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钟艺 2018-12-11 21:01:01

陈昊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

田汉同志是现代中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作品和诗作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中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和亿万中国人有着最紧密联系、受到全体人民推崇与敬仰的作品就是他为电影《风云儿女》写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在抗日战争中,这首最代表中国人民战斗精神的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做斗争,终于迎来伟大胜利和民族复兴。正因为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为全国上下,从革命领导人到普通人民所热烈拥护,而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又过了30多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定为国歌。

田汉同志这一伟大创作,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受时代局限的战斗精神,鼓舞人民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不断进步,在新的时代、新的世纪仍能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们民族具有伟大生命活力的不朽象征。我们正在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新的百折不挠的顽强努力,要团结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走向无限光明的未来。

起来唱响山河动,

健笔寿昌紫气东。

百战艰难拼义勇,

千殇壮烈靠工农。

风云儿女长城再,

伟业辉煌国史红。

一曲兴邦无限爱,

丰碑耸立赞英雄。

永远怀念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代言人、表达者田汉同志。

尚长荣(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

田汉先生与戏曲的缘分由来已久。14岁时,他便改编传统京剧《三娘教子》,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戏曲作品。民国时期,他与众多京剧大师广交朋友,以实际行动向传统艺术表达着尊崇之情。抗日战争的爆发,激起了田汉先生极大的戏曲创作热情,他以戏言志,以“大史剧”的气势和风格表达抗敌救国的恢宏气势。这期间他创作的《明末遗恨》《土桥之战》《江汉渔歌》《岳飞》等京剧作品都以大场面、大气魄呼应着军民同仇敌忾的大气势,在当年极具冲击力和影响力。

解放前后,田汉先生一直致力于戏曲的改革工作。他在对古代戏曲遗产的批判继承,对地方剧种剧目的鉴别、新戏曲的建设,对演员的关怀以及剧本的创作和建设等方面都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工作。

田汉先生虽然离开我们许多年了,但他对于文艺创作、改革和发展的精神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研究、回顾和反思。我们拥有着几百个剧种、成千上万的剧目,它们是民族之瑰宝、文化之遗产,对于这些传统,我们应当尊重、应当守护,但万不可僵化、极端,矫枉过正地走进另一个误区、犯另一种错误。只有更好地完善、提高、去芜存精,才是对传统最大的尊崇和敬畏。田汉先生当年的理念、实践与精神,是不可否定、也不容否定的。他笔耕不辍的精神、勇于创新的胆量、追求真理的魄力对于当下文艺事业的发展与推进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濮存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话剧表演艺术家)

我们不能忘记田汉先生对戏剧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田汉先生是大剧作家,他创作了《白蛇传》《谢瑶环》《关汉卿》《文成公主》等经典剧作,影响深远。我所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就曾上演《名优之死》《关汉卿》,田汉先生当时也常为北京人艺的剧本创作、演出排练出谋划策。田汉先生是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是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和领导人,为发展新生的话剧艺术、保护和传承发展戏曲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田汉先生是戏剧运动的杰出的组织家和领导人,他发起并领导了南国戏剧运动、左翼戏剧运动、抗战演剧宣传运动等,并担任了中国剧协的第一、二届主席。田汉先生是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曾任教于多所大学,培养了大量戏剧骨干人才。田汉先生是戏剧翻译家,他是中国最早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名作,以及众多欧洲和日本戏剧的翻译家。田汉先生还是戏剧出版家,编辑了《抗战戏剧》《人民戏剧》等大量戏剧刊物,创办了中国戏剧出版社。田汉先生是集戏剧创作、戏曲改革、戏剧理论、戏剧教育、戏剧翻译、戏剧出版、戏剧管理等于一身并取得极高成就的集大成者,是具有戏剧史里程碑意义的大戏剧家。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水一般的才思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在戏剧事业的第一线,激励着一代代的戏剧工作者,也鼓舞着一代代的人民群众!

