为过去黄姓人在山下居住,这山岭是黄家人的山产,所以有这个名称。这里地处两山夹口,青山连绵,层峦叠嶂,一条长长的石阶古道宽约1米,逶迤其间,盘山而上,穿亭而过。据有关资料记载,此古道为过去江西资溪一带商家进福建光泽和福建光泽商家去江西资溪的一条主要商旅通道,每年有大量的大米、食盐、糖、布匹、山货、海产品从这里来去,由于路途长远,山道崎岖,所以在这里建个亭子,供人们旅途休息。亭子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由当时的县令倡导,附近村子乡民集资兴建而成。由于立于名山和主要通道,建筑风格、造型和所处的位置,在当时这一路很有名气。

走约近一个小时,拐过一个个山口,绕过一个个山岭,黄岭亭就在高处的夹口处屹立。

该亭在岭口当道而立,路从亭中而过。坐东朝西,西面是朝江西方向。亭长约8米,宽约5米,高约5米,正门朝西砖雕砌成门楼,呈三叠檐式,上有牌匾(匾题后被人用泥巴糊了),高约7米。后门为古城堡式,也有砖雕门楼,较正门略低。亭门宽2米,门框砖砌案角,互相对称,保持清代建筑的风格。古道从亭门中穿过,可行板车、独轮车。亭内两旁墙体下砌一米高的花岗岩条石,上面用古方砖格式立砌,中填黄泥,厚达一尺左右。牢固坚实,可抵山洪和山体滑坡冲击,因而能历经二百多年风雨而不坏。亭内南北两侧靠墙是条石排成的石凳,供人休息。地面鹅卵石铺成,接门外两面古道条石。亭顶为山墙式,中间两架山梁横过,主梁下有木雕莲花架托。梁中画有八卦阴阳图案和亭子兴建情况的文字记载,字迹入木,清晰可见。两旁侧梁排列,上铺钢瓦,外顶正中一溜砖砌山梁横过。亭子前后一体,建筑工艺精巧,而区别于人们通常所见的简单低矮路亭。从两头路上仰望,亭子高高矗立,巍然壮观,俨然是山野一道独特的人工古建筑景观。

俯视亭外山下,都是花岗岩条石和鹅卵石砌成的古道,据说过去有数千米长。后历经年代久远,只有亭前后上下几百米保护完好,其它路段都只剩下断断续续的路面,古人当时建这山道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可谓巨大。石阶道上都印有深深的独轮车和板车车辙,石面都被脚板磨得锃亮,可见当年商旅之人跋涉这山道的苦辛。这亭建在顺于岭口,两面是青山夹峙,山林蓊郁,山风从亭中而过,非常凉爽。

黄岭古亭历经二百多年,是光泽县内目前保留下来最完好的古亭建筑之一。只是岁月的风蚀雨侵,亭外墙的方砖被风化得斑驳陆离,凹凸不平。而且布满了青苔,青藤垂挂,加上两旁山岭树草环拥,整个亭子都包裹在一种青色之中,让人更添一种古朴自然之感。这一带人历来爱惜它,注意保护它,时时有人组织募资修缮,所以亭子得以保留下来。现在,县文化部门也进行评估,考究其应有的历史价值,列入县文物保护的范畴。县旅游部门组织人员重走这条古道,搜集整理沿途的民俗风情、人文传说。高源村和吴屯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也对这条旅游文化遗存进行了保护,准备全力打条名亭古道。每到周末,不少户外爱好者还会到这里进行山地有氧运动,同时观赏这个古时的名亭,感受古人旅途的艰辛。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在亭中坐着,想着,不知不觉已日西下。黄岭古亭不仅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还是后人寻找到了一处心灵安憩的地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