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慧昌:民族音乐的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高艳鸽 2018-12-12 09:14:12

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


    今年9月份,香港中乐团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今年在内地的巡演,将以“音扬大川”为主题的音乐会,带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座城市,首次走进内地的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曲库里有2300多首丰富曲目的香港中乐团,此次将中国传统民乐和现代大型作品《茉莉花》《大得胜》《古槐寻根》《唐响》等带给内地观众。成立于1977年的香港中乐团,被誉为“民乐翘楚”和“香港文化大使”,它40多年来走过的道路,艺术创作的理念,取得的成绩和收获的荣誉,每一项摊开来,都是一个值得言说的故事。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自1997年任职以来,已和香港中乐团共同走过20余年。在香港中乐团此次在内地演出期间,本报记者专访了阎惠昌。


植根传统、锐意创新

记者:能否从音乐会曲目的选择和音乐风格上,讲一讲此次在内地的巡演,希望为内地观众呈现香港中乐团什么样的特点和风貌?

阎惠昌:这次在内地巡演的几场音乐会,体现出的香港中乐团的特色,就是16个字:植根传统、锐意创新、不拘一格、自成一格。“植根传统” ,就是说香港中乐团的演出曲目里,肯定有非常传统、民间的音乐。中国音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国传统音乐,一类是中国现代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文人音乐、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歌等等。中国现代音乐,就是作曲家创作的现代作品。 “植根传统” ,体现了香港中乐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文化自信。香港中乐团一直是按照“继承传统和创新”这条线在发展。香港是一个国际都市,所以香港中乐团的风格也是不局限自己,由此形成了它自己的一个包罗万象、功能和艺术风格多元化、自成一格的特点。

这次在内地几所高校里的音乐会,开场第一首曲目是《大得胜》 ,这是山西民间吹打乐的代表曲目,表现古代将士出征得胜归来时,乡亲们夹道欢迎的热烈场景。它原来是首吹打乐曲,香港中乐团在上世纪80年代,就请内地的作曲家将其改编为交响性的大型合奏。这首具有非常浓郁的山西民间音乐风格的曲目,已经成为香港中乐团将民间传统音乐交响性的代表曲目。这就是“植根传统”的表现。

音乐会上演奏的刘天华的《良宵》等以弦乐为主的作品,香港中乐团使用的是自己研发的环保胡琴,更加能够表现出乐团的音色和特点。这也是“植根传统、锐意创新”的方式。

记者:音乐会选择了两位香港作曲家的作品,陈明志的《精·气·神》和伍卓贤的《唐响》 ,这两部作品有什么样的特点?是不是可以从中体现出香港音乐的某些创作风格?

阎惠昌:陈明志的《精·气·神》这首作品,香港中乐团在1998年首演后,就成为我们到国内和世界各地演出时的必演曲目。这首曲目用大型中乐非常广阔的表现力和丰富的音色,来表现东方哲学。这部作品里,几乎没有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它通过乐团的配器,音流、音色的变化和节奏等,来呈现出东亚艺术文化的美和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

所以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聆听这部没有一句旋律的作品。这首作品演出后,也获得了好评,观众们发现,原来民族乐器的合奏,可以表现这么丰富的音响世界。这也表现出了香港中乐团“锐意创新”的一面。2001年, 《精·气·神》在联合国国际音乐局主办的“国际现代音乐交流会”上被评为该年度十首推荐曲目之一。除了在国内的演出,香港中乐团去欧洲、美国等地演出,都会上演这部作品,在各地都很受欢迎。

创作《唐响》的伍卓贤在大陆地区和港澳台都有很高的声誉,是一名全能型的作曲家。 《唐响》以唐代的《霓裳羽衣曲》为主题,以唐代古韵为起点,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时而置身古代宫廷,时而置身现代都市。在这部作品里,作曲家设计了上下两句大家可以一起歌唱的表现天下大同的主题。演出时,先由乐团团员哼唱几遍,观众熟悉之后,台上台下共同演唱。

《唐响》是香港中乐团2016年的委约作品,演出之后也被各地的乐团广泛演奏。它对乐团的要求很高,有些技术很难。比如表现爵士乐的一个段落里,它的音乐上蹿下跳,是非常快的走句,而且调性会不停地转换。这些演奏技术对一流的乐团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记者:在乐团演奏《黄河畅想》这首曲目时,观众会拿着你们提前发放的拨浪鼓,和乐团一起演奏。这种尝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阎惠昌:香港中乐团从2004年左右开始,在香港演出时和观众共同摇响拨浪鼓。2008年,我们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给观众发拨浪鼓,还引发了轰动。演出《黄河畅想》前,我会简单给观众讲解节奏,然后让他们在台下和乐团一起演奏这部作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希望观众不仅是来聆听,也能参与演奏。与民同乐,和观众互动,这是香港中乐团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和特点。

记者:这次在内地的巡演,香港中乐团选择了北京、上海和浙江的3所高校——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和浙江大学举办音乐会,这样做的目的和初衷是什么?