我们景仰田汉先生,因为在他的心中戏剧是神圣的,是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也是不断在传承发展进步的,是应该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他深切爱着戏剧、爱着戏剧人、爱着戏剧观众。我曾听闻一些前辈艺术家深情讲述与田老的交往故事,他被剧人们亲切称为“田老大”,大家都把他当成最知心最可信赖的带头人和精神领袖,他在戏剧界的崇高威望是在漫长的动荡的社会条件下艰苦忘我的戏剧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他热情、纯真、坦诚、宽厚,对国家、对民族饱含深情,对戏剧、对艺术充满探索、永不自满、不懈追求,令人肃然起敬,至今仍为广大戏剧人所称颂。

回顾田汉先生的艺术人生令人感动,催人奋进;学习田汉先生的精神品格,对于我们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戏剧工作者,做好新时期的戏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田汉先生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勇于做国家和民族脊梁的担当精神,这是做好戏剧工作必须继承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田汉先生对戏剧艺术的满腔热情,在不断学习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永不疲倦、永不满足地创新创造,这是做好戏剧工作必须继承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学习田汉先生襟怀坦荡、无私正直、实事求是的精神品格,这是做好戏剧工作必须继承的优良作风。

田汉先生虽早已离开我们,但戏剧界会永远铭记,他的精神也必将永存。

田钢(田汉基金会会长)

120年前,田汉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东乡花果园田家塅茅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家里的长子。他在正直、坚忍、智慧的母亲易克勤的抚育下,在艰辛和磨难中成长。家庭交不起学费,也给不了他什么物质财产,是爱读书的父亲,最疼爱、最期待他的母亲和最激励他成长的导师舅舅易梅臣给了砥砺他一生前行的精神力量。

他13岁时,就真诚热情地投入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参加了学生军,打着绑腿准备去参战北伐。他15岁创作了《新教子》,以表达他为国家民族尽力的志向。1919年,他在日本时就积极参与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而后相继撰写了《平民诗人惠特曼百年祭》《诗人与劳动问题》等宣扬自由、独立、民主和民族精神的论文,歌颂劳动,呼吁创立无产阶级文化,“团结万国共患难同辛苦的劳动者”为他们的利益而战,因此他是我国最早的社会主义者之一。

上世纪30年代初,他毅然转向左翼文化阵线,全身心地投入为了劳苦大众的戏剧、戏曲、音乐和电影运动,以强烈的责任感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的心声。他为电影《风云儿女》所写的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音乐家聂耳谱曲在全国传唱,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斗的时代号角。

他一生投身于艺术事业,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63部话剧,27部戏曲和两部歌剧,12部电影,2000余首新诗、歌词、旧体诗和300余篇文章。

田汉、欧阳予倩和洪深都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上世纪二十年代,他的《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早期话剧,对我国新兴话剧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三四十年代,他聚焦工人运动和抗日救国,创作了《乱钟》《梅雨》《回春之曲》《卢沟桥》《秋声赋》《丽人行》等话剧和《新雁门关》《岳飞》《江汉渔歌》等戏曲,还写出了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成为中国歌剧的奠基之作,丰富了话剧和戏曲表现形式,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戏剧艺术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改编了《白蛇传》《谢瑶环》等京剧,创作了《文成公主》《关汉卿》等优秀话剧,达到了他艺术的高峰。

他创办南国电影社,和夏衍等一起开创了我国电影事业的先河。他开创和领导了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创作了许多优秀歌词,其中《前进歌》《毕业歌》《码头工人歌》《告别南洋》《梅娘曲》等反映了时代的强烈呼声。

他注重把歌曲、诗与话剧、电影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大众化、中国化、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他的艺术生涯都是艺术家的责任担当、时代需求和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决定的。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回春之曲》那样为鼓舞士气的“速成”品,也有十三年磨一剑的《白蛇传》,还有厚积薄发的《关汉卿》。在他身上,磨光和突击,数量和质量是统一的。

郭超(中国田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田汉生于1898年,逝世于1968年,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每每能够站在历史洪流的潮头中前行,敢于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敢于坚持文化探索和创新,敢于追求真理并为之斗争、为之献身。文化巨人郭沫若评价田汉“不仅是戏剧界的先驱者,同时是文化界的先驱者”。在“五四”运动之前,田汉就在写新体诗歌、写批评、研究文艺思潮、做翻译工作,是我国最早研究俄国革命和俄罗斯文艺思潮的文艺家,是我国最早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家之一。“五四”运动后,田汉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建设中国新文艺事业上——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提出戏曲改革的主张,强调保护传统戏曲中所蕴涵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成为戏曲改革的先驱者;他是最先提出并且一贯强调文艺是“为民众的,由民众的,属于民众的”人民文艺观的文艺理论家;他是主张“文艺是应该以人民为本位,作家是应该写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东西,要办到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文艺的倡导者和建设者;他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文艺战线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和左翼文化运动的直接领导人。

