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抓项目 务实快干促发展
——2020年山阳县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纪实
翠屏山公园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山阳县认真贯彻中、省、市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拓展存量创造增量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聚焦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生物医药、现代材料、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突出循环经济策划项目,紧盯政策导向争取项目,整合各类资源开发项目,创新工作机制推进项目,用项目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用项目调优经济结构,用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了“结构优、推进快、效益好、带动强”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全年实施的12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7.5亿元;2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57.5亿元,占年计划的103.2%;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5亿元,增长0.3%。
城区集中供热及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凝心聚力抓项目。围绕争取投资和招商引资重点方向,依托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夯实县直各相关部门和镇办项目谋划责任,层层分解任务,细化量化考核,各项目包抓县级领导率先垂范,主动担当,坚持指挥在一线、协调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督战在一线;相关部门围绕大局,紧密配合,抽调专人,克难攻坚,形成了凝心聚力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阔视野谋项目。全年实施30个工作队项目,涵盖了精准脱贫、现代工业、特色农业、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3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7亿元,其中投资5至10亿元的项目7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9个,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达到3.56亿元。
万城都市广场正面效果图
全力以赴建项目。狠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城区四小建成用时102天;青林木工板加工项目半年建成投产;德润康中医药产业园建成16栋标准化厂房,招引的5家企业全部建成投产;丰阳印象项目丰阳老街、潘家沟民宿集群基本建成,宋文化街区加快推进;大明宫建材城、育才路扩建、城市运动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使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抢抓机遇引项目。抢抓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招商引进雷博光电,为企业量身配建标准化厂房,在装修、设备、物流、税收等方面给予补贴,保证了企业带着设备直接生产。秦岭万城都市广场通过叩门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已成功引进红星美凯龙、人人乐等知名企业入驻。天竺山大酒店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餐饮住宿区、商务会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对提高城市品位,加快撤县设市步伐起到积极作用。
创新驱动促项目。秦岭万城都市广场建成后,预计入驻商户1000余户,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可实现年交易额25亿元以上;以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为龙头的肉牛产业联合体,年出栏肉牛2万余头,带动周边镇村订单种植饲草1.3万亩,3000余户农户镶嵌在肉牛产业链上,户均年增收1.2万元。食用菌基地、中华蜂产业、林果业等项目的实施,筑牢夯实了“公司+产业园+基地+贫困户”全产业链扶贫模式,将为山阳县贫困户稳定收入提供强力支撑。
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区之沼气能源站
坚守初心保项目。全年实施的8个重大民生项目体现了民生保障新水平。县中医院迁入新址,残疾人康复中心即将竣工,城区三小、四幼建成、十里九年制、高坝九年制综合教学楼建成投用,彻底消除城区学前大班额和入园难现象。棚户区改造、气化山阳、磨沟水库、育才路改造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的实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凝心聚力谋项目 助力“十四五”开新局
——山阳县2021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展望
万生源公司中间体提取生产线
2021年山阳项目建设的总体计划是:全县启动建设重点项目七大类133个,总投资595亿元,年度投资172.8亿元。其中现代工业项目34个,清洁能源项目3个,现代农业项目22个,文化旅游三产服务业项目1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8个,新型城镇化项目28个,民生项目12个。策划重大前期项目50个,估算总投资289.6亿元。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48个、超5亿元的项目12个、超10亿元的项目10个。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围绕秦岭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以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为重点,持续做大做强药菌果畜等绿色特色农业产业,全年实施现代农业项目22个,年度投资24亿元。
玻璃盖板生产线
壮大产业集群,实施一批现代工业项目。按照“创新驱动、园区承载、项目支撑、集群发展”的思路,推动生物医药、现代材料、绿色食品传统支柱产业由初级加工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向规模化跨越,全年实施现代工业项目34个,年度投资41.8亿元。
推动全域发展,实施一批旅游三产项目。围绕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实施“文旅活县”战略,打造精品景区,完善要素保障,着力培育新兴业态,实施旅游三产项目14个,年度计划投资29.5亿元。
完善城市功能,实施一批新型城镇化项目。紧盯撤县设市目标和山水园林城市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中省市重点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重点,全年实施新型城镇化项目20个,年度投资19.5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改善,实施一批民生民本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统筹布局、补齐短板,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年实施民生民本项目40个,年度投资48.1亿元。 策划:王昕 组稿:李军 王涛
