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加速布局健康管理产业 商业健康险迎发展新契机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8-09-19 09:44:05

编者按 立于新风口之上的商业健康险,如今正迎来发展新契机,这种契机来自于国民对健康管理、养老保障日益加大的需求,也来自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环境的陡然改变。保险公司正在健康管理领域进行深入的产业布局与合作,“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很可能成为推动商业健康险加速升级的突破口,并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引领与新兴技术革新的加持下,为保险业回归保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日,在备受全球瞩目的苹果发布会上,苹果公司不仅发布了新款iPhone手机,还再次对Apple Watch智能手表进行升级。这款引领全球的可穿戴设备具有健康、医疗等众多贴心应用,尤其是心率监测功能,正在成为人们健康的智能守护者。

近年来,“健康管理”的概念如同火速升温的苹果产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受到无限青睐。无论是科技公司、健康管理公司、保险服务公司还是保险公司本身都在寻求针对健康管理领域的产业合作与布局,而这种发展模式很可能助推商业健康险成为保险回归保障新的突破口。

商业健康险立于新风口

立于新风口之上,商业健康险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契机来自于行业需求,也来自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环境的陡然改变,且有望在政策的推动和新技术的革新中发展壮大。

“转型”无疑是当下保险业的重要课题,各公司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战略。但归根结底,产品结构是观察险企转型路径的一个重要指标,险企的转型也都始于产品策略调整,从中短存续期理财险转向中长期的储蓄型产品、保障型产品,正是此番险企转型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健康险被作为险企转型的重点产品。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商业健康险呈现出触底反弹的增势。在经历了2017年8.58%的低速增长后,2018年1至6月,实现了15.44%的同比增长,大超人身险-7.44%的增速。

保险业回归保障,“保险+健康管理”的步伐加速,都离不开我国民众对健康险的蓬勃需求。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健康险占全行业保费收入比重从4.66%快速增长到12.0%;健康险深度由0.17%增至0.53%;健康险密度由50.5元/人增至315.8元/人。

在政策层面,保险业内人士指出,医药体制改革正深刻地影响健康险,特别是医疗险的经营模式。今年,中央部委机构调整,医疗保障局成立,整个医疗保障从定价、服务、采购到监管均统一到医疗保障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医改信号。医疗体制改革的中心目标从以往传统的疾病为中心或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推出了“三个结合”,提出在卫生健康方面,要将预防和治疗相结合,这两个重点对于商业健康险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商业健康险要升级,“健康管理”是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目前国内的商业健康保险体系并不是以健康保障为主。50%以上是重疾险为主的定额赔付产品,主要为风险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而对疾病管理和治疗没有动作。40%至50%是企补医疗产品,只提供部分医疗保障。仅不到4%提供医疗保障的保险产品。

我国的医院历来以疾病治疗为核心,单纯依靠医院来贯彻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际操作不现实。但长期缺乏健康管理,导致患病群体扩大,失能和半失能的人口在增加。对于高端消费人群而言,管理身体健康的配套服务也不到位。这些痛点无不为保险介入健康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健康管理合作布局提速

目前保险公司在健康管理领域的产业链布局正在加速推进,健康险与医疗健康的融合趋势正在形成。

众安保险在大健康产业链的布局十分典型,公司通过众安生命、众安健康、众安科技打造健康生态圈。其中,众安生命专注于以大众健康为核心的科技探索与应用,帮助用户管理健康;众安健康以健康保障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健康保障服务;众安科技则通过前沿科技赋能健康险和医疗场景,提升服务效率。三者结合,颠覆了保险以往处于健康管理链条后端的局面。

但众安保险的大健康布局只是“保险+健康管理”加速融合的一个缩影。记者注意到,将健康管理服务附加于健康险产品是保险公司向健康管理产业链延伸比较普遍的模式。例如平安健康险近期升级“平安e生保”,将“健行天下”健康管理计划与保险产品相结合。另一种则是相对复杂的股权投资模式。比如去年,太保寿险投资设立了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好医生”在青岛开设了首家互联网医院。

此外,泰康、平安、国寿、人保健康、北大方正、阳光等保险公司都在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经验进行“保险+医疗”模式的尝试。平安以轻资产为主,建设数据运营的平台。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健康医疗的服务,从而协助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泰康则以重资产为主,投资医院、养老院、诊所等,打造医养产业链。

保险公司还会选择与健康险服务公司进行合作,比如高端健康险服务提供商MSHCHINA(万欣和)就是对象之一。其致力于将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深度融合,打造“MSH+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的从医疗保障到健康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险企选择积极布局健康管理产业或与相关机构合作,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居民养老、健康管理需求的日益加大,未来民众在养老、医疗方面的支出将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保险产品本身具有保险保障功能,险企介入健康、医疗领域,将大大延伸保险公司的产业链,利于整合资源、反哺保险主业。此外,在同质化产品日益挤压市场空间之时,保险公司必须通过差异化服务来提升客户粘性,并降低赔付支出,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安永和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近日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指出,健康险服务闭环的形成需要保险公司、医院、药企和健康服务公司通力合作,实现数据、系统、客户和利益的共通。保险公司作为支付方式可通过与医疗、健康服务网络合作,在保障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及效果的同时,控制医疗、健康支出成本。而医疗、健康服务网络作为服务方可通过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提升客户体验、分散医疗风险、缓解医患关系。

新兴科技赋能健康险升级

新科技时代已经到来,健康管理对健康险进行赋能,离不开新兴技术的加持。

数据对于健康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十多年,该险种发展缓慢的关键原因之一正是健康数据的缺乏。以数据为驱动,打通保险企业数据通路、融合外部数据、支持多样化应用的健康数据平台,是健康险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如今,在一些科技公司的助力下,通过线上健康问卷、健康管理app、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方式,为保险行业实时采集用户健康信息的渠道已经大为增多。不过,在获取数据后,如何利用好才是实现个性化精准健康管理的关键所在。例如,苹果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采集来的健康数据被实时收集后,还要经过模型验证,证明走路步数等和风险发生率确实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才能最终作为保险产品差异化定价的依据。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如果能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既可解决同质化竞争、客户粘性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又可实现控费的目标。” 健康管理平台妙健康公司副总裁、上海同人保险经纪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俊峰表示,由中国疾控中心、中国信通院、妙健康合作研发的“健康管理信息交互平台”于近日正式上线,将有望解决健康智能终端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所面临的诸多发展难题,健康数据升级健康险正成为可能。

商业健康险作为医保的重要补充,有着巨大的市场。研究表明,未来健康险将逐步走向以满足个人客户医疗需求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闭环。换句话说,提供从经济补偿到医疗健康管理的全面服务才是重要的市场竞争力。而保险企业想要顺利实现这种过渡,就要善于利用新兴技术进行业务和营销模式的探索、创新,如此才能使商业健康险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