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互联网平台:从“竞”到“合”
金融时报 2018-09-17 08:32:56

前不久,浙江省农信联社与腾讯公司在杭州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开创了农村金融机构与腾讯战略合作的先河,双方的目标是共创数字化、智能型、开放式生态银行,全方位赋能各行各业,共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对于此次合作,腾讯方面表示,普惠金融是一个多方参与的事业,未来,双方运用腾讯的行业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大数据能力、金融安全防范能力以及区块链、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结合浙江省农信联社的地方资源以及行业经验,共同打造普惠金融的新生态。浙江省农信联社方面则把双方的合作称为“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的激情碰撞和强强联手”。可以说,腾讯与浙江农信的合作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这也是传统金融服务主体与互联网平台从“竞”走向“合”的又一次标志性事件。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6月份,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带领亚洲金融合作联盟30余家金融机构的25位董事长以及中民投部分高管到访阿里巴巴集团,并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进行了互动交流。马云表示,这几年,虽然支付宝对金融产生了冲击,但从未想过要颠覆金融机构。支付宝做的是“毛细血管”,金融机构做的是“动脉系统”。对于金融机构的冲击、变革,更多是希望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创新力量。董文标则表示,近年来,金融行业对互联网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第一个阶段是“不屑一顾”,第二个阶段是“敬仰”,第三个阶段是“改变”。事实上,传统的金融机构正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互联网平台“冲击”后的优化与提升。

传统金融主体与互联网平台主体之间经历了从竞争到竞合的过程,目前来看,“合”的趋势已毋庸置疑。传统金融体系因为互联网技术的爆发式应用而进一步完善,两大主体之间互有需求,而在未来的金融服务中,两者应该各司其职。

2014年,阿里巴巴宣布其“千县万村”计划,同时,蚂蚁金服发布了三大战略,其中之一就指向农村金融。2016年3月,蚂蚁金服发起成立了网商银行。蚂蚁金服构建的金融生态布局包括金融科技、普惠金融和海外市场。同年,京东金融宣布“3F战略”,即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农村金融三大板块。京东金融以其天然优势,根据企业融资和保值这两大基本需求,推出满足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快速贷款类产品(京小贷)、全贸易流程资金支持业务(京宝贝)以及企业投资理财产品(企业金库),京东金融科技生态布局包括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等。

上述一系列动作表明,两大电商平台巨头都要深度参与到金融行业内。但随着监管部门出台对第三方支付的规范要求以及对金融业务持牌经营的“严厉姿态”,互联网平台主体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的负责人纷纷表态,“只做技术服务,而非金融业务”。到了2017年初,表态转化成了实质性行动。2017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与中国建设银行、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京东与中国工商银行、腾讯与中国银行纷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意味着四大互联网巨头与四家大型银行实现了全面对接,其中的共性是互联网平台主体扮演的角色均是技术服务商。

目前来看,互联网平台主体正通过产品对垒、牌照获取、股权渗入等方式,充当“竞争者”和“合作者”两种身份。客观上,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促使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另一方面也在重塑金融业的行业规则和秩序。马云曾表示,阿里巴巴目前重点投入的三大核心技术,一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的技术,另外两项分别是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他认为,只有区块链技术加上互联网金融,才有可能打造21世纪数据时代、信息时代的金融体系和标准。

无论是“竞”还是“合”,应当看到,互联网主体的“搅局”对于金融业的转型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面临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而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蓬勃发展在我国是最为突出的,这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消费者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以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数字普惠”为例,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普惠金融的目标实现将会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从成本和效率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与金融普惠的无缝对接带来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此番浙江农信与腾讯的合作只是金融与互联网“合”的一个缩影。可以预期,未来会有更多的“竞”与“合”。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会带来改变,其目的不是走向新的垄断,而是通过打破垄断,为市场构建新的良性生态,为广大的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高效、更具价值的金融服务,这应该是金融和互联网两大主体的共同目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