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首都乡村振兴战略 
北京农商银行“五大举措”持续发力
2018-08-29 15:29:21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对新时代金融业服务“三农”提出了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机遇。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业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家以“农”为特色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北京农商银行迅速行动,强化金融创新、加大资源倾斜,有效增加乡村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五大举措”持续支持首都乡村振兴。

明确核心 强化顶层设计

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北京农商银行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核心,强化顶层设计,在董事会下设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深入研究契合首都乡村振兴的工作举措,着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制定三农金融发展策略,全面部署各项工作。在经营管理层,以普惠金融部为核心,构建集支付结算、融资、理财、网络金融等服务部门密切配合的普惠金融业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普惠金融业务优化升级,不断满足乡村振兴所需的多方面金融服务需求。

清晰导向 加大信贷资源倾斜

深入贯彻回归本源的监管要求,围绕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发挥涉农特色产品优势,研发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体系,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旧村改造、农民回迁安置、集体产业建设等民生项目的资金需求。采用差别化融资服务模式,激发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融资瓶颈并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基于“凤凰乡村游”的京郊旅游全新体验。探索商投联动服务模式,为项目量身设计综合融资方案,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涉农贷款约300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在全市涉农贷款总额中保持着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围绕首都功能战略定位和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推动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更加紧密结合,将金融资源引导倾斜到农村环境改善、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建设、农民增收致富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有效落实。为精准支持低收入村、低收入户,北京农商银行推出“新民居”贷款,专门用于支持北京地区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和从业条件。为降低农民融资“门槛”、加快贷款发放效率,北京农商银行创新推出批量审批等专项服务措施,帮助村民解决“融资难”问题。通过北京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门头沟区洪水口村45户、平谷区张家台村80余户、平谷区东牛角峪村5户顺利进行了房屋翻新建造工作。目前,张家台村已经建成了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楼房,村民们住进了花园别墅,并通过发展民俗旅游实现了增收,过去种植果树,一家的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翻建房子做起民宿以后,人均年收入已达到5万多元。距离张家台村不远的东牛角峪村正在进行险村险户改造工作,一些村民需要融资,但由于缺少稳定的收入,申请贷款面临难题。在北京农商银行“新民居”贷款的支持下,村民们的房屋翻建得以顺利推进。待房屋建成后,北京农商银行将进一步通过“凤凰乡村游”等配套金融服务帮助村民宣传推广、发展民俗旅游业,让更多村民早日增收致富。

突出重点 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围绕“三块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契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大兴集体土地入市试点专项融资产品,为大兴区7个集体土地入市试点项目提供140亿元的授信支持,累计投放资金约77亿元;实现全市首笔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落地,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者打通融资渠道;成功支持怀柔区田仙峪村闲置农宅盘活试点项目,以“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使沉睡的资产重新焕发活力,有效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推动集体经济创收、增收和农民就业致富。契合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针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兑现个人量化份额的资金需求,独家推出资产量化贷款产品。强化涉农平台合作关系,推出集体资产经营权质押、林权抵押等多元化、有特色的涉农担保模式。

以集体资产经营权质押业务为例,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农工商公司逐步积累了大量的集体资产,乡镇集体持有的物业面积动辄上百万平米。但这些资产由于其集体土地的性质及历史原因,无法提供有效担保,难以助力集体经济组织扩大融资,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北京农商银行创新业务模式,依托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所产权流转服务平台,通过对集体资产经营权的价值评估、预流转和违约处置,实现权利质押的担保功能,并于2018年1月率先完成北京市集体资产经营权质押业务。这一创新,丰富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增信手段,破解了其长期以来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又增加了风险缓释措施,提高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实现了新形势下银企合作模式优化的有益探索,对支持乡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找准抓手 促进金融服务均等化

持续以普惠金融为抓手,全力提升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水平,着力推动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服务网络,解决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拓展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多线推进民政业务,优化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金融服务,推出“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和“北京通-民政一卡通”业务,并研发老年人专属“金色时光”产品体系。优化代发代缴业务,推出“银政惠民账户”,集中代发40余项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优化资金管理服务,打造账户监管管理平台,为集体经济组织村账镇管的资金管理模式定制专属服务,优化现金管理平台,持续拓宽面向乡镇客户的投资理财渠道,相继在农村市场推出国债、基金、保险、理财、贵金属等业务,助力乡村集体和涉农客户资金保值增值。

为更好地服务农村地区居民,北京农商银行在“一乡一镇一网点”基础上,创新推出“乡村便利店”、“乡村自助店”和“助农取款服务点”,通过“自助机具+人工辅导”等服务模式,快速解决村民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目前北京农商银行已建成此类网点1034个,有效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设在平谷区上镇村的乡村便利店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上镇村共有村民2000多人,距离最近的银行网点也要三公里,过去村民办理银行业务费时费力,北京农商银行积极联系上镇村委会,把乡村便利店送进村,村民的小额存取款、转账、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在村里就能解决,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

坚守初心 助力农村信用环境改善

坚守支农、惠农、富农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支持乡村振兴主力军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政策,提升银政合作关系,对涉及多个乡镇、村的历史陈欠债务予以清理,通过合规减免及让渡利息等方式,有效减轻债务人财务压力,改善当地信用环境,恢复债务人融资能力,支持北京新农村建设,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探索和贡献。

北京农商银行长期致力于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一方面积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农村地区征信宣传。针对首都日益发展壮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北京农商银行与北京市农经办、云华农汇网共同合作,创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为破解合作社融资难题、助推优质合作社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同时,北京农商银行充分利用在京郊区域的人缘、地缘和渠道优势,大力普及现代金融知识,除了反假货币、防电信诈骗等,还重点向村民、农户、当地企业进行征信专题宣传,强调信用记录对个人、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引导村民、农户和当地企业珍视信用记录,恪守信用行为,共同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扎根于京郊沃土,与乡村同生共长,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全力保障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是北京农商银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下一步,北京农商银行将持续做好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保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