在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田汉不仅创作出数十部抗日题材的戏剧、电影剧本和数百首抗日诗词、歌曲,以及数十篇抗日文章、宣言等,而且还办报、办刊宣传抗战,成功地组织、领导了数十个抗敌演剧队、宣传队和孩子抗敌剧团,以及成功组织了抗日募捐义演、中国舞台协会公演、抗日前线演剧、西南剧展等抗日戏剧宣传活动,成为抗战时期的头号宣传家。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解放号角,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阵营的战歌,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和平事业的不朽诗章。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一直担任中国剧协主席,领导戏曲改革工作和建设人民戏剧事业,他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团结戏曲界的老艺术家并且充分发挥他们“承”“传”祖国戏曲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强调戏剧创作要坚持“现代戏和传统戏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坚持遵循艺术发展规律,敢于与违背艺术发展规律的极左文艺路线进行斗争,直至以身殉职。

田汉的一生,是“爱国爱民、为国为民、忧国忧民”的一生,他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历程,客观地记录下他为祖国、为人民、为新文艺事业所建树的历史功绩,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成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我们今天纪念田汉、缅怀田汉,就是要研究和继承田汉的思想艺术遗产,学习和弘扬田汉精神所蕴涵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博爱精神、以敢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斗争精神、以建设中国新文化为己任的创新精神。

杨溢(湖南长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898年3月12日,田汉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东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一年正是“戊戌变法”,出生地距离田汉老家不到百里的另一个湖南人谭嗣同,在这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就义。湖南硬汉的精神,从小滋养在先生的心田。先生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学习,1919年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0年开始戏剧创作,1930年加入“左联”。1934年为《风云儿女》创作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即后来的国歌。解放后先生为新中国文化事业满腔热忱,焕发青春,接续奋斗。田汉出身贫民家庭,一生追求理想和光明,引导和影响了一批热血青年奔向反帝反封建的战场;他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朽战歌。先生一生矢志中国社会的改革和中国戏曲改革,文化创造精神可以解释田汉的一切。这种精神是与先生革新时代的精神相辅相成的,体现了艺术性、党性与人民性的完美结合,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的最好诠释。爱党的胸怀,爱国的襟怀,爱人民的情怀,是长沙县新时代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基。长沙县文化宣传事业正努力按先生的驱引奋力迈进。

田汉同志是忠勇无畏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为我国新文艺事业奋斗近半个世纪,在国际国内享有广泛声誉。先生历经沧桑,为国而歌,为人民而歌。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戏剧和诗歌为武器,用灵魂在呐喊。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刻,田汉毅然决然地向中国共产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一生高擎战旗,高唱戏曲、高标诗歌,无所畏惧地行进,把戏场当战场,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振聋发聩的强大力量。长沙县自古是湘戏、影子戏盛行的地方。今年正值田汉诞辰120周年,又是《国歌法》实施一周年,作为田汉先生的家乡人,我们要讲好田汉故事,讲好长沙县故事,更要讲好中国故事。

田汉先生在长沙县老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先生1924年创作的《获虎之夜》,就是描述先生家乡的实景。长沙县不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县内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今年3月开始,我们隆重举办了田汉诞辰12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进一步点亮了“田汉”和“中西部第一县”的文化名片。先后组织了纪念田汉群众文艺晚会、书画展、诗歌朗诵会,邀请国家京剧院送田汉经典剧目到长沙演出,鼓励全县干部群众自导自演。下一步,长沙县将继续以田汉文化为核心,加强“田汉小戏骨”培训,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做优“田汉大舞台”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协助中国田汉研究会办好“星沙·田汉戏剧周”活动。加力把田汉故里——长沙县果园镇打造成集国歌、戏剧、电影等文化产业于一体的田汉国际艺术小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