陕西雷博创新光电科技公司3000万片光学盖板项目简介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陕西雷博创新光电科技公司于2019年7月入驻山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年产3000万片光学玻璃盖板和复合板材项目,项目总投资6.6亿元,其中山阳高新区投资1.6亿元,建设3.3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雷博创新光电公司投资5亿元,装修生产车间和采购设备。公司采用行业领先的二次强化、平晶度处理、多片印刷等核心技术,建成光学玻璃盖板和复合板材自动化生产线20条,年可生产光学玻璃盖板3000万片。
该公司是一家以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电视、车载显示屏、电子白板触控、触控一体机、工控医疗等玻璃盖板和复合板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家居终端企业。拥有5项行业核心技术和20项国家专利,拥有行业领先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拥有强大的科研技术团队和销售服务团队,具备了从模具开发设计、生产设备研发到系列产品生产的能力。产品具有防眩光、增透、防指纹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家居产品上,填补了陕西光学玻璃盖板产业的空白。
项目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招商模式新。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适应企业“重生产经营轻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招商引进雷博光电,并为企业量身配建标准化厂房,同时,在装修、设备、物流、税收等方面给予补贴,保证了企业带着设备直接生产。该项目是山阳县成功招商的典范,且填补了陕西光学玻璃盖板产业的空白。
二是创新能力强。该企业先后获得4个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20项国家专利,拥有行业领先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拥有防眩光、防指纹等行业领先的生产工艺技术,拥有强大的科研技术团队和强大的服务团队,具备了从模具开发设计、生产设备研发到系列产品生产的能力。
三是市场前景好。公司与华为、三星、vivo、oppo等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销售辐射国内外市场。
四是带动作用大。项目建成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元、利税5000万元,安置就业300人以上,必将为山阳县调优工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德润康中医药产业园项目简介
德润康中医药产业园
建设地点:商洛市山阳县户家塬镇牛耳川社区
法人主体:陕西德润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年限:2019年-2021年
开工时间:2019年2月
总投资额:5.16亿元
年度投资:4亿元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资金5.16亿元,占100%。
项目介绍:项目投资主体为陕西德润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施工主体为信阳欧雅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占地137亩,新建保健品车间、中药提取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等标准化厂房18栋3.6万平方米及综合楼、实验楼、锅炉房、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拟引进10家中医药类加工企业入驻。
建设意义:项目建成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带动山阳及周边县区发展药源基地10万亩以上,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进展:2019年完成投资1.16亿元,2020年1至12月完成投资4亿元。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6栋,入驻中医药类加工企业7家,并建成投产;园区供电、供水、蒸汽、污水处理厂、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全部到位。
山阳县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简介
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
山阳县意发生态农牧产业园地处户家塬镇牛耳川社区,由陕西意发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承建。园区围绕“绿色、循环、创新、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体”三产融合发展思路,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总投资3.2亿元,核心区占地117亩,规划布局“一园七区”,建成了5000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区、3万吨秸秆加工利用区、粪污无害化处理区、10万吨废弃物回收加工利用区、万头肉牛屠宰及产品加工区、隔离与消毒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形成了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肉牛屠宰及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开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全循环生态农牧产业园。
园区主要特点:
一、全产业链发展。园区建成了5000亩饲草种植基地、5000头肉牛养殖厂、1500立方生物沼气站、5万吨青贮饲料加工厂、10万吨生物有机肥厂、万头肉牛屠宰及肉制品加工厂、300立方冷链物流仓储库和科技研发培训中心,形成秸秆种植及加工利用—良种肉牛繁育及育肥—商品牛屠宰及肉品加工—农牧生产废弃物回收及加工利用等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
二、三产融通融合。园区以肉牛养殖和肉制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形成上游主抓饲草种植、下游主抓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营销,线上对接扶贫“832”平台销售、线下在县内外设立产品门店直销,推动肉牛产业“接二联三”大融合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
三、生态绿色循环。园区10万吨生物有机肥和1500立方生物沼气项目,养殖废弃物得到高效利用,沼液全量还田,沼渣加工成有机肥,实现增效环保,沼气可供周边507 户居民使用清洁能源,盈余部分用来发电,新增价值5100余万元,每年减少使用标准煤700吨以上, “一增一减”,走出了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
四、带贫增收效果佳。以“三建三带”为抓手,践行“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采取饲草订单种植、肉牛托养、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方式,带动11个村1500余户农户(其中贫困户830户)种植饲草4000余亩,户均收入4000元以上;带动35户贫困户托养肉牛 560 头,户均年增收 2 万元以上,18户将产业贴息贷款入股企业,实现户均年终分红4000元;村集体资金入股企业受益100户,户均年分红500元;带动周边36户贫困户流转土地302亩,实现户均年增收6000余元。组建以意发生态农牧公司为龙头的肉牛产业联合体,建成肉牛养殖基地5个、合作社27个、家庭农场11个,肉牛托养630户,年出栏肉牛2万余头,带动周边镇村订单种植饲草1.3万亩,3000余户农户镶嵌在肉牛产业链上,实现产值7.8亿元,户均年增收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