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九小时仅用气1.2立方米

本报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兵 摄影报道)

11月14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枣林齐村,村民齐宝福打开了新安装的天然气炉灶和采暖炉。能使用清洁能源做饭和取暖,他比别的村民更容易接受这种新事物。为了与新安装的采暖炉配套,他特意更换了旧暖气片,把拆掉的暖气片堆在院子里。

当天下午3点,记者来到枣林齐村。在村里的小广场上,卖天然气炉灶的商家开始促销,很多村民家里通上天然气管道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更换炉灶,商家送货上门吸引了村民前来购买。

齐宝福家住的是平房,他的孩子在市区也买了楼房了,所以他对天然气炉灶和采暖炉并不陌生。齐宝福还新购买了两个炉眼儿的灶具和抽油烟机,把原来一个炉眼儿的灶具淘汰了。打开天然气管道阀门,齐宝福点燃了炉灶,炉火烧得很旺。在炉灶旁边的墙上,安装的是天然气采暖炉,轻按开关,齐宝福把温度调到了55摄氏度。“这个很容易操作,旁边是说明书,我仔细研究过,烧一会儿就暖和了。”齐宝福说。

沿着屋里的暖气管道,齐宝福摸着新更换的暖气片,打开了送风开关。室内温度是22摄氏度,他设定的温度是25摄氏度。“昨天晚上,我11点打开了暖气,想试试一晚上能烧多少气,早上8点关闭,天然气表显示用了1.2立方米。”齐宝福说,现在天还不很冷,有的村民不舍得用天然气取暖,他先试一下,把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齐宝福家一共新换了三组暖气片,每个屋里有一组,每组暖气片都能独立开关。这样一来,他就能有计划地来调节房间温度,不像原来一样,屋里没人,暖气片还要不停地散热。

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齐宝福把家里东屋的窗户钉上了塑料布。他家的门窗是推拉门,密封性比对开的门要好一些,平时,他也注意随时关门。齐宝福说,村里新换的取暖方式,村民还不习惯,这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以前烧煤取暖,屋里又脏又味,现在干净多了。

在枣林齐村,齐宝福是使用天然气做饭和取暖的代表。目前,气代煤安装工程已经结束,天然气管道已通入村民家中,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有2900多户村民用上这种新型清洁能源做饭和取暖。

■相关新闻

禹城市中街道为群众置换散煤23吨

本报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向林 通讯员 魏伟 高波 冯希才)

11月13日下午,在禹城市市中街道老城东街村,负责散煤置换的机关干部和10多名群众正在忙着将散煤装到运输车上,把清洁煤送到群众家中,当天下午完成散煤置换2000多公斤。经过几天的努力,市中街道已为群众完成“散煤置换”23吨。

前段时间,市中街道机关干部在推广清洁煤的过程中了解到,有的群众在推广清洁煤之前就已经购买了散煤,有的存放着以前剩余的散煤。如果让群众放弃散煤再购买清洁煤,就会让群众二次投资,伤害了群众利益,群众很难接受。对居住在城区社区、城乡结合部等“禁燃区”的居民来说,不允许采用散煤,就会直接影响到群众冬季取暖。

市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散煤治理和清洁煤的推广当作一项民生工程来做,既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大气污染环境的治理,又要切切实实地保障群众利益,让群众过个“暖冬”。在连续多次召开会议后,结合群众的实际情况确定采取相应的“散煤置换”措施。

在具体工作中,实行班子成员包管区、管区书记、机关干部包村到户,深入一线,抓宣传,摸实情,促落实,全面推行“散煤置换”行动。摸清底子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群众每家每户的散煤存储量,联系购买了等量的清洁煤,组织人力,投入车辆,把群众的散煤运到指定地点,再将清洁煤等量置换,送到群众所在村中。通过“散煤置换”措施,既清理了存储在群众家中的散煤,消除了大气污染隐患,又让群众用上了清洁煤;既不损害群众利益,又解决了群众的冬季取暖问题,保障群众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实现了群众满意、治理大气污染的双重目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