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破局,让新时代鼓曲焕发青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伊增埙 2018-12-14 15:01:18

陕北说书盲艺人韩起祥教女儿韩应莲学习演奏

    献艺于商业舞台、散见于民俗节庆公众活动的鼓曲,具有通俗文学和民间音乐深厚积淀,多年来,其寓教于乐的教化和审美功能,既有方向明确,发展得力的一面,也有受到干扰,异化挫折的一面;既有与时俱进的日益丰富强劲,也有大局急速变化中的不适应。当前,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文化建设中,民间鼓曲如何理解时代的使命、人民的期望,扬长补短,践行应有的历史担当,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但首先是自身兴废的命题。

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一论断为解析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向,也为民间鼓曲前景的研究、探索,打开了新的思路。

传统曲目的积累与内涵

回望清朝末年,京城原有的子弟书演唱式微,但留下了一大批可供借鉴移植的优秀书目,从农村流向城镇的鼓曲,由此进一步丰富了题材内容和艺术际遇,并和从府邸走出的八角鼓曲一起,进入娱乐场所。在京津等北方语系地区,应对平民大众文化需求的许多曲种,蓬勃发展起来,数以百计的取材于历史故事、文学名著和民间传说的传统曲目,以多样的体裁形式,传承了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精神,倡导了奉献牺牲、抗恶拒邪的品德,播布了乐观愉悦的生活智慧。在民间鼓曲的发展中,作出贡献的既有文人雅士,如韩小窗、溥叔明,以及辅佐刘宝全的庄荫棠等人,也有才华洋溢的草根艺人随缘乐(司瑞轩) 、德寿山,还有一批从民国时期业余创作、解放后转向专业的作者陈寿荪、姚惜云等,他们以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风格熔铸曲词,通过艺人二度创作的演唱,演绎了各式的人间甘苦悲欢离合,展示了千姿百态的性格形象,推动了民间通俗说唱艺术走上舞台,形成高峰,影响深远,既是当时普通民众时代思想的真实流露与体现,又寓民族美学思想意识和娱乐功能于其中。诸葛亮、岳飞、杨继业、包拯式的忠,周遇吉、花木兰式的孝,祢衡、徐母、苏武式的节,关羽、秦琼式的义,兰瑞莲、俞伯牙式的信,孟姜女、林黛玉、王二姐式的情,雪艳、李慧娘、费贞娥式的仇,苏三、杜十娘式的怨,柳陆景式的大悲大喜,其文化气韵与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相承、相近、相通,使人们得到精神滋育、心灵抚慰和审美满足。

从清光绪年间到1937年7月,仅上海各书局出版的石印鼓词,见之著录的,据《中国鼓曲总目》记载就有923种,现存426种,这些通俗明晓的鼓曲,与评书、戏曲一起,在上世纪前期的广大地域,成为社会教化和娱乐大众的重要选项。以京韵大鼓(通常是曲艺演出中“攒底”的曲种)为例,据1939年北平广播电台统计,当地25位京韵大鼓演员演唱的传统曲目总数,剔除重复、异名部分,多达85段。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 1949年流行的京韵大鼓传统曲目有95段,其中三国题材占了26 %。单曲演唱频率最高的,以人物区分,首先是历代皇帝尊崇的关公,其次是赵云、诸葛亮,骂曹的徐母、祢衡等。此外,影响较大的还有西厢、红楼、水浒、西游、聊斋等名著改编。总体说来,旧时代对历代名篇或传说的改编,抨击了政治黑暗、社会不平,阐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对封建伦理、三纲五常,则通过各种类型人物的修养智慧,交错着维护与批评。

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鼓子艺人演出

革命时期鼓曲的利钝与兴衰

上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文明神经末梢的北方鼓曲,在反帝反封建时代洪流中,也迈出了迎新的步伐。民国初年直隶省天津有个社会教育办事处,作为刚刚推倒几千年封建帝制的新政权,建立专门机构,以移风易俗、文明进步为推荐普及的标准,开展了以社会教育为中心的,包括编印通俗鼓曲在内的各项活动,以通俗的文艺说唱助力于社会治理,开风气之先,一时影响很大,许多地方政府相关机构纷纷仿效,出版通俗书刊,开拓娱乐市场,使抨议时弊、鼓吹革命的说唱文学,第一次得到政府和舆论的公开支持。

