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我革新与产品创新疏通信贷资金传导渠道
金融时报 2018-08-23 09:44:47

8月1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同时,必须着力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从而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从7月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到近期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会议,再到近期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些会议和政策文件均把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反复强调。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社会融资增速下滑,外部不良冲击因素增多,实体经济的确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金融业更大力度的支持。金融业扶持实体经济不畅,最大阻碍因素并不是宏观总量不足。事实上,通过央行一系列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前市场流动性并不缺乏,而是合理充裕的。实体经济“缺血”,主要是由于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堵塞,金融体系内部出现了结构性问题,部分资金在体系内空转,违规流入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

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切入角度有很多。普惠金融支持扶贫,绿色金融助力环保,小微金融帮扶中小企业、“三农”和双创,消费金融助推消费驱动,信贷支持基建,这些都是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输血”的不同切入点。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金融机构都应当秉持自我革新的态度,主动改进考核激励机制,努力创新出更科学、个性化的金融信贷产品,将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领域实体经济的扶持,落实到具体的、不同质的产品上去。自我革新的态度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就像“清淤机”,是疏通资金“堰塞湖”最安全有效的工具。

自我革新,要求金融机构从内部激励和考核机制上做自我调整与改变。以商业银行为例,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内部从事“三农”、小微金融、扶贫工作的部门和个人是不够“风光”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并不向这些部门和工作倾斜。因此,金融机构内部应当调整考核与激励机制,没有设立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事业部的,要尽快设立;已经有这些部门的,要从内部治理上把这些部门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为这些部门及其员工制定更宽松、更积极的激励机制,让他们通过从事扶助“三农”、小微和双创工作获得更多报酬,同时也更有成就感与获得感;还要从考核机制上切实降低这些部门信贷人员面临的风险,使他们更安心、大胆地把资金“运送”进实体经济内部。

只有态度,没有具体产品,实体经济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机构应当立足于不同切入点,针对不同领域和企业设计出符合帮扶对象自身特点的产品。设计产品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舍得在信息技术方面投资,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渠道,提高信贷审批和金融效率。

在扶助小微、“三农”方面,金融机构在设计产品时应当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扶贫和民营企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设计的产品除了要确保利率维持在合理优惠的水平外,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信息优势,通过大数据打通征信接口,实现对企业和法人准确便利的资信背景调查,缩短信贷审批流程。同时,开发易用、便捷的移动端应用程序,在确保企业资质、信用符合信贷审核标准的情况下,令银行信贷人员与企业对接人员在线上高效沟通,使企业享受到快捷的线上放款服务。

在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领域,可以鼓励信托公司推出慈善信托、环保信托等产品,加大对环境保护、扶贫、教育、留守儿童等领域的支持。

支持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也是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重要角度。《通知》指出,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加大对资本金到位、运作规范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的信贷投放,这符合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的会议精神。在具体落实方面,保险业要担起重担,应发挥长期投资优势,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设计出具体产品,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情况和融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融资平台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

发展消费金融,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同样是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切入点。商业银行没有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可以补足空白。消费者与消费金融公司的沟通,是最适合移动端APP的场景。消费金融机构在做好对个人征信调查和资信审核的同时,应着力在移动端线上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通过移动技术与金融机构更便利地沟通,享受更快捷的放款审批服务,满足他们对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消费的升级需求。保险业要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不断丰富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产品和业务模式,改进保险服务,稳定企业和居民财务预期。当居民对未来有稳定的财务预期时,他们才敢于安心地升级消费。

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使金融切实助力实体经济,需要银行、保险、信托等不同主体从“三农”、小微、扶贫、环保、消费、基建等不同角度切入,用自我革新的态度和创新的具体产品共同发力。多方齐心协力,才能安全平稳地疏通信贷资金“堰塞湖”,使资金顺畅流入实体经济。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