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八高速建设背后的故事
珠江源晚刊 2020-09-22 11:26:32

2018年11月21日,一个平常而又特别的日子,罗八(罗平阿岗至八大河)高速公路建设正式破土动工,项目部紧随其后进入工地。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赵彦锋在开工仪式上郑重承诺,一定和大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为工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开工仪式结束后,所有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工作,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路基一标路堑爆破开挖。

用智慧建设“智慧桥”

进入工地,可以看到该项目工程队的勘探队员架起了全站仪,一丝不苟地对工程的每个点进行勘测、比对,为了勘测精准,他们反复测量部分站点。在烈日的照射下,勘测队员个个都拥有了“健康肤色”。除了勤勤恳恳的勘测队员,工地上还有挖掘机、拉土的卡车、运输各种材料的吊车及压路机,冷清的工地变得热闹起来。就这样,罗八高速在各个部门的配合下,开启了施工进行时。

罗八高速建设在众多桥梁施工项目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波罗湾大桥,其下部构造为变截面实心方墩,墩柱较高,施工难度巨大,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匠人的智慧,更彰显了大国的工匠精神。

“项目动工至今我已经在这个工地干了1年多了。”记者来到工地的时候,赵彦锋和工友们正在波罗湾大桥上忙得热火朝天,就连说话也带着微微的喘息声。由于长期露天作业,赵彦锋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五官显得更加深邃。项目刚开始动工时,白天,赵彦锋亲自带着勘测队员到波罗湾实地勘测,他一手拿着工程图纸,一边给勘测队员讲解勘测要点,记录大量的勘测数据。和勘测队员一样,赵彦锋顶着烈日,戴上安全帽一工作就是一整天,头发湿了一遍又一遍。晚上,在工地搭建的宿舍内,他还要整理白天勘测的数据。他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只为能顺利建好波罗湾大桥。

罗八高速波罗湾大桥路段。

“波罗湾大桥全长840.80米,墩柱共112根,最高墩高62.05米,全桥共有40米预制T梁341片。”赵彦锋说,他把每个数据,每个难点都刻在了心里。

赵彦锋是一名“老工友”。在从业的10多年间,他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

“来云南四五年了,我都是跟着项目走,工地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赵彦锋告诉记者,波罗湾大桥的建设特别之处在于,高墩采用翻模施工工艺,模板上自带操作平台,钢筋绑扎施工采用角钢焊接的封闭式防护栏。同时,每个墩柱上都用二维码体现“三级技术交底”“墩柱参数”等信息,通过手机终端扫描二维码可实时查看相关信息,实现了施工管控信息化,让波罗湾大桥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桥”。

在异乡似在家乡

赵彦锋回忆起和工友们的往昔,嘴里说的是辛苦的日常,脸上却是藏不住的欣慰与自豪。“一年多来,我们背井离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历了风霜雨雪、苦辣酸甜,夏天顶着炎炎烈日,冬天迎着刺骨寒风,平均每天徒步行走10多公里,对全线所有作业点逐一排查,强化现场质量、安全、进度。针对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我们的团队相继攻克了桥梁、隧道以及路基诸多技术难题和困难。”

罗八高速二标项目部经理赵彦锋。

走进项目部工房,映入眼帘的是图文并茂的文化墙“陕西八大怪”,作为一个以陕西人为主的团队,赵彦锋把“陕西八大怪”带到了项目部,让团队吃到家乡的美食,记得住乡愁、尝得到乡味、忆得起乡人,这也是项目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生动体现。

这些年,赵彦锋和妻子两地分居,舍小家为大家。只为确保波罗湾大桥施工万无一失,赵彦锋带着850名工人的团队,用他们数不清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

记得有一天下起了倾盆大雨,由于波罗湾大桥地质特殊,地基情况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情急之下,工程队所有成员身穿雨衣,迎着暴风雨而上,任雨水浸透衣衫,任寒风刮在脸上,大家依旧一声不吭。穿着胶鞋的脚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烂泥巴里,雨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他们的眼神中依旧有光,映在了正在施工的大桥上,而他们也成了工地上耀眼的风景。

“罗八”抗疫走在前

罗八高速公路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正当工程井井有条地进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工程的进度,工程不得不暂时停工。

路基护坡施工。

面对工期和防疫复工的双重巨大压力,作为罗八高速公路的项目负责人,赵彦锋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带领团队迅速调思路、积极商量对策,共同明确了早返岗、早隔离、早复工的工作思路,并及时成立项目战“疫”复工青年突击队,带动、推进防疫复工工作扎实高效开展,在工地上拉起了一道“抗疫一级防线”。针对疫情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赵彦锋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实行扫码登记制度,设置人员隔离区,采购疫情防护用品,开展卫生大扫除,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张贴疫情防护宣传标语及下发安全防护手册,对新进场劳务人员进行防疫教育并发放防疫物资等。他组织工程队做了大量的疫情防控工作,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组织人员到场,进行复工复产。

在做了大量的防疫情工作后,复工申请终于得到上级的审批,工程于2月22日复工。施工人员、各个部门负责人、工程师怀着激动的心情重返工地。吊车、挖机、泵车等施工设备各自施工,工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吊车声、挖掘机声、搅拌机声混合在一起,工程师指挥施工的身影在工地上随处可见。这都与赵彦锋及全体“罗八人”的努力密不可分。“作为和工友共进退的负责人,赵彦锋精湛的技术、较强的管理能力,不仅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还收获了基层工人的尊敬。罗八高速的建设赵彦锋功不可没。”赵彦锋的一名同事说。

高速路建成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眼看胜利就在眼前,各个部门从上到下无不卖力地埋头苦干。

预制梁片混凝土浇筑。

他们不分昼夜地干,轮班不停地干,特别是开挖掘机的师傅,为了让后面的工作顺利进行,数十台挖掘机从白天到黑夜不停地作业,耳边只剩下挖掘机发出“噔噔、噔噔噔”的响声。一天下来,挖掘机师傅腰酸背痛成为常态。他们累了就利用吃饭的时间就地靠在工棚旁边小憩一会儿,喝口水,又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重新投入到工作中的工人们,脸上的疲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认真的神态,仿佛身上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当真是把“钉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现场测量放线。

夕阳的余晖从窗外照射在师傅黝黑的脸上,他们不停地挂着挡操作着挖掘机。这一刻,辛勤劳动的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作为高速公路建设者,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一条条高速公路在他们的手中建成,让许多人的通行更加方便,拉近人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这是赵彦锋的梦想,也是全体建设者的梦想。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奋斗也还在继续。

曲靖日报记者  陈泓洁  通讯员 张博 文/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