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金融时报 2018-09-25 11:01:18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还需多管齐下。专家表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其次,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再次,完善区域互助机制。

日前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强调要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有力推动,同时表明,区域协调发展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改革重点。

众所周知,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破除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藩篱,对我国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实际上,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布局、目标到举措,也在不断地优化完善。

统筹内外

谋划区域协调发展大计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差异很大。如果说京沪深等一线城市是中国号巨轮的头等舱,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只是三等舱。因此,有必要通过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填补不同地区间的发展鸿沟。

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说是经历了两个阶段。1999年以来,我国先是“多点开花”,逐步形成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格局。

特别是在更加注重“协调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整体协调发展思路基础上,“一带一路”倡议放眼全球,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联动,从而为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巨大动力。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的,通过新一轮全方位的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引领、带动国内不同区域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提升。

从“多点开花”到统筹内外、着眼全局,落实联动全国、联结世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将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共享共赢

围绕三大目标协调推进改革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目标。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建立区域发展新机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国务院2017年3月印发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紧扣这个目标。

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区域间互联互通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地区差距还很明显。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仍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还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解决好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区域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以上三大目标是总体要求,而立足实际,各地还有许多具体任务。比如,新时期西部大开发要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则重在加强三地联动,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最终,各地相应的具体任务又与三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多措并举

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还需多管齐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清除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其次,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支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支持产业跨区域转移和共建产业园区等合作平台,鼓励创新区域合作的组织保障、规划衔接、利益协调、激励约束、资金分担、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争议解决等机制。

再次,完善区域互助机制。完善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制度,创新帮扶方式,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等帮扶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对口支援从单方受益为主向双方受益深化。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区际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健全资源开采地区与资源利用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际利益协调平衡。

总之,只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的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我国一定会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机制,让人民获得更多改革红利。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