阎惠昌:到内地的大学演出,这在香港中乐团此前的历史上是没有的。我们希望以音乐为桥梁,与内地的学子进行交流沟通,通过这场音乐会,使他们对香港有更深层的认识。我们特意选择了综合性院校,希望这些未来国家的栋梁人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香港。香港除了是一个金融中心、商业购物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个文化重镇,孕育了香港中乐团这样的民族乐团的执牛耳者。

民族音乐的未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

记者:您认为民族音乐和民族交响乐的魅力何在?

阎惠昌:在国内,老百姓对于我们的民族乐器发出来的音色、音乐的旋律、营造的意境等等,都是很熟悉的。所以,虽然当前西方现代音乐强势进入中国,但其实中国音乐是每个中国人的细胞和血液里就有的。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和70 %以上的乡村,很多人一生下来听到的音乐,还是中国自己的音乐。所以民族音乐的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

在国际上,我们的中国音乐,是被交响化的,因为运用了很多西方交响乐的创作观念和手法来进行改编和创作,所以除了主题、旋律、音色这些方面不同以外,很多的手法是西方人熟悉的。因此,我们现在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在国际上,不论走到哪里,都很容易被外国观众接受。

记者:香港中乐团有丰富的曲库,能不能介绍下乐团的作品委约制度?

阎惠昌:香港中乐团的第一届音乐总监就确立了作品委约制度,后来我们不断完善。乐团通过作品委约制度,不断去委约创作新的作品、改编传统作品,我们也请客席的演奏家和指挥家带来他们的一些作品,使乐团的曲库非常丰富。现在香港中乐团演出过的作品有3000多首,改编和委约的作品已经超过2300首了。委约作品时,有时候有命题,有时候没有,给作曲家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很多作曲家说,只有在香港中乐团,才能体会到作曲家是“皇帝”的感觉。因为乐团的专业精神,和对作曲家的重视,都使他们对香港中乐团有一个很高的评价。

拓展跟市民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工作

记者:您自1997年去香港中乐团任职,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了。从1997年到现在,乐团发生了哪些变化?

阎惠昌: 1997年6月1日,我去香港中乐团任职,那个时候还是港英政府。我刚接任的时候,乐团所有的文件都是英文的。香港回归以后,政府的文件全部使用中文,这就是很大的一个改变,同时在整个社会层面开始推广中国文化,这对香港中乐团和民族音乐在香港的发展来说,都意味着一个非常好的广阔的前景。

另外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01年4月1日,原来隶属于政府的香港中乐团独立出来,开始公司化运作。当时香港特区政府认为,将艺术团体放在政府里,以政府公务机关的运作方式,对艺术的发展是有阻碍的,所以包括香港话剧团、香港中乐团等在内的几家艺术院团都独立出来。公司化以后,改名为香港中乐团有限公司,但它不是自负盈亏,还是由政府全额拨款,但乐团演出获得的收入,可以留给乐团不用上缴,所以从各方面来讲,都为乐团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乐团成立的理事会,能够全权决定乐团的政策和发展方向,理事会、艺术总监、行政总监,这“三驾马车”共同把握乐团的发展。

记者:这20多年来,香港中乐团有哪些成绩和突破是您引以为傲的?

阎惠昌:在2001年公司化以后,香港中乐团做的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拓展了跟市民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举办的多个器乐艺术节,就是群众性的活动。2001年,我们举办的胡琴节上,有1000人同时演奏二胡,这一大型活动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香港这样的弹丸之地,能找到这个数量的二胡演奏者参与,不是简单的事情,但我们成功了。

2003年,“SARS”蔓延期间,香港整个市况非常低迷,人们对于未来很彷徨。于是香港中乐团举办了鼓乐节,以中国的鼓文化来振奋港人的精神。这也是香港中乐团举办的第二个群众艺术节。截至目前,鼓乐节已经走过15届了。随后,香港中乐团又相继举办了古筝节、笛箫节、作曲家节、指挥家节等等。在公司化以后,香港中乐团除了给市民提供雅俗共赏的节目之外,也发展成为集演出、教育、科研、推广民乐、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于一身的综合性团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