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民间说唱艺术无可依傍、自生自灭的命运。从此,鼓曲不再是专门演唱古代故事的艺术,而是同中华民族百年来的灾难、屈辱、抗争,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尽管艺人和受众对此未必有明确的意识,但唱曲与“现实”毕竟结合在一起了。在《中国鼓词文学发展史》中记载的清末民初上海石印鼓词小说现存简目中,大量鼓词以时事新闻、名人传记,以及针砭时弊、揭露腐败为主题,这些新题材的鼓词,由于时代局限,对于侵略压迫的反抗,对和平光明的追求,对黑暗不平的谴责,虽然处于某种朦胧混乱之中,民主主义的意识、改造社会的情志也尚在萌芽状态,但毕竟在通俗文艺中带了头,而且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大学里顶着“损贬斯文”的帽子,开了研究民歌、谣谚、俗曲的课程,报刊也对鼓曲竞相评论,臧否其艺术效果和是非善恶。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以及“七七事变”后正面战场,特别是战事激烈的冀、察、江、浙,以及武汉、长沙等地,掀起了全民抗战的高潮,为民族解放战争鼓角齐鸣。许多文化名人、职业艺人、初试写作的爱国者,为抗敌御侮而投入包括鼓词的文艺写作。笔者曾在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等处,检索得到抗战时期编印的鼓曲全文19段、摘记38段,共57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教育部的民众读物编审委员会,重庆的国民图书出版社等,以及一大批进步的出版社、书店等,纷纷展开抗战的宣传,各种通俗读物、小型丛书等,刊载了大量鼓曲类作品,其取材多是抗击日寇的各个正面战场,写作手法多是具体战斗故事的纪实,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鼓动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气节和伦理大义,真实朴质地讴歌了抗战军民同仇敌忾、慷慨赴难的感人事迹,在唤醒民众、激发人们爱国精神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1938年后正面战场失利,大片国土沦陷,政府被迫迁都,从事群众性抗日救亡的许多文化人颠沛流离,艰险无助,鼓词创作和出版的热潮又转向萎缩低迷。而与此相映照的是,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鼓曲,与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进程同步,渐趋活跃。1940年,毛泽东在延安首次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什么人”和“怎样为” ,成为革命文化的主题,推动了新鼓词的发展。此后,著名的鼓书艺人韩起祥、王尊三成为领军人物;八路军联防政治部宣传部,也提倡连队的文娱工作要利用民歌小调,以及快板、大鼓、拉洋片、坠子等,并在《连队文化丛书》刊登鼓词。伴随着抗战胜利和三年解放战争,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说唱,在通俗文艺领域渐成主流;以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崇高理想,给民间艺术注入了思想的活水,铸造了革命文化不朽的灵魂。随着党领导的革命步步胜利,各个鼓曲曲种在时代的荡涤中,陆续走上了剔除糟粕、精益求精、承上启下、弃旧图新的新路。

木板大鼓庞凤成派第八代传承人唐贵峰在农村演出

鼓曲的砥砺前行与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鼓曲,贯穿着执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自觉性,反映着各个时期国家的变革,歌颂了时代的英雄和美好事物,鼓舞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近年一些重要的濒危鼓曲曲种,在“非遗”相关工程中得到挽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和某些方言地区的鼓曲类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拓,更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鼓曲艺术为群众服务的战略远见,以创新的力度及其成果论,北方似略输南方。如具有代表性的京津地区北方鼓曲,早有衰退的预警, 30年来蔓延深入,迄无转机,一些重要曲种现已唱者零落,后继乏人,许多传统曲目无人加工传续;商业演出日趋萧条,参与公益服务的力量、质量,也都愈见支绌。一些新创鼓曲缺少精品意识,开掘时代主题、人性人情不深,构筑艺术形象的色彩力度不厚;或虽有较好成就,因行业习惯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未能在重视和鼓励下,打造成经常上演的保留曲目。另一方面,被群众认可的经典传统曲目,由于具有“活保人”的效应,又兼有“非遗”的助力,侧重的宣传、展演渐成轻车熟路,甚至被利用于实现政绩功利、带火市场经营;而演员在行业衰退的压力下,为争取出场概率、名利机遇,难免削减了精益求精的努力,淡化了创新的冲动激情。有些曾经脍炙人口的曲目,其故事内涵,人文情怀,价值取向受时代的局限,艺术的想象与力量已被稀释、消解,难以唤起当代观众的共鸣和感动,演唱赢得喝彩的,往往只是单纯调笑或炫技性的小段,为人称道的多是行腔技艺、颜值台风。

当下我们网民数量巨大,作为现代娱乐主体的城乡中青年,大量使用各式电脑和手机,从农村与城镇的互联网普及率、网民年龄和学历的结构看,他们对演艺文化的需求已经发生极大变化。打开报刊电视各类媒体,满眼是繁花似锦的娱乐节目和歌舞戏曲。而鼓曲的演出,生动活泼的现实内容偏少,说唱审美与观众的生活拉开了距离。在社会发展的规律运行中,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反映,又是鼓曲流变,浴火重生的挑战和机遇。鼓曲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的平衡中,如何接受时代的引领,坚守立足的基层,培育、服务于新的受众,或可考虑从如下方面破局:

一,改革的旗帜要鲜明,保证鼓曲的前进方向。在曲目建设中,根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决定培育、提倡、扶持、发展的力度。对待传统曲目与新创曲目,应有积极价值的区分和引领,向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题材、情节、语言、趣味倾斜。

二,坚持鼓曲本体特色,推行体制机制创新、活动方式创新、艺术劳动创新。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改善评价体系,把培育和服务于新的受众放在突出位置;倡导以通俗的大众化的形式,塑造富有人性人情感染力的典型形象,发挥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功效。

三,传承创新培养人才。各曲种要根据自己现实的处境条件,厚今续古,制定扶植现代题材创作、重视传统鼓曲演唱质量,以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的规划。鼓曲传承无论采取院校专修、短期培训,还是传统拜师的形式,培育人才都要强调心系群众,德艺双馨。

为了鼓曲的传承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艺术教育和研究单位,以及各类曲艺学会协会、专业院团,从理论政策、学术思想、专业技艺、文化市场,以及职业管理等各个方面,长期以来进行的努力探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相信未来与鼓曲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实处着力,领引新风,鼓曲事业一定能焕发青春,在新时代作出应有的担当与贡献。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