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金融科技提升服务精准度:  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
金融时报 2018-09-01 17:02:01

“上半年多措并举,助力普惠金融,将信贷资源优先投放小微企业,通过清单式管理,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台账,提高审批效率,加快信贷投放,实现贷款余额和客户数‘两增 ’。”中行行长刘连舸表示。

“将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小微企业等民生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并着力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设计。”建行行长王祖继介绍称。

《金融时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各家上市银行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普遍下沉客户服务对象,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作为信贷投放重点,小微金融服务市场正在变得更加活跃和有效。特别是多家银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借力应用场景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精准度,通过数字技术降低融资成本和信贷风险,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信贷投放再提速

小微企业是国内最活跃的经济体,占国内企业数量的八成以上。不过小微企业长期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着力扶持小微企业。

从各家上市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来看,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信贷投放力度正在逐渐加大,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截至6月末,农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6.66亿元;小微企业客户数43.9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22万户。

上半年,中行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超过10%,高于全行贷款同比增速。“上半年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扩大村镇银行布局,拓宽村镇银行覆盖地域和服务范围,坚持‘支农支小’理念,积极服务‘三农’事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刘连舸表示。

截至6月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912.89亿元,比上年末新增727.87亿元,同比增速44.33%,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86.85万户,同比新增38.34万户。

上半年,北京银行持续加大普惠金融贷款投放,积极支持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发展,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

上市银行的信贷数据也是整个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的共同反映。8月29日,银保监会召开银行保险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透露,截至7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2.4%,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3个百分点。

应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效率

当前,金融科技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活力,优化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客户体验,金融服务与产品的提供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新月异的金融科技手段,正成为银行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动能。

今年上半年,农行重点推广“数据网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4万笔。面向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推出“微易贷”,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可在线操作用款和还款。

此外,多家银行都在利用大数据提升贷款审批效率方面下工夫。中信银行以“线上化、智能化”为方向启动小微企业全流程线上化授信产品开发,加强与中信百信银行协作互通,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半年报显示,江苏银行加快线上化改造,全面启动“三线上三智能”建设,推动线下业务模式转型,促进产能提升。加快智慧化升级,“税e 融”等网贷“五个升级”,促进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传统大银行外,民营银行也依托自身的强大科技系统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和精准度。

“小微企业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往往周期很长,因为需要准备诸多材料。网商银行推出了‘310’服务模式,即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0秒干预。”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网商银行副行长金晓龙表示,网商银行成立3年来,共为1042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发放了贷款。

数据看似简单,但背后的技术却一点都不简单。通过全面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蚂蚁金服的作业成本、风险成本大幅降低。去年“双11”期间,蚂蚁金服的智能客服已经占到了98%以上。“传统金融机构每做一笔小微贷款,综合成本差不多要2000元,而我们只需要2.3元。”金晓龙说。

智能风控为资产质量保驾护航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是银行拓展小微贷款的风控难点,也是造成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智能风控平台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点。

“智能风控体系可以围绕小微企业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有效识别目标客户,控制业务风险。”银行业人士表示。

兴业银行开发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黄金眼”,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升银行风险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对未来3个月内可能降为“关注”类别以下的企业进行风险预警,准确率达到55%。

招商银行建立了覆盖线上线下的贷后服务体系,为小微客户提供全面的贷后服务,同时搭建起总分行联动的预警、催收一体化贷后管理体系,建立非现场预警、现场直查、贷款转化、早期集中催收、分行催收谈判、外包催收、诉讼推动、不良处置等环环相扣的贷后管理流程,为小微贷款资产质量保驾护航。

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去年以来,商业银行纷纷与金融科技公司“联姻”,利用金融科技带动传统金融业务转型已渐成潮流,如在贷款担保方式、贷款流程和基于大数据的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创新,致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意味着金融科技深度嵌入了整个金融体系,金融科技公司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成为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之一。特别是,针对未来的县域‘新金融’服务模式,最缺技术支撑的县域金融体系及中小型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如何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技术,降低成本和提高精准度,使得这些机构面向客户端的渗透率大大提升,金融服务的客群范围会越来越广,值得我国各界共同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经伟表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