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处理的“优先级”问题
金融时报 2018-08-30 16:40:42

近日,滴滴又出事了,浙江乐清一乘客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滴滴平台的质疑。虽然滴滴平台发表了道歉声明,但人已逝去,道歉又能挽回什么呢?在此事件过程中,滴滴客服机械的处理投诉的方式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人们所不能容忍的,当乘客面临生命威胁的时候,什么才是最优先考虑并需要处理的问题?当然人的生命安危应该是“最优先”被关注的。

同样是近日发生在山东寿光的洪灾,人们对于洪灾的根源问题也是众说纷纭。灾害造成的当地人们生命及财产的巨大损失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无论台风有多凶猛,暴雨有多肆虐,这类灾害基本是可以预见到的,同时,水库的水位问题更是可以随时观测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知道可能会面临“多少年不遇的灾害”的发生时,而不动用一切力量将可能受灾的群众转移或疏散呢?一个户籍人口不过百万的地区,转移和疏散几十万人应该不是没有可能,人命关天,房子、农田、大棚被淹了还可以重建,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与其灾害发生后再去动用大量人力、财力去救灾,不如提前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这也是一个面对危机的“优先级”的问题。

再看近期来自农商行领域的一些负面舆论,围绕着“高管出事”“不良上升”“利润下降”等话题不断在叠加这个领域的“坏消息”,一些农商行的负责人与笔者交流时忧心忡忡。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天灾、人祸,抑或是行业危机,当危机来临时,面对危机的各个主体需要把“优先级”分清楚,而在“优先级”的背后隐含着内在的理念和外在的态度。

面对危机,农商行如何设置自己的“优先级”?首先是要以平常心面对经营上的压力,同时,不回避任何负面的问题,从内部入手,优化自身的体系架构,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做出客观判断,并结合实体经济的转型,做出新的战略及业务规划。要克服“怕”的思想,经济发展面临压力,金融发展环境不理想,这都是外部不可抗拒的力量,“做好自己”是根本,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利润可能会被进一步挤压,风险压力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大,居安思危,这些都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有“危”必有“机”,金融业面临的压力是辐射全行业的,农商行作为县域小法人机构面对的是“三农”和小微客户,这些主体在产业链条上相对比较脆弱,但由于其“小而散”的特征,风险相对可控。同时,落后产能的淘汰,必然会产生新兴产业主体,这也是农商行的机遇,尤其是不能忽略农业的整体升级所带来的机会。寻找新的机会,也是面临危机后的“优先级”之一,即不能被动应对,要主动作为,“降成本、提效益、严内审”,真正把业务“沉”下去,与客户共进退。

此外,农商行当前需要反思的是要适度地“去商业化”,也就是说,之前的过度逐利的“引擎”应该放缓下来了,这种纯粹的商业化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针对脆弱的农村和农业,需要重新设计和推动农村金融的站位和目标,并且,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同样是面临危机的“优先级”考虑。同时,对农商行的考量应该增加更明确的非财务指标,例如针对普惠金融对象的服务占比,针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增量,针对新兴产业主体的信贷额,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的增量等,这些指标将会引导农商行更好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来开展业务。

农商行在面临发展压力的时候,正是自我调整的开始,无论从内部入手去优化各类结构,还是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或者把财务绩效与社会发展绩效进行重新界定和梳理,这一切都是面临危机的“优先级”思考与尝试,就事论事的针对负面舆论的“解释”往往是苍白无力的,这也是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