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70岁,年龄最大的93岁
顺庆区:3000余名老干部组成“帮帮团”  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今日顺庆 2018-12-06 18:07:00

今日顺庆 吴雍

  11月29日8时30分,顺庆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胡亨霖准时坐在顺庆区委老干局的会议室里,等待记者采访。一如每次下乡帮扶,无论手头的事情有多忙,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帮扶现场。当记者问起77岁高龄的他,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安乐的生活,不畏严寒酷暑、不顾山高坡陡,常年奔忙在脱贫一线?老人的回答很简洁、很真诚、很朴实:为了感恩。“是党培养了我。退休之后还能为党、为人民做贡献,我很乐意,也很开心!”

    为了感恩、为了奉献,在顺庆,3000余名老干部和胡亨霖一样,加入顺庆区委老干局离退休干部“帮帮团”,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继续贡献余热:上党课、传政策,盖大棚、传技艺,编新曲、树新风,助穷困、帮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年龄最大的已有93岁。

五支“帮帮团” 汇聚老干部力量

    “能够办成一件事,我会很开心。办不成,就会感到很内疚。”胡亨霖是最早参于脱贫帮扶的几位老干部之一,被老干部们称作“老大哥”。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几名老干部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的队伍中,出钱出力,进村帮扶。

    “刚开始只有几名老干部主动入村帮扶,后来发现想干事的老干部很多。”72岁的顺庆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培源也是最早入村帮扶的老干部之一。4年前,赋闲在家的杨培源总想着要为贫困乡亲们做点事情,于是他主动联系了一户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不少老干部听说后,纷纷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帮扶意愿,随后又有10余名老干部参与其中。

    “在帮扶中我们发现,光靠单打独斗不行,只有抱团作战才能形成强大合力。”2017年,顺庆区委老干局局长青靖了解情况后,向全区离退休老干部发出倡议,把有帮扶意愿的老干部组织起来,组建脱贫攻坚“帮帮团”。

    倡议一经发出,立即得到了170余名老干部的积极响应。

    “这170余名老干部中,有各个行业领域的老专家,还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理论型、管理型、实战型……各种帮扶力量汇集在一起。为了能让每位老干部都能各施所长,我们对每位老干部的专业、特长进行了梳理,组建了党建指导队、科技服务队、教育宣讲队、文体医疗队、扶弱关爱队5支帮扶力量。”青靖介绍说。

    在“帮帮团”老干部的影响和带动下,截至目前,已有300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全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他们中,年高者已过鲐背之年,年轻的也已年逾六旬。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93岁的老党员刘世永把节省下来的1万元退休金,交给了原工作单位的机关党委,这已经是老人第二次为脱贫攻坚捐款。“我的一切是共产党给的,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更应该为脱贫攻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他对前来接收捐款的工作人员说。

“造血式”扶贫 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

    同仁乡四方寨村,海拔400余米,是顺庆区海拔最高的山村,山高、路陡、致富无门路,是横亘在村民致富路上的“拦路虎”,该村一度是顺庆区出了名的贫困村。

    如何加快村民的脱贫致富步伐?2017年,老干部“帮帮团”进驻四方寨村,上党课、传技艺,送文化、送卫生,帮扶贫困学生、留守老人,同时在该村现有的桃、梨等产业园基础上,新开辟300亩栽植柑橘。老干部们以实际行动助推四方寨村村民走上了致富奔康路。2017年底,该村实现了整村退出。

    “对四方寨村的帮扶,我们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杨培源说,过去老干部进村帮扶,多采用“点对点”的帮扶模式,对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分析不够,帮扶效果并不明显。“比如贫困户本没有养羊的经验和意愿,我却送去羊羔。贫困户担心养不活,转头就将羊羔转卖。当头就给我们这群老头子浇了一盆冷水。”杨培源说,为让贫困户有一条稳定增收的致富路,老干部们在保留“点对点”帮扶模式的同时,加大对全区脱贫攻坚产业园的帮扶力度,通过培训技术人员、指导种养技术、开展科技扶贫行动等方式,扶持专合社、扶持脱贫项目,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我们在四方寨村扶持壮大专合社,并鼓励贫困群众以土地或资金入社。2017年,该村农民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就达到10万余元。”杨培源介绍,如今,四方寨村基础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吸引了不少业主前来,农家乐生意兴隆,乡村民俗客栈备受城里人青睐,拓展基地也将于年底投用。根据规划,下一步,该村将打造美丽新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在我们科技服务队,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老专家就有200多人,随时准备为困难群众服务。”顺庆区委原副书记、区老科协会长、“帮帮团”科技服务队队长陈简政介绍说。

    1年多以来,“帮帮团”的各支服务队一直活跃在顺庆广大农村。在芦溪镇李家祠村开展“百村千户万亩亿元羊肚菌科技扶贫行动”;为同仁乡红豆家庭农场传授水稻直播技术;指导贫困村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通过“政策进乡村”“法律进乡村”“发展成就进乡村”“文明新风进乡村”等活动,激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提振脱贫信心;推广健身项目,送文体活动;举办义诊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学习 为党和政府献余热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区委书记陈泽斌同志在区委六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12月5日上午,顺庆区委老干局的学习室里,10余位老干部组成的学习组和往常一样,开始了每周一次的学习讨论。

    只见一位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戴着老花镜,摊开准备好的笔记本,像小学生一样端正地坐着。当天的学习内容由85岁的老干部唐时兆宣读。除了偶尔扶一下鼻梁上的老花镜,老干部们的手就没离开过笔。大家围绕报告内容谈体会、谈感想,学习气氛十分浓厚。

    “这样自发的学习讨论活动在我们局的学习室里经常见到。”青靖介绍,老干部们自发成立了多个学习兴趣小组,坚持每周一次理论学习。

    “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学习就不能更好地为贫困群众服务。”南充五中原副书记康绍芳的儿子多次邀请她到北京养老,她都婉言拒绝。她说,她想多为群众做点事。

    “每次上党课、政策宣讲,康绍芳都是自己准备发言稿。”顺庆区委老干局干事邓小莉介绍,为了将党课讲好,将政策讲透,每次宣讲前一个月,康绍芳就着手准备发言稿。每次宣讲的十几页手写发言稿,都是康绍芳用心血写成的。

    为了满足老干部们老有所学的要求,区老干局每个季度都会开一堂学习课,“每到学习时间,能坐100多人的会场都会坐得满满的。有些老干部是拄着拐杖来的,有的是在家人的搀扶下来的,甚至还有坐着轮椅来的,让我们非常感动。”对于老干部们的学习热情,青靖直呼“令人敬佩”。

    据统计,今年以来,老干部们学习的各种书籍多达600余本,自发编印了200余册专题学习辅导资料。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老干部相继召开了6次200余人次参加的学习讨论会,收集各类评论文章30余篇;围绕“成渝第二城”“果州十二问”撰写调研报告、建言献策48篇等。

    “不断学习可以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学有所成才能向党和政府献出‘金点子’,为老百姓致富奔康贡献余热。” 唐时兆这样认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